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1度

2009-03-04 10:23:45

戰爭狂人的抵死纏綿——看《希特勒的最後12夜》


戰爭狂人的抵死纏綿——看《希特勒的最後12夜》
                        文/1度

◎譯  名 帝國的毀滅/帝國陷落/希特勒的最後12夜
◎片  名 Der Untergang
◎導  演 奧利佛 Hirschbiegel
◎年  代 2004年08月08日
◎國  家 德國/義大利/奧地利
◎類  別 劇情/歷史/戰爭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IMDB評分 8.5/10 (15,283 votes) top 250: #55
◎IMDB連結 http://www.imdb.com/title/tt0363163/
◎片  長 156 Min
◎主  演 布魯諾•岡茨
        朱莉安•科勒    
         海諾•費爾希  
       克里斯頓•伯克  
       馬沙斯•汗比克  
       托馬斯•克蘭特曼恩
      賈斯特斯•馮•多納伊

    阿道夫•希特勒最後的掙扎,至死方休。
    這是一部戰爭片?恐怕不是吧,透過將近3個小時的薄薄二毫米膠片所表現的完美畫面我看見的是精湛的藝術,這是歷史的訴說,沉痛且婉轉的講述著一個時代。災難,史無前例的囊括了所有的人;陰霾,無處不在的籠罩著所有的人;恐慌,無辜或罪孽全部被狠狠地攫住,無處可逃。我們應該哀悼,從始至終……
    阿道夫•希特勒,在這個戰爭狂人、魔鬼頹然倒地的那一刻狹窄的地堡內瀰漫著的是無邊無際的絕望。

    為了寫這篇影評我幾乎看了將近10萬字的資料,所查找的關鍵詞已不再侷限於電影,而是希特勒、德國納粹、柏林、二戰等等,在此,我謹以我個人的狂熱的心為戰爭而懺悔,畢竟在未真正認識到戰爭之前我是多麼的渴望著戰亂啊。朋友說,如果非要逼他上戰場,那麼他寧願斬斷自己的手臂。那時的我是那麼的無知和狂妄,我居然一心想著「亂世出英雄」。而今,通過電影《希特勒的最後12夜》里所表現的排山倒海的絕望我才了解到,在這兵敗如山倒的氣勢下人是多麼的渺小,那些昔日的將領猶如迷失在狂潮之中的小舟一般孱弱的搖晃著,他們即不能放棄軍人的尊嚴舉旗投降又無法奮起頂抗,他們絕望地掙紮著,無法坦然也不得解脫。他們甚至連貪生的狗都比不上……

    命若荒草。
    踐踏。敵軍炮火之下城市,12歲的孩童抗著火箭炮盲目地抵抗、軍功顯赫的將領請求被槍決、領導人及其夫人密謀自殺、總理夫人給6個孩子餵食麻醉藥然後趁他們無知覺時灌下毒藥、總理槍決夫人後飲彈、軍官一個接一個的死在「希特勒萬歲」的高亢吶喊之中、外交大臣一邊吞噬毒藥一邊扣動扳機……這不是敵軍鐵騎踐踏之下的世間眾生的掙扎而是在戰爭狂人希特勒獨裁淫威的踐踏之下的一顆又一顆渙散的心。受傷軍士要被救出絕境,他說「我死也不離開這裡……」「砰」的一聲,腦後雪白的牆上開出一朵鮮紅燦爛的花兒,竟如此這般堅決,在舉槍對準自己的額頭之時根本毫不猶豫的扣動扳機。

