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

花样年华/

8.1 / 167,827人    98分鐘 | Poland:94分鐘

導演: 王家衛
編劇: 王家衛
演員: 梁朝偉 張曼玉 潘迪華 Lai Chen Ping Lam Siu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ngie Zhang

2009-01-27 05:17:16

如果眼淚可以不掉下來


  片子是很久以前下的了,今天才看。香港昏黃的背景下,九年前的梁朝偉明顯比《赤壁》里年輕。明亮深含憂鬱的眼神,溫和帶笑的表情。當然還有張曼玉那26套不重樣的旗袍。魅力。動容。淚在眼眶。

   如若是在很多年前,年少得志不曾受傷,天曉得,我會不會真的看懂《花樣年華》。時光沉澱下的舊片子,且如此懷舊。In the Mood for Love.《花樣年華》的英文譯名。沒有搜到電影的法文名,卻發現Le temps des fleurs,「花樣年華」的直譯,是一首法文歌的名字。

   大約也就只有我這樣的人,才能每次都被這樣的電影感動的猝不及防。清冷的喜悅與溫暖的悲傷。喜歡這樣泛黃的優雅,克制的情感,抑鬱的理智,沉默的含蓄。如此文藝,可以讓我盡情地共鳴並宣洩。不由自主地想起《色.戒》,想起張愛玲。一樣的二戰時期。舊上海,小香港。上海話,粵語。旗袍,麻將,戰火。

   被西方文化影響的太多,只是我終究不能擺脫一個中國人的靈魂。無論如何理性坦率,終究還是要被這種繞指柔的欲說還休纏繞心頭。旗袍剪影的落寞,香菸裊裊的無奈。各自的標記代替了一切多餘的言辭。暗燈光,長鏡頭,提琴的幽幽鳴唱。繡花的拖鞋,裝雲吞麵的保溫飯桶,帶撥盤的電話,老式打字機。如此細膩。

   未曾在鏡頭前正面出現過的一對在暗線里放縱的肆無忌憚,面對鏡頭的一對每每相對無言。為什麼。明明彼此相愛。背景熾熱的提琴聲說明一切。你保留的那一雙拖鞋,她崩潰時流下的眼淚,難道還不足以作證。但是終究錯過。

   原來真愛不是可以衝破一切。那些死去活來天昏地暗海誓山盟不過是年輕時的幻覺。也只有王佳芝這樣,太年輕,才會因為一枚戒指,一個眼神,一股心底的悸動,不惜為愛赴死。愛情其實都是一樣,不同的是表達的方式。因而決定,各自不同的命運。

   曾經我以為我會像湯唯扮演的王佳芝那樣,為了一個眼神,為了一剎那的寵愛,不惜犧牲全部。後來,在生活里,才知道,自己最終不過是,像張曼玉扮演的蘇麗珍一樣,因為現實而步步遲疑。曾經我以為這樣的感情終究只是曇花一現,不過是生命中的不經意而已,後來才明白,有些人,真的不能忘記。

   她曾經去新加坡找過他,一通電話,不言不語,只為聽聽他的聲音。他知道她是誰。她帶走了那雙拖鞋。她回到他們相識的公寓。物是人非。對窗垂淚。他回到他們相識的公寓。終不相信,舊門後依然有故人。心痛划過。

   鏡頭最後掠過柬埔寨。吳哥窟。梁朝偉走到寺廟門上的一個洞前。他曾經說過,以前的人如果有什麼秘密, 會跑到山上找一棵樹,在樹上挖上一個洞,把秘密全說進去,再用泥巴把洞封上,那秘密就會永遠留在那棵樹里,沒有人會知道。那吳哥窟的石洞,比樹上的,更永恆。

   他封死了那個洞。

   眼淚掉了下來。就像張曼玉最後趕到那個門牌號為2046的房間時一樣。

 「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和我一起走?
  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 」

   愛需要多大的勇氣。一旦錯過,越走越遠。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
  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如果他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已消逝的歲月。」
  
  真的嗎。如果我可以忘記你,如果我的眼淚可以不掉下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