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飲食男女 Eat Drink Man Woman

饮食男女/

7.8 / 15,835人    124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王蕙玲
演員: 郎雄 歸亞蕾 楊貴媚 吳倩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9-02-02 19:19:37

愛是永不止息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孔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謂飲食男女,是指吃飯,情慾,既人的本性。
       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中,朱老爺子是一位大廚。每逢星期日,老爺子會在廚房裡忙活一整天,為晚上的家人聚餐作準備。而朱老爺子一家所有重大事件,都是在餐桌上宣佈的。是的,宣佈。不是商量。朱老爺與三個女兒之間,三姐妹之間,都存在著隔閡。這是一個並不和諧的家庭。
      【第一次聚餐】
        朱老爺子的二女兒,朱家倩。是姐妹中最聰明漂亮,也是最像母親的。影片中曾三次出現過母親的舊照片,一次是朱老爺子炒菜的時候,一次是朱老爺子寫菜譜時,還有一次是朱老爺裝箱的時候。照片上的母親像極了家倩。家倩的感情生活是糜爛的,從這個情人輾轉到下一個情人,看似最需要愛,需要安慰,需要一個依靠,實則卻是最堅強,最能承受的一個。
        第一次聚餐上,家倩挑剔父親的菜餚,並幾次打斷父親的話。最後宣佈,過一段時間就要搬家,離開父親。
        這是我們在第一次聚餐上,看到的家倩。她任性,獨立,自我。
       【第二次聚餐】
         其實,父親在家倩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不然,她不會為星期日聚餐而拒絕情人的邀請,甚至推卻了去阿姆斯特丹的機會。於是,在第二次聚餐的時候,家倩決定不搬出去了。這與樓房破產無關。家倩的這一決定,也註定了她最終的歸宿。而溫伯伯的突然離去,給了家倩和朱老爺很大的觸動。家倩感到了世事的無常,她開始害怕,怕有一天父親也會這樣不辭而別。她開始珍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影片最後,所有人都離去了,老房子也換鎖,留給了家倩,星期日聚餐開始由她準備。家倩也終於實現了她做大廚的心願。可是,那天卻只有父親一個人前來。有些驚訝的是,她的調料配方竟與她母親相似,朱老爺子因此小小地批評了一下,卻突然發現失去已久的味覺恢復了。我不得不將此看作是一種感情的回歸。
       【第三次聚餐】
        朱老爺的小女兒,朱家寧。是最早離開家的一個。在三姐妹中,她不及大姐能幹,也不及二姐聰明,與二位姐姐爭寵父愛,是不會得到太多的。
馬丁·愛斯林說,我們在等待中純粹而直接地體驗著時光的流逝,當我們處於主動狀態時,我們可能忘記了時光的流逝;而當我們純粹地被等待時,我們將面對時間流逝本身。於是,家寧主動爭取愛,也在別處得到了愛。
        在第三次的聚餐上,家寧沒有太多留戀地離開了家。
       【第四次聚餐】
        朱老爺的大女兒,朱家珍。年近三十任沒有結婚,大學畢業九年,沒有再談過一次戀愛,只是因為忘不了大學時期不告而別的初戀男友?試問,要有多麼深重的情感,一個女人才能做到這樣長久的堅持獨身?難道,這就是真正的愛情嗎?柏拉圖式的愛情?只可惜,並不是這樣的。這僅是大姐編造出的一個故事。那麼,家珍她究竟是懷著一個怎樣的目的,編造出這樣的一個謊言呢?
        她說,這裡是家,是爸的全部。一輩子留在這裡,也沒什麼不好。
        原來她是為了父親,為了陪著老爸。
        家倩對家珍說,自從媽死後,你就開始當起我的家長,不是姐姐,是你一直把我擋在外面。
        難怪,難怪家珍會做出這樣一個選擇!
        而家珍的那一句「我把盤子打破了」,也打破了姐妹倆多年來的隔閡.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是,家珍在校門外等待公交車,習慣性地戴上耳機,聽唱詩班。體育老師周明道出現在她眼前。這裡導演運用了主觀鏡頭,讓我們從家珍的視角看著明道,其實明道的出現是必然的,家珍不可能如她所說,一輩子留在家裡。家珍看著明道說話的臉,從發獃中取下耳機,唱詩班的歌聲也隨之戛然而止。實際上,家珍看似建造已久的心境,在這時已被打破了。她在思慮著,是選擇對她來說如同禁忌般不可觸及的愛情,還是選擇留在父親身邊,繼續那個善意的謊言。
        無疑,情書果真是最好的催化劑。
        家珍濃妝艷抹,一改昔日古板固執的就形象,走在校園裡時,背景音樂卻是莊重嚴肅的神曲,導演運用了一個典型的聲畫對立,深刻突出了家珍的這種變化。在家珍喊著「為什麼我永遠只能對著空氣談情說愛」時,她已做出了一選擇。她選擇了愛情。
        三姐妹中,家珍其實是最想要愛,也最需要愛的。她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感情,直到明道的出現。不然,她不會在鄰居唱卡拉OK時,大聲抱怨;在窗外野貓叫春盡歡之時,竭力干涉。所以,她在第四次聚餐時,匆匆離去。末了,臉上有淚滑過,不知是激動還是不捨。機車上她的裙角飛揚,像是宣告一種勝利。
      【第五次聚餐】
        梁錦榮,從小失去父親,在朱家居住過一陣子,一直被視為朱家第四個女兒。就是這樣一個「女兒」,給了我最出乎意料的一棒。
        其實,在影片開頭,李安導演就設下了一個小小的懸念。
        朱老爺子用心準備第一次聚餐的時候,接到過一通電話,說話的語氣甚為親昵,還在電話裡教對方怎樣做魚,並且說了最關鍵的一句話:「今天不說,還要等到哪天說呢?」。當晚,錦榮登門拜訪,第一句話便是:「朱爸呢?」看似無心實則有心。而小女兒一句無心的「媽媽今天把魚燒糊了」也就暗示出兩人不同尋常的關係。
        老爺子愛女情深,錦榮缺失父愛,這兩者在感情上是相交融的,但在現實中,傳統中卻是不被大多數人認同的。可是,老爺子說:不說,也沒對不起誰:說了,只是不想再委曲求全。於是,老爺子也離開了這個充滿了回憶的老房子,掙脫了從前的束縛,步入到新生活中。

         最後,大家其實都實現了一種回歸。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皆大歡喜。
    
     《飲食男女》將中國當代人的社會問題展現地淋漓盡致。從分析人性再到闡述人性,是李安導演的一貫風格;從《斷臂山》中的同性之愛到《飲食男女》中的老少戀,李安似乎總在挑戰著觀眾的情感極限。但是李安導演想要想我們傳遞的,不過是理智與情感的突出,傳統與現實的撞擊。
         愛,依然是恆久的主題。


         愛,是恆久忍耐。愛是包容。愛是用不止息……




        (第一篇影評啊~考前練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