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X星人
2009-04-13 00:15:08
要走了嗎?請記得我的不捨。路上小心,再會。
從一句吐吐吞吞的」解散「開始的電影,整個片子都貫穿了一開始就結束了的大提琴聲。《入殮師》的配樂是久石讓做的。
只有坦誠地接受死亡,才能對生命和生活懷有敬意和踏實。只有坦誠地接受分離,才能珍惜著相伴。
滝田洋二郎說的既是生死「大」事,又是生活「小」事,其實沒有大小之分。這是平實的電影和文藝片的不同,文藝片談片段,既是撕心裂骨,也是如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面對的不過是自己。《入殮師》這種說的是整一個過程,從生到死,並且不忽略過程,既是平淡安逸,又是感情流了一地,丟不掉。
」死,不是結束,而是門,另一個開始。我作為看門人,在這裡送過很多人上路,一邊說著『路上小心',』後會有期'..」 結束是一個門,即使是死,也是去到不一樣的地方而已。只是關上的門,很少會再開,就算再開也是蒼海桑田。如果能懷著誠摯平和的心送別人上路,可以算是偉大的事,溫柔地準備著送一個人走,然後他/她可以體面從容地說再見,然後離開。一邊對這邊說著告別,懷著留戀,一邊不畏懼地向前。《入殮師》講的不只是關於生死的事,而且是關於生活的事。誰說死了生活就結束?誰知道?!誰能肯定天堂地獄異次元不存在?死是帶著在這世界的回憶和痕跡走向一下個世界。我們只有接受了死的平常,才能體能生的可貴和無懼。
澡堂老婆婆說,大悟是個好孩子,他會承擔一切,只是自己在男澡堂里大哭。這看上去很孤獨。現如今滿大街都是訴說孤獨的電影,流淌孤單的音符。只是很少有《入殮師》說得好說得溫暖。大悟從小就體貼人、有責任心,並且堅定,所以才不會在媽媽面前哭泣,所以不告訴美香他的工作,所以才會在老婆回娘家時堅持他的工作,總之,所以他是孤獨至深的人,即使他妻子也對他和父親的往事一知半解。這是東方人的隱忍和責任,即使這影片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我還是懷疑美國人是不是看得懂這裡面的溫暖和痛苦。只是這不是隔絕於世的孤獨,而是更沉重。美香就是給大悟溫暖的人,讓他可以孤獨地承擔一切。
美香說,果然是沒有了我就不行啊。這就是溫柔的日本女人,溫泉一樣的笑容像是澡堂的熱水,廣末涼子的臉還是跟從前一樣順眼。都說日本女人溫柔和馴,其實她們堅強又柔軟,大悟沒有美香當然也可以過得下去,而且可以過得不錯,但這只是穩定的生活條件里。如果有變故,他未必能像管絃樂團解散時一樣淡定,只承擔些難過就完事。沒有了溫暖,大悟的一部份自身就沉寂了,他沒有喚醒他一部份自己的能力。每個人都一樣。像大悟的父親,活到70多隻留下一小箱遺物。所以一直覺得日本女人的經典形象真的很形象,就像子宮,讓BB在羊水裡溫暖地被包裹,緩衝所有衝擊。一如澡堂老婆婆經營澡堂的原因,「就為了這些事,我也不可以放棄。」真是很體貼人的想法。
「只給你一點點東西,你就有勇氣征服全世界。」這是以前聽到的一句話,可能這就是大悟和美香吧。所以說,大悟的孤獨總是帶著溫暖。感動。可是,那個「一點點東西」,誰來給呢?特別是如果自己不說「要」的話。沒有了這「一點點東西」,世界就像被屏蔽了一樣,留著自己的只剩那麼一點,不肯承認地苟活下去,還是會活下去的,光芒卻不見了。
大悟是從小被拋棄的孩子,父親的離開讓他小時候就學會承擔。雖然看這種電影還扯上弗洛依德是很裝X的事,但是根據他的觀點,大悟必定對「別人的離開」懷有陰影。就像美香走的時候,大悟出奇的冷靜,一如接受熟悉的事物,如果你回來,我會高興,如果你不回,我也沒問題。所以說,大悟可以平靜地接受死亡,大部份是因為他已經對離別諳熟於心。只是他也不爭取,不解釋亦不挽回,這就是陰影所在。可能覺得挽回也是徒勞嗎?如果連父親都能頭也不回地消失,妻子想必也一樣。
美香回來了,也許是因為懷了寶寶。如果美香沒有懷孕她還會回來嗎?這個很偶然的事實,讓電影有個溫暖的結局。但畢竟是偶然。既然美香最後還是接受丈夫入殮師的工作,為什麼當初大悟只是說"如果我不說不行呢?」?他本來可以誠實地說「留下來,接受我和我的工作,你會懂得。」他只是沉默著看妻子離開。
大悟最好還是「原諒」了父親,送他上路。可能這樣他就能解除心裡的陰影了嗎?更加心懷溫暖地對待美香和孩子,而不只是一直接受和承擔。能修錯地傳承下去,電影的光明結局就在這裡吧。
本木雅宏演得真是好,他是神情和專注似乎讓人一眼看穿角色。廣末涼子的笑容一如美香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