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巴德麥恩霍夫二人組--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TheBaaderMeinhofComplex

7.3 / 40,137人    150分鐘 | 184分鐘 (extended cut)

導演: 烏利艾道
編劇: Stefan Aust 烏利艾道
演員: 瑪蒂娜吉黛克 莫里茲布雷多 喬漢娜沃卡萊克 娜雅鄔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胤祥

2009-04-08 12:27:46

巴德爾和邁因霍夫幫派:RAF/十年間,看理想如何蛻變


這部電影有一個很長的名字,《巴德爾和邁因霍夫幫派》,寫成德文就更長了。方便起見寫作《RAF》——「德國紅色旅」或者「德國紅軍」。拜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所賜,4月份的碟市上就能看到這部心儀已久的片子,而且難得的是個好版本,這倒是令人開心的一件事情。我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某種敘述稱「德國(或者德語)電影又崛起了」,06年德國影片《竊聽風暴》,07年奧地利影片《偽鈔製造者》連續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只是奧斯卡而已哦,然而這還真是一個讓第三世界的導演們眼紅眼熱的獎項,在中國,這個獎項的早已比金棕櫚更重要。07年繼續是兩部德語電影入圍最佳外語片的提名,這一部《RAF》和奧地利影片《復仇》。當然奧斯卡不能說明問題,一部電影也不能說明問題,但是這至少是一個標誌。

這部電影的作曲家Peter Hinderthür說的好,「這是一部很長的電影,一部很深刻的電影,也是一部大製作。」他概括得很準確,其一,長達140分鐘的電影顯然能夠給出更大的篇幅和容量;其二,這部電影觸及的是德國六十年代十份內在的傷痛,痼疾或者毒瘤——看你站在什麼立場上了——RAF的問題,恰逢1968「五月風暴」的四十週年,其中自然地帶出了某些深刻的問題;其三,這是一部商業電影,以觀眾和票房為訴求的,並且能夠獲得奧斯卡的提名——以及附帶的北美市場,那麼這種限制,或者訴求,或者位置,也內在地影響了影片的策略。

還是從簡單的地方入手,說電影工業的話,這部電影裡有兩個熟面孔,扮演「巴德爾」的Moritz Bleibtreu是《羅拉快跑》裡的曼尼,扮演「邁因霍夫」的馬丁a Gedeck是《竊聽風暴》的女一號,其中有個眼熟的監獄,後來想起來是《碧波女賊》裡的那個監獄。Moritz過了10年還是演小混混,不禁瞬間生出些許蒼涼之感。導演Uli Edel是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查了資料發現,此人主要混跡於電視行業,70年代當過道格拉斯·謝爾克的助手,跟大衛·林奇一道拍過《雙峰》——於是基本可以知道這位老兄顯然是諳熟美國電影工業的機制。再看他近年的其他影片,《尼伯龍根指環》、《凱撒大帝》,好吧,他顯然是個操作大資本的高手。據某旅居德國的電影愛好者稱,本片在德國獲得了極好的票房成績,「慕尼黑大學的學生塞滿了影院。許多一排的學生不堪畫面的重壓都挪到了臺階上,情形象極了課堂。已經上映兩週的電影居然還這麼賣座。多虧提前一天購票。」由於不懂德語,沒法對市場反應做進一步的研究,所以便姑妄言之——這大約不是孤立的現象。

如果探討文本序列的話,首先應該是法斯賓德牽頭,施隆多夫參與的十一導演的合拍片《德國之秋》(1978)(岔開一句,由於電影史自身寫作的需要,在中國這邊看來,德國電影從表現主義和室內劇開始,基本是這麼一個脈絡:茂瑙,弗里茨·朗格——里芬施塔爾——法斯賓德,施隆多夫,文德斯,赫爾佐格——湯姆·提克威,最多加上一個費斯·阿金,然後就沒了……這個問題很嚴重,比如《英俊少年》這種「德國經典電影」應該放在哪兒……但更嚴重的問題是,國內連本像樣的德國電影的專門圖書都沒有……)這部片子裡,這些位老兄們各說各話,法斯賓德更是正面全裸親自出鏡——但是竟然得到了西德政府的聯邦電影獎金,因為這部片子的某些段落「譴責了恐怖主義」,但至少法斯賓德那一段不是(太久之前看的了,其實是奔法斯賓德去的,關鍵是其他諸位老兄根本不知道是誰……)。然後是關於六十年代學生運動的一系列電影,貝托魯奇的《戲夢巴黎》,加拿大導演Adam Brooks的《看不見的馬戲團(The Invisible Circus,2001)》,菲利普·加萊爾的《夜風》,08年法國導演Olivier Ducastel和Jacques 馬丁eau的《生於1968年(Nés en 68)》,等等,寫下這些片子才發現,恰好都是後冷戰時代對冷戰之中的六十年代的重寫,這就有意思了。第三個序列則應當是《鐵皮鼓》、《逃出柏林》、《再見列寧》到《竊聽風暴》的德國電影的脈絡。綜合起來看,這部影片還是稍稍呈現了一些不同之處。

