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入殓师/礼仪师之奏鸣曲(港)/礼仪师(台)

8 / 55,616人    130分鐘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 廣末涼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ackoldbear

2009-03-22 00:38:32

石頭從死屍手中掉落時——記在觀《入殮師》後(by不會寫但有愛而勉力為之的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當我把床頭燈熄滅的一瞬,雖然困頓,但是剛看過的電影《入殮師》的個個橋段以及看電影時說不清楚的點點情感波動齊齊湧上心頭。日本人畢竟也是人類,雖不喜歡,但不得不佩服他們在某些方面確有其獨特之處。比如電影,當他們將大和族的一板一眼,甚至有些死板的性格特點發揮在鏡頭時,節奏可能溫溫吞吞,表現手法也無甚新奇,但是往往可以從別人忽視的設定或似乎變態的視角切入,展現深刻的人文關懷和創作者的深入思索。

《入殮師》就是這樣一部電影,不過就是給死人化妝的人嘛,並不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事實上,他們中大多數確實一點也不professional),但是滝田洋二郎硬是從一個不慎踏入這個行業的新人小林大悟(本木雅弘)出發,通過他從對入殮行業的困惑到漸漸發現其意義和價值,通過他與自己的賢惠妻子美香(廣末涼子)的情感波動至互相理解和認同,從一件件小事中發掘出死亡之於死者或對於生者的全部。著重細節刻畫,整部影片極富東方思辨(我想外國人是無法僅僅通過字幕充分理解的),讓觀者感動之餘,似有所得,又彷彿失去了什麼,無從訴說。

死亡,也許就像電影裡點題那樣說的「自然的定理,既然一生都在為死而生,又何苦呢?」,這是小林大悟一開始接觸入殮行業,迷惑的開始所提出的問題。為了什麼呢?我自己當時是想:「與其說為死而生,不若說為了不死而生,畢竟現實是殘酷的啊……」可是,我也曉得,這樣理解是沒有意義的和出路的,因為很自然的,不死又是為了什麼呢?

在電影中,一次給一位母親的化妝橋段中,老闆(小林所在公司的,也是他的入殮前輩)以其精準、優雅、溫柔又充滿感情的動作中,已經僵直髮青的死去的母親又重新煥發容光。鏡頭默默的交代著:之前因悲傷而暴躁的親屬們看著死去的親人,慢慢的平靜,回憶死去親人的種種,最終難捨親人。可能因為有類似經歷,那位丈夫的表演真的觸動了我:記得在火葬場送別去世的奶奶時,繞過木棺,我回頭一眼瞥到走在最後的平常鮮有感情外現的父親眼圈泛紅,喊了聲「媽!」,突然躬身撲向木棺……看到影片中的丈夫撲在棺材上痛哭時,我腦海里浮現的是火葬場的片段,不覺再次咸澀……以此為轉折,小林大悟也對入殮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回憶過世的親人會懷念他們,但是還是要問,死亡對生者和死者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它意義何在,應該怎樣看待它呢?

影片尾部,火葬澡堂老闆娘橋段中,或許焚屍工道出答案「死亡就好像一道門,它並非終點,而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我們終都會死去。」這樣的話,大家都會說,但是真的面對它時還會這樣豁達嗎,這樣說未免太過虛無和空洞。然而,在影片最後,小林在為他父親入殮時,從父親手中掉落了一塊光滑的小石頭,導演在此時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我們理解死去親人的情感,了解他人生的意義,為了他們自己好好活下去。

其實,好影片給人的感覺應該是意猶未盡,似有所悟,患得患失,其大多數是難以言傳的。所以,不同的人自然有著不一樣的理解,就是自己也未必真的就了解自己的收穫並可以充分表達出來吧,不過感動和觸動是真實存在的,而這些使我們在人生中多了一份思考和關懷。

PS:最後想贊一下電影的音樂,大提琴真好聽,本木雅弘似乎真的會拉?!還有,這還是那個悠長假期的廣末涼子呀,依舊是那麼甜美,懷念東愛時代的日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