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Evita

贝隆夫人/艾维塔/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6.3 / 35,837人    135分鐘

導演: 艾倫帕克
編劇: Tim Rice 艾倫帕克
演員: 瑪丹娜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強納森普萊斯 Jimmy Nai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9-04-12 23:31:28

讓阿根廷哭泣的女人


看《貝隆夫人》很久了,當然我更想看的其實是音樂劇的版本,因為我知道它出自韋伯的手筆,必然在界內有著舉足輕重的份量。
電影的開始是電影院裡黑壓壓的人群,全神貫注地看著螢幕上的表演。影片中斷,傳出了貝隆夫人去世的噩耗,眾人頓時抱成一團痛哭。這種側面的描寫很能體現貝隆夫人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似乎在其他的電影裡還沒見過。
對於艾薇塔的印像已經很模糊,只記得初中的時候在一本《英語廣場》上看過她的介紹。這是個極具傳奇色彩的女人,二十七歲的時候便成為國母,卻死於盛年最燦爛的時候。在某一期的《世界文藝博覽》上看到對韋伯的詳細介紹,那個時候對音樂劇的概念還很模糊,卻深深地被震撼。幸運的是我很快便在音像店裡買到了《貓》和《歌劇魅影》的碟片,算是我在音樂劇方面的啟蒙教材。
看電影之前,我完全無法將麥姐和貝隆夫人聯繫在一起。我不知道一個如此性感的尤物究竟可以如何去詮釋一個端莊而高貴的女人。既然是音樂片,那麼就無法不談它的音樂。最耳熟能詳的依然是那首《阿根廷,別為我哭泣》。麥姐在唱這首歌的時候,我一直努力地回憶著她在唱《LIKE A VIRGIN》時的樣子。
整部電影看到一半的時候,給我感覺很像是一部加長版的MTV,情節很鬆散,場景的轉換也很頻繁,不像《貓》一樣緊緊恪守「三一律」。影片開始後我覺得我對貝隆夫人原先的理解有些偏差,影片將她形容成一個不擇手段的女人。她幼年喪父,之後成了舞女,輾轉來到了阿根廷的首府,後來又遇到了貝隆,又想方設法地接近他並嫁給他。成為貝隆夫人後,她又千方百計地幫助丈夫取得民心,在她的幫助下,貝隆終於成為了阿根廷的總統。
影片中的麥姐將一頭性感的金色長髮高高挽起,穿著一身潔白的長裙,每每有群眾高聲吶喊她的名字的時候,她便用生硬的手勢鎮壓下此起彼伏的聲音。這個細節,總讓我覺得不太自然,不經意地流露出表演的痕跡。但是麥姐卻是個很敬業的歌手和演員。她為獲得該角色,寫了四頁親筆信給導演,並專門學習聲樂三個月,光在錄音棚就錄了四個月,每週七天,四十九段音樂就錄了四百多個小時。聽到她唱《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的時候,我覺得已經和莎拉不相伯仲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