本片改編自德國記者Stefan Aust的同名「non-fiction」的著作,現在還不能做文本的對比研究。一個簡編的版本可以參考wiki的詞條(http://en.wikipedia.org/wiki/Red_Army_Faction)。從片子來看,至少能確認的一點是,文本中對RAF的敘述還是較為「中庸」的,對RAF1967年開始的歷史做了追溯,區分了不同階段——「革命的」和恐怖主義的,如果比較一下剛才提到的那些文本序列,《RAF》在前40分鐘的傾向性還是很明顯的,沒有像貝托魯奇那樣把五月風暴描述成純粹的青春躁動,而且花了大量篇幅來展示片中人物的政治主張,並在「全球視野」中描述了風雲激盪的1968年。之後,RAF成立,部份主要成員去約旦接受游擊戰培訓,從而開始逐漸走向極左的城市游擊戰,或者「恐怖主義」。然而正如音樂總監的表述那樣,這部影片突出的兩個呈現元素似乎也顯現出了意義。影片對遊行,集會之類大場面的控制很精到,爆炸和槍戰場面也不惜血本——商業片嘛,可以理解,而且很賞心悅目,因為它好看,而且與好萊塢模式化的槍戰「浪漫主義」很不同。而我要強調的則是另外一個呈現元素:法庭-監獄,這兩個空間佔據了電影后半段的大部份時間,RAF第一代領導人從被捕入獄到他們集體自殺這一段時間長達5年(72-77年),其間經歷了多次法庭審訊,而RAF的成員則製造多起事件要求釋放他們的領袖。於是電影后半段的衝突就變得更為激烈——剛才提到的兩個呈現元素不停地產生對比。同時也產生了一種可能的解釋路徑。

如果說影片試圖保持一種中立的立場,那麼它可能做到了。因為在影片中無論是哪種立場都能找到支持自己的論據。如果站在同情RAF的一邊,你可以發現許多對政府的批判,影片似乎試圖通過人稱的設置——巴德爾和邁因霍夫——建立的認同而將觀眾納入這種意義結構之中;如果將RAF指稱為徹底的反人類的恐怖主義,其中的暴力、血腥,以及RAF成員們自身的性格弱點和諸多自我悖反之處,也足以完成這種敘述。拿兩個參考文本來比較,《邦妮和克萊德》——觀眾顯然是同情這對雌雄大盜的,但是他們最終被「繩之以法」;《看不見的馬戲團》——姐姐Faith因為在法國的失敗情緒而轉戰德國參加RAF,最終因為在行動中導致一名守衛的死亡而最終崩潰,在葡萄牙小鎮自殺身亡。當然《看不見的馬戲團》是一個十足的主流意識形態敘述,妹妹Phoebe在尋找姐姐足跡的過程中,不僅發現了姐姐自殺的原因,而且最終治癒和拯救了姐姐的男友Wolf——從而像徵性地治癒了六十年代的傷痛。然而在《RAF》這裡,敘述更多地集中在行動和政治理想之間的矛盾和自我悖反上面,這一點是六十年代終結之後最常見的敘述方式。然而非常有趣的是,對RAF的審判是沒有結果的——無休無知的審判和辯論,然而最終是一場集體自殺。稍稍引申開去就是這麼一個表達:對六十年代的審判最終無法完成,五年里沒有完成,再用五個五年也未必能完成;然而六十年代最終或許正如這幾個人一樣,自我毀滅。

於是這個表達真的就耐人尋味了。後冷戰的話語之中對六十年代的表述,除了審判便是救贖,絕少見到如此決絕剛烈的表述。這部影片結束在著名的「德國之秋」,作為人質的Hanns-馬丁 Schleyer最終在一片美麗的樹林中被槍殺。這個故事遠沒有結束。然而某種意義上它卻結束了,因為影片在結尾之前借巴德爾之口明確地指出,RAF在巴德爾和邁因霍夫等人被捕之後,已經越來越偏離他們的初衷。當第一代領導人「絕望地自殺」之後,他們當初所追求和堅持的理想已經消失殆盡,只剩下了行動——或許這才是影片要表達的,六十年代的理想主義無法被審判,然而,走向恐怖主義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至少在巴德爾和邁因霍夫的時代,他們會電話通知施普林格集團說樓里有炸彈,他們也不希望造成傷亡——再去看《看不見的馬戲團》,巴德爾和邁因霍夫未必沒有極重的心理負擔,然而他們知道,有些事情還要去做,有些話還要去言說,那些理想和政治主張仍然要堅持——

然而悲劇之處就在於,這種堅持便終於走向了反面。這是一個太大的問題,不去詳細追溯邁因霍夫為RAF撰寫的一系列文章是很難把握他們的思想脈絡的。或許這部電影的製片公司Constantin Film給出的官方劇情綱要能說明一些問題(http://www.imdb.com/title/tt0765432/plotsummary):「...fighting a violent war against what they perceive as the new face of fascism: American imperialism supported by the German establishment, many of whom have a Nazi past. Their aim is to create a more human society but by employing inhuman means they not only spread terror and bloodshed, they also lose their own humanity.」很直接地提出了冷戰結構之中的德國問題,為了對抗社會主義陣營,美帝國主義並未徹底清算法西斯主義。不過有趣的是劇情綱要中的這一段:「The man who understands them is also their hunter: the head of the German police force Horst Herold. And while he succeeds in his relentless pursuit of the young terrorists, he knows he's only dealing with the tip of the iceberg.」原來製片方的定位是一警匪片……好吧,把這個層面納入進來的話,《殺心萌動那一年》會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文本,於是影片在探討和反思德國自身問題的同時,最有趣的一點是並未給出一個想像性的解決或者救贖。這或許是本片沒有最終淪為徹頭徹尾的商業片的原因所在。或許正是如此,我們的探討和質詢,未必要導向救贖和解決,因為問題和傷痛仍然存在,這部影片也正如劇情綱要所言,是「冰山一角」。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