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入殓师/礼仪师之奏鸣曲(港)/礼仪师(台)

8 / 55,616人    130分鐘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 廣末涼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真的是七月末

2009-03-28 08:02:59

思緒飄忽的「影評」(實在不善起題目。。。)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因為是敏感題材=.= 某人膽小,拒絕陪看,所以只好一個人躲著看完。
    
    但,其實,整部電影完全沒有驚悚因素。看著小林用演奏提琴般溫柔優雅姿態為逝者入殮,看著他微皺的眉頭鄭重的表情,心裡湧起的百般滋味,只是對死亡不可言說的微妙感受。
    
    小林的妻子得知丈夫的新工作之後,喊著「骯髒」拒絕他的觸碰。這種反應大概很能代表一般人對死亡的態度。死亡是禁忌的,不可預期的,是可怕的。但小林本人似乎對入殮師的工作並沒有太大的排斥。妻子賭氣離開後,他仍然平靜地參加一個個有笑有淚的葬禮,在田野中拉提琴。可以相信,他一定真正理解了這份工作,可以內心安詳地面對死亡。

    在這段提琴演奏的音樂中,鏡頭閃過原野,閃過給老奶奶穿長筒襪的葬禮,閃過積雪,閃過教堂裡的少年的葬禮,閃過春來發芽的田地,閃過滿臉印上唇印的老爺爺的葬禮。這些勾起我心中深藏的記憶。

    我的關於死亡的最早記憶,來自小學時奶奶的去世。和住在老家的奶奶相處時間並不多,也聽媽媽說過她對於我是個孫女而不是孫子很是不滿。可是,在難得幾次回老家的記憶中,她每次都給我燉填滿蜜棗的老母雞,冬天找尋四處玩耍的我,給我送小手爐——並不記得她曾經待我不好。等匆匆趕回老家參加葬禮的時候,奶奶已經入殮了,我不曾見過她最後一面。但一直記得,自己當時哭得連堂兄堂姐都驚異了。其實那麼小,心是朦朧的,根本連死是怎麼一回事都不明白。只是知道,爸爸很傷心,而我再也沒有奶奶了。再也沒有了。這種不可撤銷性深深震撼了我,令我害怕。
    2006年11月外公辭世。在葬禮上,我第一次看見身著壽衣的老人,身體瘦小得難以置信,以一種活著的人絕無可能模仿的姿態躺著,平靜得異常。死亡的不可逆又一次成為我心中最深的恐懼。電影裡,澡堂老闆娘被推進焚化爐之後,她的兒子提出想看著母親到最後。我想起,外公火葬的殯儀館,是有閉路電視設備,可以看到焚化過程的。當時,我和身邊泣不成聲的媽媽,親眼看著焚化爐中的火焰燃起。那一刻,像是突然從之前葬禮上昏昏沉沉的狀態中醒來,我眼看著熟悉的親人,愛嘮叨很挑剔的外公,撫養我長大的長輩,就這樣永遠離開了。
    
    這種親眼看見的記憶深深印刻在我心裡,直到現在想起,仍然感到心被抽緊。
    自己平時也算是很少流淚的人。不是心腸硬,而是了解自己是容易被打動的人,所以努力學習自制。唯有死亡,面對此事我無力自控,只能痛快流淚。並因為關於此的經驗,連帶著對一切不可撤銷的事都懷著深深地恐懼。


    電影前半段,小林和妻子一起回到鄉下媽媽留下的房子裡。說起六歲就拋棄妻兒的爸爸,溫柔男人小林心裡仍然有恨,不願提起,甚至輕描淡寫地說「大概已經死了吧」。看到這裡我就猜想:這是鋪墊。最後,小林含淚親手為爸爸入殮,父子之間的愛或恨已無需再說起。面對逝去的親人,沒有任何恩怨值得糾結了。巧的是,這兩天正在看《殯葬人手記》,作者是子承父業的殯葬師,也曾親手為父親穿衣入殮。很難想像,身為入殮師,當自己的服務對像是至親時,是怎樣的心情。
    在爸爸的遺體旁,小林和已懷孕的妻子執手。生和死從來都是這麼相依相傍。
    影片至此結束。

    印象深刻的台詞有二。
    同在NK工作的那位大姐看著棺木,對剛來的小林說:人一輩子買的最後一樣東西 是由他人決定的。
    另一句,小林的工作語言:接下來開始送死者踏上旅程。

    生命本身就是一樁不可撤銷的事。顯然,我不能對生命懷有恐懼。而死亡,也許真的只是生命另一段旅程的開始。對這個問題,過多的思考似乎顯得無謂,只要能安詳感受就好。

    另外,電影中的音樂的確很棒,非常非常好。不過以我有限的鑑賞能力和音樂素養,實在說不出怎麼個好法。只有自己去看才體會得到。
    再另外,那位社長大叔真是個妙人。他的招聘廣告詞寫得真是好。錯有錯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