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色星期五[2009]--Friday the 13th[2009]

黑色星期五/号星期五

5.5 / 117,376人    97分鐘 | 106分鐘 (extended edition)

導演: 馬可斯尼斯佩
演員: 傑瑞帕達里基 余亞倫 薇拉福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ORO VAN DARKO

2009-02-13 11:38:32

居然是鍋大雜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Michael Bay一定是個恐怖片迷,或者至少他想要拍一部恐怖片。這些年來他除了忙著靠《變形金剛》鹹魚翻身之外,多次以製片人身份參與多部恐怖片的製作。像《新版德州鏈鋸殺人狂》以及今年才上映的《THE UNBORN》。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在這些恐怖片背後到底做了些什麼,因為這些恐怖片一部比一部爛,翻拍的不要說超越原作了,連及格都還遠的很;《THE UNBORN》也是幾乎被口水淹死。這一部翻拍經典的《黑色星期五》仍然如此,只是它爛的原因在我意料之外。我沒有看過原版,所以就不說新版跟原版有哪些不一樣哪些一樣,暫將這部新版單獨來看。
    首先想說的是電影開篇的15分鐘。開篇趁幕後演職人員的人名出現時,就匆忙交待了JASON的身世以及他是怎麼變成殺人魔的,前後最多5分鐘的樣子。然後多年後一群年輕人出現了。因為之前完全不知道此片有些什麼演員,於是就急匆匆的跟著這群年輕人進入劇情。接下來很顯然的,性大麻乳房笑話輪番出現,然後JASON出現,5個年輕人一個個被迅速俐落的解決掉。不,不是迅速俐落,而是「劣質」。毫無恐怖效果不說,還引得觀眾笑場。但是大概10分鐘後,5個人就死完了。然後才出現Friday the 13th的片名...
    如此完整的開篇我應該從未見過。起承轉合都有,根本就已經是一個故事了。這樣做的可能性不外乎有兩個:讓觀眾在開篇就被嚇得夠嗆然後以為結束了結果發現才剛剛開始,能夠造成興奮激動的心理;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想說開篇都爛成這樣的,後面應該不會差到哪兒去了。在此片中,很有可能導演的原意是想要達到第一種效果,結果現在卻意外達到了第二種效果。這樣的開篇無疑也是一種諷刺,因為如此簡單的劇情10分鐘就能搞定,但是電影卻硬生生的加長到了90分鐘。
     片名出現後身邊都有觀眾痛苦的說:又要重新開始!?我也是直到Jared Padalecki出現後才有了看下去的慾望。
    
