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尹木

2009-03-23 03:57:41

給自己的瑣碎句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1)「孩子們,你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
(Boys, you must strive to find your own voice. )」
O CAPTAIN! MY CAPTAIN!由惠特曼寫給林肯的詩,喜歡上了惠特曼。可是,我們真的需要一個船長嗎?拋開政治不談,我們真的需要一個帶著你穿越暗礁人生的船長?引領你闖蕩洶湧汪洋的船長?掌握你航行方向的船長?決定你停靠碼頭的船長?
基廷先生的答案是,我們不需要。「Boys, you must strive to find your own voice. 」
我們需要的是獨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有時,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爬到桌子上或者高山上去看一看,鑽到桌子底下或者床底下去聽一聽。
我們的人生,絕不是要去追隨某一個英勇、智慧、仁慈的船長,無論他是父親、老師還是國家元首,我們都不是為了追隨他們而生。
影片的最後結尾很煽情,學生們用基廷先生教給他們的方式,站到課桌上大聲地說出「O CAPTAIN! MY CAPTAIN!」為基廷先生送行,讓人熱淚盈眶。我幾乎因此要因此降低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可我接著看到了讓我欣喜的畫面,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站起來送行。為了這個細節我毫不猶豫地給了這部電影五星。
我們是我們自己的水手。
(2)「當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的所有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卻發現自己從未活過」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and not when I had co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這段電影中經典台詞,我實在不想再去說,因為幾乎所有關於這部電影的影評都說到了它。可我還是不能免俗。
是的,我們要勇敢地步入那思索的從林,步人人類從類人猿成為「人」的山洞,找到我們的人生的真實意義,找到與眾不同的「我」,找到「我」為何而生,讓生命不再乏善可陳,讓塵土也能沐浴太陽的光輝,而不僅僅是隨風飄揚。
我們要勇敢地面對我們自己,認識到生命短暫,尊重生命本身,欣賞生命本身的美好,探詢生命本身的意義,「以免當我生命終結,卻發現自己從未活過」。
(3)CARPE DIEM.
CARPE DIEM,來自本片,拉丁語,意為「及時行樂」(seize the day)。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相傳來自唐代歌女杜秋娘,也有說原作者已不可考,只是杜秋娘愛唱而已。
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來自李白《將進酒》。
這些古老的句子,我們常常會遺忘。
這些古老的句子,是關於愛情的至高準則。
我喜歡這些句子,無關乎現實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無關乎金錢、地位、身份,無關乎資本主義或者馬克思主義,無關乎意識形態或者宗教信仰。
我喜歡這些句子,儘管我也經常遺忘。
(4)愛你所愛的人,但請記得尊重他,關心他「自己」的內心。
尼爾之死,將影片推向了高潮。家長、學校將其歸咎於基廷先生,認為是基廷先生鼓勵尼爾演出所致,認為是基廷先生對學生們所說的「Boys, you must strive to find your own voice.」所至。可事實上,正是父母的「愛」,是父母的殷切期望,讓尼爾無法反駁,無法喘息。尼爾選擇了死亡,扣動了父親手槍的扳機,離開了他愛的父母,離開了他愛的文學,離開了他愛的世界。他像來到這個世界時一樣,赤裸著身體而去。我為影片中尼爾父母的表現感到羞恥,感到憤怒。尼爾死後,他們竟不懂得反省自己,不懂得是自己從未尊重過尼爾,是自己從未關心過尼爾的內心世界。他們竟然將尼爾之死歸咎於真正關心他們兒子內心的人。
他們,才是劊子手。
我猜,沒有人想當劊子手,更沒有人會想謀殺自己真心所愛的人。所以,如果你愛著別人,那麼你可以好好地愛他,但請記得尊重他,關心他「自己」的內心。
(5)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the wall》裡的歌詞,意為我們不要填鴨式教育,我們不要思想鉗制。
本片引發很多人對教育模式的思考,如同《放牛班的春天》一樣。有人說,建議教育部的官員、學校的校長、教師都好好看一看這些電影。這樣的建議不錯,可惜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如果他們不是填鴨式的教育,政治課該怎麼上?這是一個問題,帶著一點黑色幽默。所以,如果他們要看什麼電影的話,我更推薦他們去看《12怒漢》以及《the wal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