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1997]

美丽人生/一个快乐的传说(港)/

8.6 / 746,237人    116分鐘 | Italy:122分鐘 (first release)

導演: 羅貝托貝里尼
編劇: Vincenzo Cerami and 羅貝托貝里尼
演員: 羅貝托貝里尼 妮珂塔布拉斯奇 Giustino Durano Sergio Bini Bustric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老潘

2009-03-23 20:54:18

TO BE A BETTER MAN


薩特說死亡讓生命變的虛無,又有人認為恰恰是死亡才使生命能夠對抗虛無,既然死亡的力量如此震撼,怎樣去面對這終將到來的黑暗的讓人恐懼的時刻呢?我想《美麗人生》給了我們最美麗的註解。

我始終認為,電影在視訊文化中,唯一具備成為經典的可能,好電影和經典小說一樣,絕對配的上藝術一詞,所謂濃縮了的生活,意義就在於此吧。在這部義大利國寶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中,主人公基度是一個看起來甚至有一點囉嗦的小人物。但就是他,給了妻子最大的幸福,給了兒子最有力的保護。片子有幾個片段我看了上百遍:主人公騎著自行車帶著妻兒飛快的穿梭在羅馬城的小巷;在集中營裡,基度用擴音器里呼喚:「早安公主」;當然,還有父親在即將被槍殺時經過兒子躲藏的郵筒中還故意裝出小醜的動作。在這部電影裡,對納粹的控訴,對死亡的恐懼,對現實的抗爭這些傳統二戰電影必然強烈刻畫的內容都做了一定的淡化,突出的只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愛。我特別喜歡刻畫小人物的電影和演員,因此,在中國影人中,我很喜歡葛優的風格。他憑藉《活著》也獲得了嘎納影帝的殊榮,兩部片子背景相似:納粹和文*革都是人類的浩劫。但《活著》僅僅表現了苦難和中國人逆來順受的性格,立意就高下立判了。〈〈美〉〉片中的幽默感與其說是對納粹的諷刺,不如說是對人類品質的樂觀,對人類終可以走出對抗與相互仇視的樂觀。

以前的我,特別喜歡電影〈〈楚門的世界〉〉,也是百看不厭,甚至喜歡背裡面的經典台詞。努力去學習如何同命運抗爭,像主人公一樣對一直操縱自己的命運高喊一句「這就是你能做的嗎?你只有殺了我才能得逞!」。但一切事情,最大的忌諱便是過猶不及,我的抗爭性格最後有歇斯底裡的趨勢,甚至下意識營造出天下人負我的心理暗示,在人生中上演了一場場十足道地的悲劇。其實,人格最偉大的地方不是那種毫不退讓的硬漢風格,而是一種隨性與隱藏,並不是需要時時表露出堅忍不退的表象。真正的鋼鐵男子,不是外剛,而是內硬。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始終帶笑的主人公看到自己並非猶太人的妻子也登上開往集中營的火車時,臉上愁雲密佈,雖然只有一瞬,但足可以反映他承受的壓力有多大。但他一直努力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還是絮絮叨叨的和兒子聊天,和平常沒有分別。

孩子最終在「遊戲」中贏得坦克,和母親團圓,他根本不知道這是一場浩劫,一場人類歷史上最殘忍最醜陋的浩劫,此時,偉大的父親可能連屍首都尋不到了,背景音樂下的旁白非常感人:「這是我的經歷,這是我父親所做的犧牲,這是我父親賜我的恩典。。。」

〈〈美〉〉片最獎終輸給〈〈莎翁情史〉〉,沒有獲得OSCAR最佳電影,但叔本華說過「由於庸才的存在,偉大的作品才需要時間來發現」,因此我相信時間會讓此片越來越多的受到它應有的尊重。

  

後記:我一直想寫點文字表達我對此片的敬意,但始終覺得倉促下筆對這樣的經典實在是一種猥褻,猥褻有兩種:一種是懷著猥瑣之心而得逞,一種是仰慕而至卻玷污聖潔。如果必須猥褻的話,我希望此文是後一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