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4 00:49:05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其實早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前『入殮師(ja: おくりびと,en: Departure)』已經是獲得獎項無數,在與同在奧斯卡中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的『積木之家(fr: 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 ja: 積み木の家)』一起被媒體大幅轟炸式報導之後更是注目度暴漲。但是比較奇怪的是DVD遲遲到3月18日才發售,我本來是想在amazon上預訂這個DVD的,畢竟有收藏價值,但是大概又是本著「塑料片不如紙片」的心理作祟,還是想著把省下的錢用來買書比較心安。拖p2p職人們的福,3月18日當天便有了DVDrip可供下載。不過只是有sub格式的日語字幕,片中山形縣的方言聽著有些彆扭。此為背景。
故事是講一個從小開始學大提琴追逐自己的夢想的青年人,剛加入東京的一家樂團不久,樂團便解散,於此自己失業並背上了買大提琴的千萬日元的巨債。在新婚妻子的支持下變賣大提琴,回到了山形縣的自己的老家,住在兩年前去世的母親留給自己的房子裡。在尋找工作的時候,被報紙上的一則『旅のお手伝い(旅行籌備)』的廣告吸引,沒想到是「送人最後一程」的入殮的工作。自己的工作被妻子和他人所嫌棄,但是在鄰里澡堂的大媽去世後的入殮過程中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入殮師的職業是展現死去的人生前最美麗的一面,喚醒大家對逝者的回憶,讓逝者以最美麗的形象活在尚未死去的親人心中。最後得到的有關三十年間杳無音訊的父親的消息竟然是派送給已經死去的母親一紙死亡通知的電報。在給生父入殮的過程中自己終於理解了父親這麼多年孤單一人,其實從來沒有忘記與自己兒時的約定,沒有去見自己與母親也是有自己的苦衷,原諒了自己的父親。
這部片子雖然是「斂屍」這樣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話題,但是洋溢著文藝的氣息。片中穿插了青年人關於大提琴和父親有關的回憶,本來看起來與斂屍主題格格不入的大提琴主題配樂在這樣的設定下又顯得那麼自然。久石讓的配樂讓這部片子有了吸引人目光的亮點和賣點,但說實話與主題的切合度而言,不如之前給吉卜力的動畫配樂給人留下的印象深刻——雖說也不至於減分的程度。簡而言之,單聽原聲帶,確實是很出彩的,但是讓人覺得,這原聲放在其他的文藝片中也是很好的配樂,久石讓原來那種讓人聽到音樂就想到所對應的電影的感動消失了。
主演的本木雅弘是日本知名的實力派演員(題外話,當然也很帥),這部作品原本是他看了小說『納棺夫日記』後大受感動,自己去說服他人自己想在一部電影裡扮演入殮師的角色後經過多方努力才產生的。雖說是有原作小說,在電影上映前被改編成了漫畫作品,而且又被再小說化re-novolized(不過從amazon的書評來看再小說化的作品純碎就是騙錢之物了,儘管在這電影獲獎之後這部再小說化的作品還是賣到斷貨)。女主是廣末涼子,已經沒有了偶像時期的花哨,多了幾分沉穩,雖然說實話日本比廣末涼子好看的女演員多得是,但是她身上透著一種含蓄又高雅的美麗不是常見的。這便是真正的大和撫子所具有的品質吧。讓我有這種感覺的上一次是GTO裡的松島菜菜子。不過說實話她的奧斯卡的獲獎後的採訪感言讓我們懂得了要與日本人交流學好日語是多麼重要,英語根本行不通的。不管怎麼說,兩者的演技為影片的成功加分不少。
片中呈現了很多很有趣的日本文化現象,像各式各樣的葬禮,反映了日本宗教的多元化,日本人大多奉行著一種以上的宗教,日本信仰各種宗教的人口,如果單單相加的話是兩億多,接近人口總數的兩倍。有開玩笑的話說日本人出生的時候是神道儀式,結婚時是基督教儀式,去世的時候是佛教儀式。很多人家裡十字架和菩薩像供在一起也不是少見的。片中那種送葬的隊列,在中國的農村還是可已經常看到,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火葬的普及,應該會在不久的將來退出歷史舞台吧。我在想大概正是由於這些元素的存在才吸引到西方人的興趣,或者換句話說,這部電影作為東方文化的廣告片,抓住了西方人的G-spot。最近在看以「世界上最可愛的殺手」為PR的嗜血法醫Dexter,同是對待生命的作品,一個小心翼翼入殮,一個大大咧咧肢解,真是諷刺的東西文化對比。
順便多說一句的話,日本送葬的時候雖然經常有僧侶在場,死人也有「新佛」的稱呼,在中國古代也是有「超度」一說,但是其實印度佛教的教義里是「諸法無我」,根本輕視乃至否認靈魂存在的。日本的所謂佛教葬禮是6世紀左右經由中國和朝鮮傳入的佛教與日本本土的祖先信仰的結合產物。對於這種蹩腳的佛教,有個「葬式佛教」的專名詞對應。至於入殮師(片中所說的「納棺師」,以及原作小說的造語「納棺夫」),更是二戰之後才有的。原本日本是有所謂「納棺/入殮」的習俗的,但是一般是由家人自己來完成,只是葬禮由專業人士的指導完成。二戰後大部份人都在醫院去世,因此漸漸人們開始將「納棺/入殮」也託付給殯儀人員進行。
個人角度來說,這部片子喚起了我很多的回憶,尤其是對姥姥的。不肖的是,我現在連姥姥去世的那一年都記不太清,似乎是高二我正忙於應付高考的時候。還記得母親接到姥姥服毒自殺後立即泣不成聲的那一個中午,那種沉重得壓得讓人喘不過氣的氣氛。之後回老家的次數逐漸減少,也在姥姥的忌日去墳上上過幾次香,腦海中的姥姥的形象也逐漸模糊起來,留在印象中的只有每次回姥姥家一進家門肯定能聞得到的我最喜歡的燒馬鈴薯的味道,以及戴著斗笠在田間耕作的姥姥的身影……
更多的還有生活的感思,關於愛情,關於婚姻,關於生命。愛情只是有passion是不夠的,更多的還需要知己,當然如果有了長久保持那種passion與知己狀態的覺悟,便是終極的commitment——婚姻,以及新生命的孕育。所謂的婚姻=GameOver的笑話,想來也是空穴來風。畢竟破除自己一輩子才只能做一次的終極承諾,離婚的代價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擔得起的。當然這又是跑題了,算我悶騷。
最後,還是強烈推薦這一部影片。雖然有些說教,但是電影不就是為了溫和地說教才存在的嗎?更多的,我想還是帶給人的原初的關於生和死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