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二十四城記--24 City

二十四城记/24城记/二十四城故事

0 / 0人    112分鐘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翟永明
演員: 呂麗萍 陳沖 趙濤 陳建斌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莫小塗

2009-03-18 11:01:49

從來寫不出正經影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樣的一個標題絕對不是針對《二十四城記》或者賈樟柯導演
像我這樣的半吊子從來提不起興趣打起精神來寫出篇正兒八經的電影分析來,除了當初上專業課時老師佈置的作業
所以這次說電影之前還是要先來講一段小插曲

今日天氣晴好,我興緻盎然地去看電影
如此規模的一個大城市裡,居然只剩下一家影院還上映《二十四城記》
沒得選了,只此一家
買票的時候發現,原來這裡跟大連一樣,每週二半價
無意中節約了二十五塊錢,笑得合不攏嘴
開場還有半小時,見旁邊有家電游室,歡天喜地換了一把幣去玩投籃機
玩得正酣,走進來兩個五十歲左右的中年婦女
用北方話說是大媽,用廣東話說是師奶,用日本話講就是歐巴桑
她們倆就站在我身後看著我玩,不時議論兩句
我在過關等待的間隙轉頭對她們說:您也對這個感興趣啊?兩個幣一次
隨即繼續投入遊戲中完全把她們拋在腦後了

等所有鋼鏰都耗完,我也熱得出汗了,時間也差不多了
一走進影廳,就聽觀眾中有人在說:這不是剛才投籃那個小姑娘嗎?
果然是剛才那兩個大媽,我抬頭對她們微笑致意
她們招招手讓我過去坐在她們旁邊的空位,好像是熟人特意幫我留了位置一樣熱情
我才剛坐定就聊開了

大媽一:嘿,這小孩真有意思,我還以為只有我們這些老太太才來看這電影呢
我: 我對這個導演的電影都很感興趣
大媽二:導演是誰啊?
我: 賈樟柯
大媽一:他都拍過啥電影?
我: 之前的一部是《三峽好人》,也很好看的呢。還有更早的比如《世界》,《站台》,《任逍遙》,《小武》等等
大媽一:懂得還不少嘛,那他的電影都是講啥的呀?
我: 大概都與七八十年代的事有關,直至現在,反映出時代的變遷與對照
大媽二:七八十年代的事你也知道?
我: 所以才需要來看電影了解了解嘛,呵呵
大媽一:你這小姑娘是不是趁學校中午開門的時候偷偷溜出來看電影來了?是這附近中學的吧 (暈,居然把我當中學生了)
我: (作滴汗狀)誒,我已經讀完書了
大媽一:今天這麼早就放學了?
我: 不是,我已經大學畢業了
大媽二:那現在還沒開始工作?
我: 還沒呢,現在正在旅行中?
大媽一:這麼說你不是南京人咯?
我: 不是,我只是旅行到這裡幾天
大媽一:那你是哪兒人啊?
我: (內心在滴汗:這麼不依不饒啊)呵呵,我是湖南人
大媽二:呵呵,湖南是個好地方啊
我: 那確實
 
對話到這裡有點進行不下去了,幸好電影適時地開演了
我就坐在一群大媽中間開始看電影
雖然她們會在觀影過程中不時地交談和評論,或者輪流起身去上廁所,但觀察這樣的一代人對電影的反應也不失為經驗一種
比如說當陳建斌出場的時候,後面就有聲音在說「陳建斌」「嗯,陳建斌」,我就知道選他出演的原因了,不愧為師奶殺手
還有當舊廠的招牌被拆卸抬走的時候,又聽到聲音說「我們廠以前也是這樣的」,原來這電影真的會引起她們的共鳴,我們這一代人無論如何都體會不到的。我倒是能被娜娜的話打動,因為我差不多變成了一個浪跡天涯不問歸路的遊子了,自然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而是讓他們盼得望眼欲穿了

