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陳問問

2009-03-05 22:48:01

一部有關吸血鬼的生活片而已


這一部講述12歲男孩和小吸血鬼的愛情電影,定是有史以來最抒情寫意的「恐怖片」。完全不聲嘶力竭,不血肉淋漓。有黑暗,但是沒有驚叫;有死亡,但是沒有恐怖;有鮮血,但是沒有鋪天蓋地。每個鏡頭都是完美的靜物寫真,長鏡頭很少,幾乎不用。在許多個定格的美麗畫面前,人們走過,相愛,死去。真叫人吃驚,用如此詩意的手法表現殘忍。雪一直在下,簌簌地落著,每個人都靜悄悄奔赴自己那短旅程,對待命運的交織,沒有多餘一句話,也完全沒有怨恨。

起初,我們嘲笑那位扮演「爸爸」角色的老男,他殺人餵血給Eli,扮演兼職父親,冒牌情人。他是不求回報的老鳥,而小鳥卻跪在牆邊和少年傳遞愛的訊息。老鳥貪戀,無奈,可恨,悲涼。卻還是自願去外覓食。他是吸血鬼故事裡的「亨伯特」,為了這麼個可憐可恨的小東西,一無所獲之後還要雙上奉上自己僅有的熱血,餵飽所愛的最後一次。沒人會嚮往這樣的愛情,雖然它也具備一些特有的美感,但未免過於傷感。

我們的十二歲是什麼樣子呢?或多或少藏著自以為了不起的秘密——默默詛咒討厭的人,偷偷喜歡可愛的人。「我們有沒有可能呢?」躺在床上,男孩奧斯卡對吸血鬼Eli說此話的時候,我忍不住笑起來,什麼時候我似乎也說過這樣的話呢,真是句經典不分年齡,國籍,環境和對象的表白語。可惜我的十二歲沒有遇到可以一起奔赴遠方的人,所幸,我沒有跟什麼人奔赴遠方。我和許多人一樣,不分青紅皂白地度過了自己的十二歲以及後來的許多歲月。

如今依然沒有遇見真正的吸血鬼,但我愛吸血鬼。他們是所有鬼中最具有優雅氣質的一種,美國人拍的吸血鬼有中世紀貴族風範。日本人則很多是動畫片。中國則一般不塑造吸血鬼,大概他們覺得不張牙舞爪的話就不是鬼吧。所以我現在很愛這個北歐人拍的小吸血鬼Eli,原本我覺得她不夠美,臉色太青,而不是慘白,嘴唇也不夠紅。具有洛麗塔的冷酷與邪惡,卻帶走了唇紅齒白的奧斯卡。然而實際上,她從來沒有帶走過他,她總是說:「請你邀請我進來。」他邀請了,她進來,然後他默默又努力地朝她靠去。

我們扼腕嘆息——坐在火車上的奧斯卡一定是奔赴老男的命運而去了,許多年後他枯竭,終於又成了只老鳥……後來我明白,故事其實並不是這樣的,Eli是兩百年前的男孩,閹割後成為吸血鬼,遇上有戀童癖的老男,他們在一起是場交易,猥瑣交易這部份自然不夠詩意,導演也沒有做交代,甚至以尊重的態度向老男告別。至於說性別揭示,片中Eli不斷提及「我不是女孩」,以及下體傷口的縫合線。然而,是男是女,who care?

他們的故事應該會很長,雖然讓人擔憂,但也會美得不可言說。無論時空交錯還是歲月失衡,那是以後的事情,《Låt den rätte komma in》,並沒有那麼複雜,它就是一部美到極致,關於吸血鬼有愛的生活片而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