    困獸之鬥。
    希特勒以專制獨裁聞名全世界,這個瘋狂可怕的魔鬼在兵臨城下的時刻依舊麻木的投入兵力,幻想著反擊,痴心妄想的期盼著那樣的一個又一個的奇蹟,說救兵一定會來一定會來,自欺欺人般的不願承認事實。可恥的領導人,厚顏無恥的說「在戰後生還的人全是貪生怕死的難民,因為優秀的將士都已經犧牲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此惡劣對待自己的人民的領導人怎配享受人民的擁護?可他居然還大言不慚的說「我們要再殘忍一點」、「戰爭的時候人民不再是人民,死掉是因為他們不夠好」,可怕的狼子野心。瘋狂的人們啊,看看這些你們將自己的生命交由保管的掌權者吧——在炮火聲中他們歇斯底裡的瘋狂著,跳舞、派對、赤身裸體熱舞著的女人在一群爛醉如泥的軍官中放縱著、尖叫著,他們盡情的作樂,彷彿揮霍掉生命便可以減少苦難一樣。其實,他們的內心在懼怕著、顫抖著……
    《希特勒的最後12夜》肯定是我這一生都無法忘懷的電影,淪陷中的城市(或站在紅軍的立場上該說是解放中)、瘋狂的領導人及盲目的追隨者,什麼是戰爭?是肅穆蕭然的國會大廈還是擁擠喧鬧的地堡、是廢墟是比比皆是的屍體還是炮彈、子彈、轟炸及虐殺,抑或是孩子眼中的茫然大人眼中的恐慌及當權者的嘆息?腦海中,無法抹去的影像是希特勒為12歲的孩童頒發榮譽勳章時的悽慘、醫院裡堆成小山的屍體及擠在一間病房裡的數百老人的憔悴面孔還有面對大軍壓境的將領的茫然若失的眼神,這一切都是戰爭造成的,而戰爭是希特勒一意孤行的結果。
    撤離柏林。這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可是希特勒固執的選擇了鎮守,如軍官所說「這對他有什麼損失,戰死沙場不是他的職責。他只是找人陪葬。」是的,堅持拼到魚死網破是希特勒的陰謀,他要所有人德國人為他陪葬!他憤怒的咒罵別人欺騙了他、背叛了的,聲色具歷的吼叫、頑固不化的專制獨裁,在他眼裡,任何人都蕩然無存,僅僅是維護著自己的權威,因此他要求剛剛到來問候並打算為其殉葬的軍官去追殺叛徒。是的,他不能容忍背叛,因為他害怕別人證明白己是錯誤的,因此即便是妻子妹妹的丈夫他也不會網開一面。「為什麼要殺他」「他是叛徒」「可是殺了他又能怎麼樣?一切都結束了,不是嗎?」「我想要殺他,可以嗎?」希特勒惱羞成怒似的大吼大叫著……
    查閱方方面面的資料使我了解到這是一部頗受爭議的電影,因為人們都認為阿道夫•希特勒是一個魔鬼,他是一個蠱惑人心、殺人無數的終極獨裁者,他冷血殘酷且暴戾乖張,他根本就不是一個人。可是,影片卻以希特勒最後一任女秘書的視角來直白的描述他,講述他對待僕人寬厚和藹,像一個可親的長者一樣。同時,多次出現在鏡頭裡的那支不停顫抖的手總在不斷的提醒我們,這是一個老人,一個可憐的老人。人們都說,這個惡魔根本不具備人性,不該將其人性化,於是對電影口誅筆伐。可是,我卻覺得恰恰是這樣白描的手法才使的電影如此成功,他像記錄片一樣平白的講述著,榮辱不驚,即不添油加醋的醜化也不描眉畫眼的美化。電影的真實性無從考究,也不需要追究,因為電影的本身已在無比清楚的向人們說著:這是一部電影。就像電影所展現的戰火一樣,在烽火連天中我們明白了:哦,這是一場戰爭。是的,電影或戰爭,既然已經存在我們就該接受,榮辱不驚的看待這樣一個歷史或者這樣一部作品。

附:(附錄內容均來自網際網路,1度收集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版責不負。正文內容皆由1度創作,版權必究!)

    作為第一部「正面」描繪希特勒的紀實性歷史反思影片,以及德國影史上第一部由演員扮演希特勒的影片(其 扮演者正是《柏林蒼穹下》的悲憫天使布魯諾•岡茨),《帝國陷落》引發的巨大爭議要遠遠超過 《華氏911》掀起的政治攻殲浪潮———希特勒是魔?是神?還是人?影片從希特勒身邊最後一任速記員的視角出發,以平實、客觀的立場展現了這位戰爭狂人在掩體中度過的生命最後12天。
    出人意料的是,儘管唾罵該片的觀眾比比皆是,但它在評論界及高端觀眾群中口碑極高,IMDB上有超過56%的投票影迷給了它滿分(10星)的評價,總分高達8.5。
     導演奧利弗 西斯貝格說:「我的電影非常有爭議。作為電影人,我們向當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個魔鬼,而是一個人。我很為這部電影自豪。」該片贏得了德國頂級電影榮譽獎之一的巴伐利亞電影觀眾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