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黃金公主:敵中突破--The Last Princess

暗堡里的三恶人/TheLastPrincess/TheHiddenFortress

6.2 / 344人    Japan:118分鐘

導演: 樋口真嗣
編劇: 菊島隆三
演員: 松本潤 長澤雅美 阿部寬 宮川大輔 椎名桔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間隼

2009-04-14 00:18:21

從武士到平民——《暗堡裡的三惡人》新老對照記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新版《三惡人》看了有一陣子了,按說既然白話過了同樣是老版新拍的《椿三十郎》,這部也不該放過,可惜老版當年是VCD時代看的,碟子現在「只在我家中,塵封不知處」,憑幼齒時代攢下的印象不好說。前兩天在碟市上拿了一張9d的d9,這才好開口。

 

在我印象里,《暗堡裡的三惡人》是黑澤明最好看好玩的三部電影之一(另外兩部自然是《用心棒》和《椿三十郎了》),故事發展跌宕起伏,動作場面扣人心弦,而且居然沒有黑澤明招牌式的道德說教。老黑在盛年時代,顯然是很有娛樂精神的。

 

新版最大的改動是在主題上。舊版的主題是英雄救世界,所有的戲基本上都圍繞著三船飾演的真璧六郎太展開,那兩個農民(《星球大戰》裡的……好煩哪!)基本上就是醜角的功能,除了穿針引線插科打諢之外,最大的用處就是反襯武士的強大和無私,烘托真璧的忠義。

 

眾所周知,黑澤明是個英雄情結濃烈的老頭子,武士道精神在當年的可能性,以及武士的宿命都是他樂於探討的問題。從早期的《踏虎尾》到後期的《影武者》一貫如此,只不過調子從喜轉悲而已,背後的英雄史觀則一以貫之。

 

黑澤明的電影技法舉世公認,是領先於時代的。與之相較,這種主題上的保守就顯得很有意思。同時代與他齊名的其他導演,內田吐夢拍過《血槍富士》,小林正樹拍過《切腹》,今井正拍過《武士道殘酷物語》,都對武士的不仁和武士道的虛偽有過深刻揭露。這顯然與戰後日本民主化進程,以及左翼階級觀的滲透息息相關。至於受戰後潮流影響更甚的新一代導演,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時代劇多半都是站在平民或者下級武士視角的地位來審視封建時代武士制度。只有黑澤明,長年累月初衷不改,只願在螢幕上勾畫一個個光輝的武士塑像。說起來,或許跟他從小體弱有關?又或者跟他從小習練劍道有關?不得而知,我只覺得,他對英雄的這種仰慕背後,似乎有一種弱者渴望成為強者的心態。

 

說到這一點,突然聯想起在動盪中長大的徐克,這麼多年來也一樣執著地在螢幕上刻畫著英雄譜,沒準也跟幼時的這種「無力感」有一定聯繫。記得徐老怪有一次說過,第一次在螢幕上看到《用心棒》開篇,三船飾演的浪人丟樹枝決定前途的戲,當時就震住了:「哇,怎麼可以這麼酷啊?」那一刻,兩位動作片大佬多半是「心意相通,了無隔閡」的。

 

新版最大的改動就在這一點,導演樋口真嗣成心要把這個「武士勤王」的故事「現代化」一下。事還是那些事,松本潤演的農民卻搶走了本來屬於武士的大部份戲份,不但在戲中處處有存在感,時不時出來跟武士講講數,最後更大發神威,混進敵巢救出了公主和武士一行。不僅如此,片中還安排他跟長澤正美飾演的公主發展出了一段感情,要知道,原版中的公主可是完全不懂人間情愛的啊!即使換成王子也不會對劇情有任何影響。而舊版中的農民,跟《七武士》中的蟻民基本上是一致的。要有感情也是公主跟武士之間的勾搭,根本輪不到那兩個農民。可是在新版中,這段感情堂而皇之地發生了。

 

親民傾向最典型的是在「山火祭祀」一段,松本飾演的武藏驕傲地向公主展示家鄉的祭祀(注意,在原版中,兩個農民與本地毫無關係),公主面對這些無憂無慮的山民,困惑地思考:「主君對於他們到底有什麼意義?」隨後而來的追兵似乎給了她一個明白的答案:「主君是為了保護民眾而存在的!」民本思想昭然若揭。

 

說到祭祀這一段不能不說其中的歌舞,新版的歌很好聽,仔細聽的話,和舊版的歌詞是一樣的:「蟲在火中死,人在火中生……」似乎是祈禳蟲災的歌,但風格完全不同,舊版安靜肅穆,而新版則動感而歡騰,或者可以說,舊版是「奉神」用的,更接近民間祭祀的原貌,而新版是「娛人」的,更貼近現代觀眾的口味。

 

六郎太與敵國武將之間的關係也很有意思。原版中六郎太的對手田所是個非常有風骨的武士,不但輸得光明磊落,還仰慕六郎太的忠義,在關鍵時刻義助他們脫困。他與六郎太都是武士道德的完美化身,兩人的惺惺相惜直接讓人聯想起西部片與香港動作片中的大把類似人物。而新版中,兩人完全變成了你死我活,正邪不兩立的關係。椎名桔平扮演的反派醜陋依舊,卻除了壞之外再沒有一點內涵。這大概就是平民眼中的鬥爭吧:儘是你死我活。舊時代貴族之間的雅量在新版中是找不到的。

 

最後,武藏謝絕了公主的封賞,和新八一起走向海天的交界,原版的武士讚歌已經面目全非,完全變成了一曲平民的頌歌。莫非這才是「新時代商業娛樂大片」的真諦?

 

可有趣的是,舊版雖然主題「老土」,時間也比新版長了將近20分鐘,可是看來一點也不覺得長。初次嘗試寬螢幕的黑澤明¥#—%¥*(略過不懂技術的胡言亂語120字),可見時長並不是問題,只要技術過關,導演完全有自信每一分鐘都抓住觀眾的心。新版雖然主題「時髦」,時間也短,看完之後我卻完全不想再看第二遍。而且就票房表現而言,新版也不如舊版。可見主題這東西,對一部電影真不是最重要的,討好的主題並不一定能討得觀眾的歡心。

 

當然,我瞎白話主題自然有我的樂趣,把電影當文化產品來看,有時候比把電影當藝術來看更有意思。相隔正好半個世紀的作品對照起來看,大眾藝術從「模仿菁英」到「嚮往平凡」的演變歷歷可見,這是超乎具體藝術家價值觀之上的。

 

其實作為商業電影來看,新版除了不太賣座之外,還是基本合格的(這叫什麼話?)。樋口真嗣在毀掉了《日本沉沒》之後,我本來以為他要繼續把老黑的這部經典置之死地,想不到看完之後,發現居然還不錯。樋口擅長的特效在片中依然唱主角,不過已經算頗有克制,知道給活人留下點地方了(汗)。開始的城堡倒塌和最後的大爆炸都基本上看不出什麼數位味來,算是頗為成功的特技。影片的美工也還不錯,搭建的龐大堡壘明顯是奔著「魔幻冒險」的路子去的,成果可觀。

 

作為動作片迷,最後要重點說的是影片的打鬥場面。動作基本上沒什麼出奇的,新鮮的是樋口作為特技師,顯然給每一次刀劍碰擊的霎那都加上了震動效果:整個鏡頭一抖。於是本來很平凡的招數,也變得威力十足起來。就我的觀影經驗來說,以前沒見過。用得適當的話,這個法子應該還是很有搞頭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