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cho

2009-03-24 04:43:48

我只愛你,只愛你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不同的時段觀看同一部電影可能導致兩種結果,一種是加強理解和感悟,愛則更愛;另一種則完全相反——由愛轉恨。當然完全不會出現由恨轉愛的情況,因為對於當初不覺得好的電影,無論如何不可能再為之忍受2個小時。對於第一種情況我指的是尚賈克·貝內《巴黎野玫瑰》,後一種我指的是安東尼奧尼的《雲上的日子》。

後來等我看過安東尼奧尼的筆記小說《一個導演的故事》,更覺得這位大師離我遙不可及。安東尼奧尼總是一副智者模樣,既矜持又深沉,講述著一段段莫名其妙的愛恨故事。他稱之為可以看到人性最深處。我並不認為任何事情都存在因果關係,但我卻反感空穴來風,矯揉造作,諸如:

「這件事改變了那男孩和她自己的命運。男孩的父親很慶幸兒子在房事上開了竅,但不太高興這事是由一位和自己同年紀的女人做的。為了擺脫她,他和她絕交。為了努力重燃友誼,她犯了最糟糕的錯誤:她幾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她把自己給了他。可是那位父親明白得很,他嘗到了滋味。可是在這節骨眼上,她抽身了,為了堅定態度,她向他的妻子承認所有的事情,也就因此失去她的友誼。」

這樣的敘述文體。事實上,《雲上的日子》裡的故事都是這樣沒有解釋、沒有理由的慾望或愛情。原諒我無法理解這樣「赤裸裸」的愛情。

說了這麼多都是為了表達我對《巴黎野玫瑰》的愛。提到女主角貝蒂,正如片名所指她是美麗的,但卻渾身長滿了刺。佐格是個籍籍無名的工人,在貝蒂無家可歸的時候收留了她,給了她無限的溫柔。然而貝蒂是不能忍受貧窮沒落的生活的,對她來說平庸毋寧死。就在一天貝蒂將佐格的家當扔去窗外時,她發現了佐格的手稿。在看完佐格的小說後,她認定佐格是個天才,不應該躲在窮鄉僻壤當一輩子工人,而應該成為一名作家。她更看不慣佐格唯唯諾諾的性格,認為佐格是在作繭自縛。而佐格是現實的,他覺得幻想只會毀了一切。然而有一件事他沒有現實,那就是對貝蒂的愛。貝蒂是他生命中唯一美好的東西,除了她,他一無所有,可以為她做一切事情。不管貝蒂是將塗料灑在佐格老闆的車上,是將他們租的房子付之一炬,是在城裡的餐廳打工時用刀將客人刺傷,是將諷刺佐格的出版商的臉刮破,還是將別人家的小孩拐走,佐格永遠都是貝蒂的港灣。沒有責怪,只有無限的柔情和愛意。事實上,佐格一直不願承認貝蒂有精神疾病,因為這就是他愛的貝蒂。貝蒂就是貝蒂,一個在為非真實的世界受苦的女人,一個自覺遭受著生命的挑釁和社會的冷漠的可憐孩子。

在佐格的投稿沒有任何回音,貝蒂自己懷孕未成功之後,貝蒂徹底崩潰,挖掉了自己一隻眼睛,精神出現了嚴重問題。最後,佐格忍痛將她悶死在病床上。

貝蒂曾和佐格談過生命的意義,她覺得如果書是她寫的,那麼生命就會有意義。而佐格卻無所謂,貝蒂已經賦予他意義。貝蒂愛的是作家佐格,寫作時的佐格,拋開這一切,佐格就是和其他混蛋一般模樣,一個不值得她尊重也就不值得她愛的男人。而佐格愛貝蒂的全部。正因為如此,當佐格可以為了貝蒂男扮女裝去搶劫時,貝蒂卻感覺不到絲毫興奮或感激,直至後來可以不顧佐格的感受自殘。她要的東西佐格根本給不了。

在貝蒂自殘後的第二天,佐格就收到某出版社肯定的答覆,但貝蒂卻永遠分享不了他的喜悅,而沒有了貝蒂,佐格的喜悅也毫無價值。其實我們都知道現實不是這個樣子的。50%的情況是佐格的書確實是一本曠世傑作,可憐沒有遇上伯樂,落入了永被塵封的命運。49%的情況是佐格的書是一本平庸之作,佐格只能接受籍籍無名的現狀,一輩子。也許在某個日落西山的時候,他對別人講起他和貝蒂的往事,然後在月亮升起時被人遺忘。可是我們要的不是99%的現實,而是1%的傳奇。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