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入殓师/礼仪师之奏鸣曲(港)/礼仪师(台)

8 / 55,616人    130分鐘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 廣末涼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houzhong

2009-03-23 05:32:20

最後的尊嚴


生命的最後尊嚴
                 ——看日本電影《入殮師》
因為社會不景氣,一雙拉著大提琴琴弓的手拿起了化妝筆,一位交響樂團的樂手當上了入殮師,這就是日本電影《入殮師》的內容,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小金人就獎給了它。看片名,這應該是一部很壓抑很陰鬱的片子,因為死亡從來不是一個輕鬆可人的話題,然而,這部片子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既以輕喜劇的方式表現了葬禮和死亡,展現了入殮師的工作,又讓我們在含淚的微笑中感悟了死亡的悲痛,感悟了生命的價值。
殯葬行業在東方都是讓人多少有點忌諱、充滿「晦氣」的行當。主人公小林從東京回鄉後,是因為廣告詞「誤導」,才踏錯了門;朋友、鄰居因此瞧不起他;在電車裡,因為身上特殊的氣味,被其他乘客點點戳戳;最打擊他的,是妻子勸說無效,一氣回了娘家。可是他還是堅持了下來,終於得到了親人的理解和眾人的尊敬。這裡沒有半點諸如「革命戰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一類的說教,而是在細緻入微的入殮程序之中,他漸漸體會到了自己工作的意義:大提琴師是為活著的生命製造美,而入殮師不正是為逝去的生命製造著美嗎?小林是那麼虔誠、輕柔地對待著每一具遺體,那種發自心靈最深處的對生命的敬畏,讓逝者的親人感動和感謝,也著實震撼了觀眾。當澡堂老闆娘意外過世,小林把她生前的黃圍巾和佛珠佩戴上時,兒子才真正體會到最親的人死去的悲痛;丈夫看到溺水身亡的妻子,在入殮師的裝扮後,依舊如照片中一般美麗時,那種愧疚感湧上心頭,失聲痛哭;女兒和孫女們將自己的唇印在死去父親的臉頰時,悲喜交加;孫女把學生長筒襪給過世的奶奶穿上。入殮儀式成了生者與死者之間最後一次感情宣洩的催化劑,人與人之間原本難免的種種指摘、猜忌、怨恨、誤會、冷漠,在葬禮上得到了最後的化解。一切本已成為「最後的遺憾」,可藉助於入殮師神奇的手又得到了最後的補償。誰又能說這個工作是「晦氣」的呢!
影片裡有一個場面畫龍點睛,一個殯葬工關上了爐灶的門,爐火熊熊,生死相隔,所有的纏綿與恩怨故事將化成灰燼。這位師傅說:「死,也是一道門,死去並不是終結,而是一種超越,走向下一程。」死後原知萬事空,其實「空」不「空」,是個永遠無法坐實的命題,因為從來沒有「回頭客」。不過,不管信不信什麼教,我倒寧可相信在大門之外,另有個世界,不必「極樂」,也不必是「天堂」,只要能容納我們的靈魂,永生永世地擁抱著翩躚起舞……
影片的背景是農村,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唯有爐火才溫暖;可是更溫暖的是那一顆顆淳樸的心。伴隨著如泣如訴的大提琴樂聲,讓我熱淚縱橫。
寫到這兒,突然想起,不久前報導,在求職難的大環境裡,我國也有不少大學畢業生報名進入殯葬行業。希望他們在穿上白色的工作服之前,看一看這部電影。要超越世俗,要堅持到底。每一條生命都是同樣寶貴的,絕沒有貴賤高低之分;而生命的每一個環節,也都同樣寶貴,絕不能馬馬虎虎,更不能任意褻瀆,也許這是更重要而容易被忽視的尊嚴。
        (3月21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