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fas
2009-02-15 09:08:00
一個人,是否願意給自己掘墓?
已經很久沒有看電影看到半夜了,不過這次的夜半電影之旅讓我並沒有覺得後悔或者失望。
標題這個問題是我看這部電影第一次的觸動。所有的人都在拼命挖戰壕,但是他們心中,大抵也都明白,這個島也註定是自己的葬身之所。
伊斯特伍德拍的描述同一場戰爭的兩部電影,實際上也就是想從美日兩國的角度來看待同一場戰爭。成功與否暫且不論,但其中悲天憫人的情懷卻是可以清楚看到的。
從最開始的忠於天皇矢志不渝到後來由於對家人的眷顧而死命脫逃的清水,是電影當中最令我唏噓不已的一個角色。這種人格的轉變我將其理解為導演希望從戰爭中不斷髮掘人性的一個努力。雖然最後被俘以後仍然難逃一死,這是渲染戰爭的殘酷,而不是對人性的泯滅。
作為主角的西鄉,雖然最後得以生還實在是過於戲劇化,但是導演似乎希望賦予他一種身不由己參戰的無奈情緒。片中一句「我只是麵包師」將這種感覺發揮的淋漓盡致。
不想說太多,諸如此類的點有很多,掛念親人的將軍,一心求死最後卻迸發求生意志的中佐等等都可以展開說很多,但是導演的意圖卻仍然與上面所說相似。
片中雙方都是正義的,一方是為了保衛國土,一方是為了人類和平。理由都是冠冕堂皇,但是付出犧牲的不過都是雙方的平民百姓。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吧。導演用人性描寫戰爭,雖然不能面面俱到,也可以深深打動人心,我想,這就是導演的目的所在吧!
最後,我想問一句。如果是你,你願意給自己掘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