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還是鐵扇

2009-03-01 05:17:17

人性的思考


 看了電影,又讀了小說,感覺很好.
  我是說電影和小說,少了其中任何一者,我們對這部作品的理解都會片面.
   我遺憾的看到,居然有很多人把這部書歸為勵志,很諷刺不是嗎?作者在身陷生與死的尷尬領地時,他會冒出寫一部書來鼓勵後人的想法?太可笑了.
   作者全身癱瘓,僅左眼正常,他無法吃東西,靠注射提供一天所需的熱量,他不能說話,沒有表情.躺在病床上,感到全身沉重,像沉入海底的潛水鐘,被死死地罩著.他說,他還有兩樣東西沒有癱瘓,思想和記憶.有時,他的心靈會像蝴蝶一樣自由地飛翔.
   治療師發明了和他對話的方式,讀一張特殊的字母表,在需要的時候作者眨一下左眼皮,一個字母便被記錄下來,直至一個單詞,一句句子.電影裡,作者向他的美麗的女治療師拼出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我想死.
   螢幕前,很多人會潸然淚下吧,那一刻,脆弱生命的無奈感深深撞擊著我們,哦,死亡,哦生命,竟然是如此的難以選擇.作者常常自嘲,以這樣的姿態生活著,他的生命令他恥辱,令他變得可笑.
   然而,他是在慢慢地接受著,這時,我同意你所說的,他是樂觀的.他見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他安排了之前的一個書稿合約,用特殊的方式去寫書,他也會和別人通電話,當然是在有人向電話那頭的人傳達他的意思的前提下,他十分配合治療和復健運動.他在接受自己,雖然偶爾也會否認.
   他的書里透著歐洲人骨子裡的幽默感,但我以為,最重要的,卻不是所謂的樂觀和堅強在驅使著他,而是人性.他有一個經歷磨難的朋友曾對他說,保持住你的人性,就可以熬過這最最艱難的時期.
   人性,顯得多麼重要,如是常人,我們恐怕早已丟失原本的自己了,在傷痛中自怨自艾,無法思考,無法接近真理,我們會輕易地丟棄人性.而他沒有,他保持著自我,保持著本真,所以,他很偉大.
   他回憶著家人,愛人,親人,朋友,回憶曾經去過的地方,回憶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在回憶中懺悔,思考,哭泣,自嘲,回憶安慰著他,陪伴著他.
   讀他的書,你往往會被一些細微的描寫感動,只是舊的窗簾,晃眼的陽光,標誌物似的燈塔,有風的沙灘,教堂.很難形容這種感動源自何處,或許是一種認真的態度,對待週遭的事物的認真,對當下痛苦生活的認真.每一個字背後,都蘊藏著無窮的力量,每一個字都令你感到珍惜.
   然後,你就突然學會了去珍惜生活,珍惜自己.
   他有過痛苦,有過掙扎,有過萬念俱灰,那些樂觀與堅強都藏匿在人性的背後,保持人性地面對人生的不幸,是影片和小說留給我們最大的啟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