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2006海神號--Poseidon

海神号/波塞东/海神号

5.7 / 110,465人    98分鐘 | Philippines:98分鐘 (cut) | Germany:94分鐘

導演: 沃夫岡彼得森
編劇: 馬克普羅塞維奇 Paul Gallico
演員: 喬許盧卡斯 寇特羅素 賈欣妲貝瑞特 李察德瑞佛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快樂的小米

2009-02-01 18:51:50

《海神號》:人在災難中會暴露本性



 

  故事

  「海神號(波賽冬)」是一艘高20層樓,有13層甲板的超級豪華遊輪,在一個元旦之夜,於北大西洋海面上遭遇了巨大的海嘯橫浪。高達數百英尺的海浪一下將遊輪打了個底兒朝天。

  職業賭徒迪恩決定不留在大廳等待救援,而是自己尋找出路。一個9歲的男孩求他帶上自己和母親梅奇一起逃生。曾經做過消防員和紐約市長的布萊恩,也在拼命尋找女兒珍妮弗和她的未婚夫。這群人中還包括本想自殺的老建築師諾森。沒錢坐飛機混上船來的年輕女孩艾娜,她幫助了被困在舞廳的珍妮弗等人……

  迪恩成了臨時領導人,他的正確反應,給群體帶來了極其重要的心理支持。布萊恩等人的犧牲,為小團體在黑夜、冷水和破碎的殘骸中謀出生路。最後有6名倖存者越過重重障礙來到水面上,並得到及時的救助。

  6月2日在中國上映的好萊塢災難大片《海神號》與《鐵達尼號》相比,更能刻畫出不同人格特徵的人,勾勒他們在災變狀態下,如何不斷平衡著社會規範與個性化自我概念、外部行為,從而在特殊環境下做到有效地自助助人。

  從《鐵達尼號》、《完美風暴》、《後天》、到《海神號》,再到美國熱播劇集《迷失》,幾乎沒有哪一部影片所表現的災難是一次完全的天災,幾乎沒有哪一部影片不能引發觀眾們對災變心理的深入思索。

  專家破解

  災後互助精神 美麗而短暫

  海嘯是一種強烈刺激,會引起人們的心理與行為反應,並本能地體現出各自不同的人格特質。

  主動型人格能做出更正確選擇

  諾森做生意被朋友欺騙、老婆離他而去,本想自殺,當他看到海嘯席捲而來時驚恐萬分,已跨越出欄杆的腿收了回來,逃離現場。這些反應,與他「消極逃離落魄境況」的被動型人格特質十分一致。

  剛從死亡抽離出來的諾森,更加珍惜自己「剛剛收穫的生命」,然而強烈的求生信念導致了他選擇了利己的本能,在千鈞一髮之際,衝動、固執地、採取了自己認為在那一瞬間很必要的行為:無視年輕船員的苦苦哀求,踢開他的手得以自保。

  與他不同的是,還有一群人在災變發生時體現出了主動型人格特質:堅持崗位、解救他人。

  船長請求布萊恩能放棄解救女兒,與尚生存的多數人待在一起,是出於他本能的助人特質,他是一個堅持崗位、讓生存者保持冷靜、讓大家互助的人。

  與船長看似主動助人、實質卻「坐以待斃」的主動型人格特徵不同,布萊恩本能的主動型人格卻表現為:僅僅選擇當時讓他感覺最應當幫助的人―――他的女兒。正是他在特殊環境下的主動、正確反應,給其他人帶來了極其重要的鼓舞。

  除了尋找女兒的布萊恩,還有為了幫助兒子逃離的母親梅奇,解救並保護心愛人的珍妮弗,他們「監守」的是各自作為母親、父親、愛人的「崗位」,他們本能地在自己的「崗位」上解救他人

  災時「失范效應」:人們擺脫以往的行為規範在特定災變的環境下,人們的社會心理出現了與平時不同的變化,其中有一點就是「失范效應」。《海神號》中的異常情況,使得本來擁有各自不同人格特質的逃生小群體難以採取以前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因而必須擺脫以往的行為規範,尋求新的規範。這就是有利於「大家都生存」的「互相幫助、共同行動」。首先出現的符合這些規範的行為,就成為群體內被認同和接受的規範。首先擺脫以往行為規範的人,也就成為群體內的領導者。迪恩是一個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利己主義極濃的人,在海嘯剛發生時,他只想一個人逃走。在看到苦苦哀求幫助孩子逃出去的母親梅奇,親眼目睹求生小團隊中的成員不斷失去,迪恩首先從「自助」的本能中抽離出來。他鼓勵成員活下去的信心,強迫每個人都積極行動。作為領導者,迪恩的積極暗示和鼓勵,是求生小團隊獲得生存的最重要條件。在他的正確反應下,有著豐富消防和領導經驗的布萊恩也投入到幫助他人的行動中,從愛自己的孩子,到愛他人的孩子,到最後為解救整個小團隊而犧牲自我。災時互助心理最多能堅持一個月在特殊條件下,個人表現出來的親社會行為往往是很有限的,而且不可能是真正的利他行為。那種群體意識強化的生活模式一般只存在幾天、十來天,最長不超過一個月。而且,群體的人數規模越大,存在的時間就越短。在《迷失》的前半段,僥倖生還的乘客也與《海神號》類似,表現出自我意識弱化、群體意識強化的傾向。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群體意識強化的生活模式也很快消失。人們回復到了原本習慣化了的、內外(社會化與個體化)平衡的行為狀態。

  《海神號》驚險刺激的短暫劇情,將「失范效應」展示地淋漓盡致。而《迷失》中的人們做出了種種努力維持,但「失范效應」卻逐漸消失。假如《海神號》改編成電視劇,或許我們能看到大英雄迪恩的「本來面目」。

  延伸閱讀

  《迷失(Lost)》為美國熱門劇集,講述一架客機墜落在太平洋的孤島上,48名乘客僥倖生還。他們的國籍、人種、文化背景和個性不同,有父子、有夫妻、有犯人、有醫生、有朋友、也有敵人。他們既要克服惡劣的天氣,在荒蠻的熱帶叢林中尋找食物、水源,又要面臨神秘生物的威脅。更困難的是他們必須戰勝個人私慾、排除隔閡、同舟共濟、求得生存。

  名詞解釋

  親社會行為與利他主義

  指一切有益於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如助人、分享、謙讓、合作、自我犧牲等。

  親社會行為可能由利他主義引起。利他主義指關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慮自己的利益。利他行為的特點就是自願幫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報,甚至沒有要「做好事」,或給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

  親社會行為不一定都由利他主義引起,它也包括為了某種目的,有所企圖的助人行為,所以它是一個比利他行為更寬泛的概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