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荊軻刺秦王--Assassin

荆轲刺秦王/始皇帝暗杀/刺秦

7.3 / 5,543人    16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王培公
演員: 鞏俐 張豐毅 周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照夜白

2009-01-30 02:43:47

《刺秦》----奮兵烈烈,威揚戰國


燕人的鼓,才真是好,又悲又喜......----秦王政

中國的古樂,鐘鼓磬鳴,雍容正大,骨子裡卻透著股霸蠻。

前不久聽絳州鼓樂,《秦王破陣》,聲震屋瓦,於是很自然的想起了《荊軻刺秦王》。

歷史大片,能抓住民族特徵已經少見;而進一步表現了其時代精神則尤難。《刺秦》可以算的上經典之作了。開篇沉重有力的鼓聲,奮進血性的吶喊,陰暗玄黃的畫質,時代瞬間就不一樣了,回到了「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的戰國時代。那個時代有白起,斬殺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斬首趙軍八萬人,坑降卒四十萬人,攻楚焚宗廟,天下披靡。那個時代有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有孟子,「如欲平治天下,捨我其誰?」。中國最悲愴,最血性,也最有活力的是戰國。

戰國之人,與今日大有不同。秦趙本同出,秦為戎狄之長,從隴東南下奪取天下,五百年戰爭未嘗停息片刻;趙人堅韌好戰,胡服騎射,與匈奴人的廝殺也鍛造了不屈的性格,大悲大喜,豈非上陣前的最後歡娛。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硬語盤空,實為燕趙大地的本色風流。《刺秦》中對燕趙民風,抑或華夏古樸精神的把握,靠一件樂器有力烘託了出來-----鼓

鼓聲中有著原始的力量,古華夏人慷慨多力,尚武好戰,禮制典正尚未成型,程朱理學遠在天涯時,沒有約束,沒有偶像,一切都來得真實自然,歌哭狂笑,性情蠻霸:「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擊鼓進擊,奮進士氣,連震三千八百裡的大鼓是何等氣勢,想都不能想,黃帝伐蚩尤用大鼓,秦軍奮擊百萬,滅韓亡魏用的同樣是大鼓。唐太宗滅突厥,君臣做長夜飲,起胡旋舞的時候,伴奏的樂器,也須是銅琵羯鼓,而段成式《酉陽雜俎》的記載則更為有趣:玄宗性俊邁,酷不好琴。曾聽彈正弄,未及畢,叱琴者曰:「待詔出去。」謂內官曰:「速召花奴將羯鼓來,為我解穢。」

激昂,質直,悲喜,壯烈。一切讓人血脈賁張的詞去形容鼓,去形容華夏先民的熱情多力都不為過。陳凱歌有幸理解並把握了。

《刺秦》中,黃土質的歷史劇情緊張的踏著鼓聲前進:秦軍滅趙軍,銅戟玄甲,鼓聲沉重有力;秦人滅韓,縞賞三軍,急促的細鼓聲夾雜著千軍的吶喊,嬴政緊握象徵意義的叉戟,發出了燕鼓的喟嘆。一切都來得如此自然,如此有力,直讓懦夫奮起,國士挺身。那時的人,不尚掩飾,發自真性情。劇中的人物表情誇張,誇張到讓今人不適的地步,似乎每個人都會大哭大笑,有時有如孩子般的天真而略帶神經質,幾遍看下來,由不得不佩服演員的精到,導演的良苦用心及還原歷史的能力。原來《刺秦》是一部戲劇,如莎士比亞,索福克勒斯筆下的悲劇,誇張的表情及語言是為劇情服務的,激烈的衝突緩慢而不可阻擋的達到高潮,然後在大悲大喜的瞬間撕下個人的面具,宣告歷史的必然個人命運的無奈。

「你殺了我,也救不了六國,我不做,這件事還會有人去做。也可能就是你。」

「你去,也救不了趙國,他已經不是以前的秦王了。」

歷史車輪的碾壓下,渺小的人不過是犧牲品,圖窮匕見換來的也不過是死亡和虛名。

燕土的幕布緩緩展開,秋風勁草,太子丹回到了故國,荊軻在黃土飛揚中編著草鞋,表情呆滯。霎時間,燕人甦醒,千百面大鼓,腰鼓,撥浪鼓齊聲迸發,山呼海嘯,駟馬並進穿越威揚的士卒。燕市上,狗屠高漸離也許正擊築,祭祀的巫人跳著舞蹈,躍動的衰草映著夕陽的金紅。

我常想要回到那個時代,看平民的苦與樂,看楚人的招魂,齊人的技擊,燕趙的悲風,秦人的橐鼓。看那緊張到神經幾乎扯斷的時代里,孔裡絃歌雅頌中片刻的安閒。鼓烈風摧,六國滅跡,只餘太史公在夷門張望,闋里徘徊的悵然和眷戀。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張藝謀命兩千零八人同時擊缶,震撼世界。缶是秦人的創造,其聲粗蠻,頗不雅訓,伴著嗚嗚然的秦風俚語,牧馬人的後裔淋漓著血汗征服了高貴的血統。秦人不理解琴瑟的微妙,鐘磬的典雅,但他們是真的烈士,這種血性是華夏人骨子裡都無法湮滅的。所以,欲表現大國雄風,非擊缶莫屬。張藝謀是秦人,其風格健朗的一面,如安塞腰鼓,隆隆的鼓擊翻飛著黃色的土渣,但是平心而論,雖然二人都去過關中採風,對秦風的把握,陳凱歌的《刺秦》要略勝一籌。看完《刺秦》中的燕鼓齊鳴,甚至讓人懷疑千人擊缶是否是其翻版,至少也是個借鑑。《英雄》場面雖宏,但總有種雜糅的感覺,簡單的歷史邏輯反而削弱了其藝術性和歷史真實的複雜性。

用一種樂器,一種聲音,去臨摹前人的吶喊,來表現民風的健獷。色彩同樣如此。

《刺秦》中的服飾,一玄一素,涇渭分明,尚質樸不尚華麗,平民多是粗布麻衣。這固然與其生產力有關,但由此也可見導演是個內行,秦人尚黑,黑色有著殺戮的威嚴和決絕。這種決絕應是常年征戰而成,與楚人浪漫的華麗成鮮明對照。有酒即飲,飲完上陣,毫無留戀和顧慮。政治上嚴刑峻法,也不太為長久打算,治大國若烹小鮮,秦人是沒有這等耐心的。所以一統天下,也所以三世而亡。漢人明智些,引用了道家,殺氣內斂,精神渾厚了許多,連文風都潛移默化了。漢初《史記》尚有《戰國策》縱橫的遺風,魏晉隋唐,則愈發浪漫而華麗了。


鼙鼓動地,奮兵揚威,《刺秦》讓人看到先人的尚武和戒殺。看似矛盾,其實是一種成熟和生存之道。

戰國古風是永遠有很多話要說,卻說不完也難以說的話題。國家的分裂造成了奇異的文化分區,精彩各異。

成禮兮會鼓,傳葩兮代舞;姱女娼兮容與,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