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t
2009-03-25 20:28:20
對於賈樟柯的六大誤解
從一九九八年的第一部長片《小武》到現在的《二十四城記》,賈樟柯在國際各大電影節上廣受好評,獲獎無數,一直深受評論界的喜愛,常常被稱為「亞洲電影的希望之光」「中國電影的復興與活力」,是眾多電影青年們一度追捧的第六代偶像。
可是一向在電影節上很受用的賈式電影卻常常承受著六大誤解。
第一大誤解——沉悶
不像好萊塢商業大片一樣劇情跌宕起伏,賈樟柯的電影如水一般平實而清淡。這對看慣了美式大片帥哥美女高樓大廈的普通觀眾而言難免會留下沉悶的印象。可是當我們沉下心來,隨著如水一般的畫面進入這個質樸的世界時,便會發現這平實世界中難能可貴的細膩與幽默。
一片空曠的城市空地,一坐拆遷中的廢墟,一群在陽光下磕著瓜子閒聊的人們……一切容易被忽略的人與事在他的電影中都成為了主角。《二十四城記》中除了四位演員的現身講述外,很多時間都在用來展示這個即將被改成商業樓盤的老舊工廠。當工廠開始拆掉老廠牌時,畫面一直停留在工廠大門上,廠牌的幾個大字一個一個依次從大門上卸下來,這種平靜的畫面中蘊含的無奈被準確而又細膩的傳達出來。當那些被採訪的對象坐在鏡頭前開始講述自己的經歷時,我們能從他們的言辭跟肢體語言中看到他們對待生活苦中作樂的幽默。
第二大誤解——邊緣的底層
作為中國電影的第六代代表之一,不同於第五代的宏大歷史敘事,賈樟柯的電影往往聚焦於社會底層,這群人對於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的都市男女而言彷彿是一個邊緣的群體。可是對於處在發展中的中國,他們才是組成這個社會的大部份。《二十四成記》里工廠的工人們在上個世紀的中國作為無產階級的最先進代表,推動著整個國家的發展。今天,即使他們青春已逝年華不再,卻依然是這個城市中不可忘懷的一部份。賈樟柯用他的攝影機對準了這個群體,則是對準了中國的主流入群。
第三大誤解——國人醜態
由於賈樟柯選擇了底層人群作為自己電影中的主體,便難免背上醜化國人形象的罪名。《小武》中的小偷,《任逍遙》中的無業青年,《世界》裡的公園警衛,《二十四城記》裡的下崗工人……作為社會的最底層,這些小人物手頭拮據,常常出沒於骯髒的小巷和旅館,有時候迫於生計甚至幹出一些違法的事兒。可是對於現當代每日每夜都在急劇變化的中國,卻是一個相當真實的寫照。直視黑暗並不代表醜化,正如魯迅一般,這種敢於正視的精神恰好是賈樟柯電影的最大力量。
第四大誤解——小眾
相比大投入大製作的商業大片,賈樟柯的電影經常被定位為小眾化的藝術片。沒有大牌明星,沒有花哨的劇情,賈樟柯的電影在這個什麼都講究效率的消費時代往往顯得有點曲高和寡,喜歡的人大多屬於知識分子跟一些文藝青年,這種小眾化的現象其實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於觀眾對於電影的口味基本上已經被商業片塑造定型。另一方面在於很多觀眾缺乏一個暢通的渠道接觸賈樟柯的電影,少量院線放映,以及發行渠道的不順暢,這些都是造成賈樟柯電影小眾化菁英化錯覺的重要原因。
第五大誤解——票房平平
評論界叫好連連的賈樟柯電影常常面臨著不怎麼叫座的尷尬。從《小武》開始,一種自由灑脫的敘事節奏以及現實主義的美學風格一直在賈樟柯的電影中延續著,這種平實的風格對於追求極端戲劇化劇情的普通觀眾而言彷彿有些陽春白雪。可是對於國際海外市場,賈樟柯的電影無論是在各大電影節還是其他國家的電影院線都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從最早的短片《小山回家》,到成名之作《小武》,到威尼斯電影節上一舉拿下金獅大獎的《三峽好人》,賈樟柯的電影往往作為一種當代中國社會現狀的真實寫照活躍在國際的大舞台上,他的作品一旦面世,往往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
第六大誤解——苦難
當個人的歷史被淹沒在時間的長河中時,一種難以名狀的無奈與無常久久縈繞在我們心頭。賈樟柯的電影關注的這些小人物既是這歷史長河中最最卑微最最平凡的一員,他們的一生充滿淚水也綻放著希望,即使歷經苦難同樣也伴隨著成長。這種哀而不傷的氛圍是賈樟柯電影中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二十四城記》里每一個人都有一段艱辛的過往,每一個人都曾經與夢想擦肩而過,可是當片尾的音樂響起時,在冷酷的現實面前,賈樟柯的電影永遠散發著一種溫暖的人性光芒。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