好了,再不回頭就離題萬里了
還是來談點觀後感
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一句話就是:賈樟柯真是一個偉大的導演
沒錯,我用了「偉大」這兩個字
我認為他已經足以承受得起這樣的讚譽了
能夠足金足量地打著自己的風格特色,又如此地富有時代感,還充分地把握了中國社會(大眾階層)的精神和精髓
而在這部最新的作品裡,他還添加了詩意的成份
無論是歐陽江河還是葉慈的詩都旨在點明主題,既是劇中人物也是創作者想要表達
也就是要傳達給觀眾的message
雖然會稍稍加重一點導演的痕跡
可是我想說這樣的過渡方式很不錯,畢竟人物之間都沒有必然聯繫
當然我也不是一味地吹捧他
我老覺得有什麼地方彆扭,集中體現在呂麗萍出場的那一幕
於是我就明白了:這是他的新意所在也是矛盾所在
我們都知道賈樟柯導演當初就是以啟用非專業演員著稱的
比如他的表弟韓三平因為在《三峽好人》中的本色演出而被某智利電影節評為最佳男主角,當被影帝的獎盃砸中的時候,他本人還在山西挖煤呢
而這部戲裡,他一下就用了好幾個「大腕」
用專業演員沒什麼不對,我相信這幾個人物也都是有其真實原型的
因為讀過本月的城畫,得知賈樟柯導演為了籌備這部電影,在成都一共採訪了整整100名原204廠的職工,果然做足了功夫
只不過當從開始幾個採訪的真名真姓的工人,突然跳到自稱是大麗然而在觀眾眼裡仍然是呂麗萍的這段採訪時,有對比就覺得假了
而且她演技越好就越假,這或許是專業演員倒不如群眾演員的「熟面孔」劣勢了
這個問題,我看過的一部法國電影《Bureau de Dieu》的導演提到過了,為什麼她這部像極了訪談對話的電影用了那麼多名演員來扮演一群義工,她說:無論她們是不是名演員,她們詮釋的角色就在那裡,很有份量地引起觀眾注意,讓人們發覺到名人其實和凡人是一樣的。
當然《二十四城記》是不一樣的,如果完全都是當事人的採訪,那就差不多做成一部紀錄片了,而不能成就其為一部文藝片了
只是我作為一個固執的觀眾,從呂麗萍那段就有點不能帶入,從頭到尾覺得她就是在背台詞;而之前的被採訪的工人都是發自內心的敘述和眼淚,根本不需要演。
現在這樣混搭起來,多少有點怪怪的(有人美其名曰虛實結合)。電影作為藝術作品,有虛構和表演這也無可非議,不巧的是呂大媽首當其衝,徒有一身好演技啊
後來經過心理上的調整後,才能漸入佳境
到了陳沖的那一段,竟然覺得太有意思了,任憑誰都會笑的吧,她自己說那段台詞的時候假如沒因為笑場而NG好幾次的話,我真的有點不相信
個中滋味,看過的人自然會了解,為什麼好笑了(導演還是很有幽默感的)
她扭捏著兩隻手的樣子,不免讓我又想到《太陽照常升起》里她演的那個穿白衣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的女護士,要說這兩個形像有什麼交集,可能就是一個詞:slut
也不是純粹的貶義詞,說明她對角色把握得好嘛
直到後來,趙濤的那段也勉強能代入了,她短髮的新造型可比之前那幾部的角色洋氣多了還開個小金龜,看見片尾字幕裡一個稀奇古怪無法辨認國籍的牌子給她提供的服裝

最後來說說配樂,愛唱(當年的)流行歌曲依然是賈導演的風格
我雖沒看過《血疑》,對那首歌沒共鳴,可是它用在片中一點也不突兀,反而很有力量
而我眼中(耳中),本片最精彩的一瞬:
齊秦的《外面的世界》深情悠揚的響起,伴隨著的畫面是孤獨的門衛一個人在拆卸掉的廠房裡巡遊,一段如此優美的旋律在一面玻璃突然碎裂的瞬間嘎然而止。這一聲破裂,碎掉的何止是玻璃,整個心都好像被它震碎了,然而又空蕩蕩的就像那座昏暗空曠的舊廠房
你說這個導演,竟然還有這樣的伎倆

算了,我還是不能好好地寫出篇影評來
不過是滿紙荒唐言罷了
只好跟他一樣用念詩來轉移你們的注意力,迷惑你們的眼睛
讓你們姑且相信,這是一個詩意的結局:

葉子雖然繁多
根莖卻只一條
穿過我青春的所有說謊的日子
我在陽光下招搖我的枝葉和花朵
現在我可以枯萎成為真理

              -- B.W.葉慈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