    本來對這部電影的期望就不高,之前預想就是那種故作恐怖結果一點也不恐怖的三流作品。結果看了後才發現,它的問題不是平庸,而是抓起所有可以抓的東西往裡面塞,也不管合理與否,結果燉出來了一鍋大雜燴,而且還剛好缺少恐怖這一主要佐料。
    喜劇元素。沒錯,就是喜劇元素。我完全無法想像片中的笑點不是導演故意所為,除非他真的腦袋進水,所以就只有當導演是刻意為之。印象中嘗試結合恐怖和喜劇最成功的還是周星星的《回魂夜》。前面那段回魂的戲份真的很恐怖,小時候每次看到電視上放到這一段,都立馬轉到其它台,等差不多了再轉回來。後來彭氏兄弟通過《見鬼10》也有過嘗試,結果是喜劇有餘恐怖不足。在這部《黑色星期五》當中,這樣刻意或無意加入喜劇元素是非常失敗。例如黃金大配角Aaron Yoo飾演的亞裔學生一個人在倉庫中自言自語那一段。所有觀眾都知道他要被殺了JASON要出現了,但是導演就讓他一直在那兒碎碎念,讓觀眾非常不耐煩。而且這段台詞真的很冷幽默很有喜感。比如最後Aaron Yoo終於看到JASON了,他在驚恐之餘把手上的冰球球棍遞給戴著面具的JASON說:「這個似乎很適合你...」。還有後來那個討厭的闊少爺,看到一具屍體掉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後,像女人一樣淒聲慘叫,惹得全場大笑...如此多的喜劇元素,完全沖淡了本來就所剩無幾的恐怖氣氛...
    青春驚悚元素。青春驚悚片似乎是由Wes Craven的《驚聲尖叫》創立的類型片,在瀰漫著荷爾蒙的派對夜晚出現神出鬼沒的變態殺手...《黑色星期五》大半部份就走的是這個路線。無意義的性愛場面,大麻酒精,打飛機色情笑話充斥全片。JASON就像幽靈到處飄,專挑某人形隻影單時下手。但是這要求壞人每次出現都能把觀眾嚇到。比如《驚聲尖叫》中那面具就有起到這種效果。不過在這部影片中,每次JASON出現在人們背後時,不管音響再怎麼震撼,我都還是毫無感覺。其次就是要足夠血腥。
    血腥元素。往往喜歡西式恐怖片的影迷都喜歡刺激的感覺,看著血漿漫天爆腸子到處飛,心頭那個爽啊~~看這部電影時,從血腥紅的片頭開始,我就有心理準備了。但結果卻是很失望,電影似乎一直在克制這一方面但又控制不當,不喜歡血腥的觀眾可能會覺得太多,喜歡的又會覺得太少。JASON在這部電影中每次殺人的手法都不一樣。最好的一次應該是Aaron Yoo扮演的亞裔學生在倉庫被殺那次,眼看著螺絲刀慢慢的插進受害者的喉嚨,部份觀眾的受虐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最無新意的便是自拍美女被JASON像衣服一樣掛在門上,因為這已經在《新版德州鏈鋸殺人狂》中出現過了,而且在《鏈鋸》中更血腥更讓人難以忍受。
    創新。我不知道男主角妹妹這個角色在原作中是怎麼設定的。但至少在我看來,這個角色在這部電影還算一個亮點。除此之外,導演似乎很想衝破一些恐怖片的慣用套路。例如闊少爺跑到路上後發現路邊停了輛車上面還坐了個人。照慣例,他應該大叫救命然後跑過去卻發現車上那人就是JASON。但在這部電影裡面,闊少爺猶豫了,他不知道該不該過去,然而就在這時,JASON出現在他背後,原來車上坐的是個陌生老頭...其實想法是好的,但是效果卻是讓人啞然失笑,同時還造成了邏輯上的不合理。
    電影在最後一部份突然脫離青春驚悚片,變成《隔山有眼》似的人獸大戰。主角和JASON打得一片混亂,讓人不禁懷疑之前死的那些人是不是剛好沒有吃飯。而最後女主角還學《隔山有眼》《人皮客棧》等片,好好拿JASON發洩了一把,一刀刺進他胸膛還大吼了一聲「給媽媽說再見!」。可惜因為氣氛鋪墊不夠觀眾完全沒有暢快淋漓的感覺。電影的結局更是讓人髮指,比我想像中的還要糟糕。
    多種元素的混搭加上一些故作創新的戲份,驗證了1+1有可能是負數的這個道理。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不倫不類。最重要的是作為一部恐怖電影,該片可以說完全沒有了恐怖戲份,連恐怖氣氛都幾乎沒有:毛骨悚然的背景音樂剛響起,演員剛剛擺出一副驚恐狀,觀眾都還沒有進入劇情,JASON就把那個角色給秒了。
    
    我也不曉得為什麼要為了這樣一部既不恐怖又不驚悚連血腥都不夠的電影寫那麼長一篇評論...可能是今天學校又罷課我閒在家裡面無聊的緣故吧...所以如果你恰好是Jared Padalecki的FANS,當然還是可以看看這部電影;如果你也是恰好在情人節檔期碰到這部電影,當然也可以跟男/女朋友一邊KISS一邊抱在一起渡過這90分鐘。但是如果你只是無聊,我就強烈建議不要浪費時間在這部電影上了...就算你是恐怖片迷,就算你喜歡永遠殺不死的JASON,我也不推薦。因為此片的預告片和海報都比電影好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