電影訊息
今生,緣未了--Afterwards

后来/今生,缘未了(台)/然后

5.8 / 4,021人    Canada:107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Argentina:104分鐘

導演: 吉爾‧布都
編劇: Michel Spinosa 吉爾‧布都
演員: 何曼杜立斯 約翰馬可維奇 伊凡潔琳莉莉 Reece Thomp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sh

2009-01-18 14:58:34

一切都將歸於平靜


這片子讓我想起《夜幕低垂》,原本想會不會是一個導演,回來一查,不是。裡面的音樂,和一直穿插其中的光,還有一些氣氛吧,給人的感覺都有點像。
另外還有一點點想到死神來了。。當然當然,這倆電影完全不是一回兒事,只是因為關於死亡的不可規避性,它們是相同的。即使你以為你逃開了,轉頭一看,它又來了。

個人很喜歡這片兒,就像我很喜歡夜幕低垂一樣。

覺得John Malkovich是個長得就很荒誕的人,所以無論是像閱後即焚裡面那麼莫名其妙的事兒,還是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裡面根本就荒的都沒譜了的事兒,安他身上,還挺正常的。。覺得他說話挺有意思,不張嘴,咬著說的。

影片營造的氛圍我很喜歡的,既平靜,又躁動不安。或者說,和片子所講的故事一樣,它在幫你在結束之前尋找和求得平靜。

很多人在關於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上,常常擺出一句話:人都是要死的,那為什麼要活著?

我沒有經歷過死亡,也沒辦法想像真的要面對它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做過兩次關於死亡的夢,第一次是夢到我媽,一個禮拜後,夢到了我爸。這事兒到現在也還是覺得有點蹊蹺,但畢竟只是夢。不過夢裡那種難受的壓抑的或者崩潰的感覺,讓我在睡醒的時候發現自己真的哭了,這很少,很少。

那如果我知道自己快死了呢?或者知道我最親的人快死了呢?
世界上沒有什麼距離比生死更遙遠更不可知更難以跨越的了。

片子裡男主角Nathan對女兒說,他覺得死亡就像遠航的船隻一樣,當它淹沒在地平線時,並不意味著它就消失了,它還在那兒,只是你看不到它了。
每個人內心中的痛苦也是一樣的。在你沒有真正釋然之前,它永遠都在那兒,即使你以為你再也不會看到它不需要面對它,但其實它一直都在那兒,影響著你。

和夜幕低垂不同的是,《夜》不是關於死亡的片子,卻貫穿著對信仰對上帝的探討。而這個片子,從開始沒多久,就把上帝——這個在西方概念中與生死密切相關的傢伙——給拋開了,他的信徒一樣逃不過死亡,他的信徒在Kay眼中和所有將死的人一樣環繞著光暈。所以這和上帝無關,和人離去後會不會升上天堂無關,它只是每個人無可逃避的宿命。

什麼是對你最重要的,什麼是內心的平靜,什麼是無能為力,什麼是你在無能為力時唯一能做的
什麼是生活

它在用生命最極端的形式來試圖詮釋生命存在的意義,或者,生活的意義。

你會看見不少死亡的畫面,他們不會在螢幕中停留五秒以上。死於脆弱,死於嘲諷,死於來不及有任何反應的意外。每次死亡都表現的力求真實,所以你會看到被子彈打穿腦袋的瞬間,也會看到流滿血的腿,或者只是醫院裡正在收拾的床鋪。沒有著力的渲染,也沒有刻意的淡化,只是真實的重現。不會噁心,也絲毫不可能唯美。但這就是死亡,是每個人最無能為力的事情。

那在此之前呢?影片裡重複最多的兩句話,一句是,我們對於死亡的時刻沒有任何辦法。另一句是,生活就在時,此地。

其實這個意義太簡單了,所有人都知道都明白,但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難做到的。

關於影片的畫面,有唯美的夢幻的一面,也有像死亡那樣真實而殘酷的一面。但是結合的很好。

不過這不是一個劇情片,沒什麼跌宕起伏(儘管它也不完全是你所想像的那樣),沒什麼特扣人心弦的緊迫感,沒什麼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煽情,如果你只是要一個好看的故事,它很可能不是你想要的。所以它會在電影院十幾個廳裡面最小的那個廳上映,所以我前排坐的幾個年輕姑娘根本看不進去時不時說說笑笑(全世界沒素質的人都是一樣的),也所以有對老夫妻直到看完最後一行字幕才走。
明白我的意思吧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平靜都可以平靜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