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帝丫頭
2009-04-08 05:47:49
小石頭的故事--愛的沿襲
喜歡這部影片,能打動我。抒情的音樂,安排得恰倒好處的劇情,都讓觀眾情不自禁地為其加分。
主人翁的名字叫小林大悟,也挺有意思的。一小一大,或許也正是編劇的獨具匠心的設計,一個微不足道的普通人的故事折射出人生的大道理。
全劇用插敘的表述方式開始,引起觀眾對這部電影的一絲緊張感。隨後從男主人翁的失業說起,先讓觀眾一點猜測的甜頭。儘管大悟放棄了他一直以來堅持的夢想——拉大提琴,他卻覺得舒了一口氣,像是擺脫了長久以來加在他身上的枷鎖。影片的後面會繼續交代大悟的這個枷鎖般的夢想緣自因外遇而離開他及母親的父親,那一年大悟六歲,在傷心的母親面前他沒有哭,沒有表現出如平常六歲孩童失去父親的那種難過和氣憤。然而,儘管沒有表達出來,但是大悟在內心深處一直都夾雜著對父親的愛和恨。他雖然不承認父親卻一直珍藏著父親送他的唯一一塊表達父親對他關心的石頭。那個關於石頭的傳說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動人的感情。這也是電影最後那幕最深情演繹的一個力量之源。
大悟的心理歷程與他接任入殮師這份工作不無相關。很驚訝的一點是,在接手這份工作之前,大悟從來沒有見過死人,包括他媽媽去世的時候也是因為他身在國外而沒有見到他媽媽下葬前的遺體。或許正是由於之前一直沒有見過死人,所以他對死亡的概念是很抽象的,別人問他爸爸現在怎麼樣,他有時候也是很隨便很無所謂地說:「誰知道,大概死了吧。」或許是命運使然,對死亡輕浮的大悟恰恰接任的工作就是與死人親密接觸的工作。
在絕大多數的人眼裡,入殮師一份很不體面的工作,甚至是骯髒的,受懲罰的。大悟接受這份工作必然會面對鄉親們輕鄙的眼光,還有來自自己的至親——大悟的妻子的不理解。人們對入殮師的非議、蔑視也是因為遠離死亡的陰影之下的武斷,當死者靠近他們或他們的親人,他們見到入殮師如何幫助死者重新恢復他們的神貌,他們才發現入殮師的工作的平凡和不凡。他們必須理解到這份工作的平凡才能知曉它的不凡。電影通過幾個事例,也是大悟的工作事例來渲染人們對入殮師鞭辟入裡的批判,正因為人們對它的批判如此不留情面才有後面感悟死亡帶來的無常和意義,才對入殮師的工作全心全意的感謝。影片後面,浴室的老闆娘也突然去世了,看著大悟長大的,為鄉親們工作到最後一刻的老闆娘。妻子在目睹丈夫為作為他們的朋友之一的老闆娘入殮的工作,也開始覺悟丈夫的工作一點都不骯髒,甚至很重要很偉大。
幫助死人入殮,幫助死去的人恢復生前的活力與朝氣,幫助其親人重新建構對死者美好溫暖的回憶正是這項工作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很多親人見到死者恢復生前的美麗與神韻,那正是他們記憶中最美好的一面,或許更甚。我想感受那一刻,大家都會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死亡和感悟生命。入殮師的工作留住了死者最美麗的一面,在其親友的心裡,也讓人們包括入殮師自己達成了對生命的意義之觀感。大悟對此工作的感悟,入殮師存在的意義。
大悟對其父親複雜的感情一直是這部戲的一條主線,儘管父親的形像在電影的最後才出現。自從父親離開後,大悟一直就想不起父親的樣子了,觀眾也無法獲悉大悟父親的容貌。直到電影的最後他見到父親的遺體,見到他飽經滄桑的面孔,見到手中緊緊握住自己當年送父親的小石頭的時候,他的強裝的堅硬的內心融化了,父親當年充滿慈愛的摸樣就自然而然地浮現在眼前了,與現在的樣子一樣,與他現在作為入殮師親自幫父親裝扮後的樣子如出一轍。愛,原來是有形的。大悟的妻子也是感動不已,大悟把從父親手中接過來的小石頭拿在手中,放在妻子的肚子上。他們還沒出世的孩子似乎也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愛,瀰散在空中的似乎不是空氣,也不是音樂,而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