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性滑板七年級--Ken Park

5.8 / 30,214人    93分鐘 | Argentina:98分鐘 (Buenos Aire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Independent Cinema) | Sweden:97分鐘

導演: 賴瑞克拉克 艾德拉赫曼
編劇: 賴瑞克拉克
演員: 詹姆士蘭森 蒂芬妮麗摩 史蒂芬賈索 魏德威廉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高求

2009-01-29 01:13:36

陽光照不到的陰暗


    《ken park》被翻譯成《天地無倫》。幾年前就看了這部電影,當時想法很多卻不知道該說什麼,也還不知道豆瓣這裡還有這麼多的小眾。這電影不可能成為一部大眾電影。因為各種原因,最通俗的說法是這部電影太陰暗了。
零碎的說幾點,湊在一起大概就是這部電影想表達的,也可能只能算是我從片子裡看到的。

[1] 天地本無倫,社會構造之。人類構造了各種規則,讓社會被框架支撐,不至於崩塌。當然這只是個百分比的問題,大概有80%的人們維持著這種規則體系,這百分之八十的人被稱為主流社會,這個群體至少要超過51%,不然人類社會絕對不會像我們所看到的這樣。而這部影片裡的人絕大部份都是剩下的20%,由於和主流社會相比80和20的比例嚴重失調,很容易讓人覺得進入了另一個社會。但是,不要忘了,80%和20%就是同在一個社會之中的。

[2] 就像大部份人所認同的,青少年問題的根源在於成人世界,20%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那80%。主流社會產生的廢料都排向了非主流社會。大人的罪惡都排泄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可以承受嗎?而孩子們就是未來的社會。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這是讓人不寒而慄的奇怪邏輯。這樣的邏輯既然能成立,那就會有孩子承擔著現在社會的罪惡,並被這個社會拋棄。

[3] 成人建立了規則,成人也破壞了規則,成人想滿足自己自私的想法,在這個優勝劣汰的社會中,當然由弱者來作為承受終端。其實最近的弱者就在我們身邊,孩子就是相對的弱者。片子裡的家長幾乎都有問題,他們直接或間接地使孩子成為承受終端。所以光說這部電影是問題少年的電影的說法是不公道的,應該首先要說這是問題社會的電影,這是問題家庭的電影。

[4] 很多人都認為孩子是無辜的,成人世界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如果你也認同這句話,那麼請注意這句話中的「主要」這兩個字。大人要承擔大人的責任,孩子雖然還沒有為自己的行為負全部責任的能力,但孩子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哪怕這個責任是次要的,哪怕孩子本是無辜的。請注意,孩子並不是完全沒有判斷能力,而是沒有完全的判斷能力。片子裡的問題少年都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的只是徬徨和發洩,這其實和他們的問題家庭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他們不認同罪惡的世界,他們想逃避成為承受的終端,所以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但他們只會成為罪惡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他們的行為在本質上是一種延續,而不是叛逆。孩子是值得同情的,但是任何希望他們在十八歲成人時會成人的期待都是不現實的。如果孩子擁有大人的能力,那將是很可怕的,除非那個孩子先記住蜘蛛人的那句經典台詞。

[5] 看了很多關於這部影片的說法,但我還有一個問題從來沒有看到答案。KEN 和他女朋友似乎長得很像噢,滿臉的雀斑,這是為什麼呢?這是一種遺傳特質嗎?高中女生朱諾也懷孕了,還把孩子生下來了,她的男友為什麼沒有走KEN的這條路呢?也許這幾個問題很大的問題少年中,即將面對長滿雀斑孩子的KEN才是最煩惱的吧。

[6] 人都需要被關心。孩子需要被關心。老人需要被關心。男人需要被關心。女人需要被關心。你可以不認同他,但你可以關心他。被關心是每個人的需要和權利,不容忽視,否則後果超出你的想像。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