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入殓师/礼仪师之奏鸣曲(港)/礼仪师(台)

8 / 55,616人    130分鐘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 廣末涼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貓咪看電影

2009-04-14 06:13:20

入殮師--是噱頭還是真情?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聽這個噱頭就知道無外乎是東方主義和異域風情。也許一開始我就帶著這種消極的思想來看這部電影,所以到最後沒有感動亦沒有太多的感想。不過作為一部殺出重圍,最終奪得最佳外語片殊榮的日本電影,《入殮師》對於亞洲電影在西方電影盛世的接收上還是有一定的研究價值的。
 
關於劇情
死亡,神秘東方最禁忌的話題。而做為對傳統文化極為崇尚的日本,它的送葬文化更是吸引了無數眼球。不可否認,電影開頭的噱頭太成功了,它強烈刺激著每個人的好奇心,驅使我們一定要看個究竟,(至少驅使了我去看個究竟^^)電影對於入殮師工作描繪的細緻至極,電影開頭的那段像足送葬科教片,區別是人家用的是動作,不是嘴。同樣細緻的是出席在葬禮上的親友的表情,十足的日本式幽默。
對於角色人生經歷的選取,為什麼從高尚的大提琴演奏家到羞於告人的入殮師,這樣的選擇也絕非偶然。一個平凡人為了生計而改行,還是一個接受西方教育,從事高尚職業,最後卻愛上古老文化中最禁忌的職業,兩者究竟哪個個更有噱頭?不言而喻。
而故事發生的地點,日本小鎮,更是電影奪魁的制勝法寶。設想,假如這是一個講述在東京苦苦掙扎最後獲得認同的大提琴手的故事,它奪魁的機率有多大?毫不誇張的講,幾乎沒有。外語電影對於奧斯卡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它的異域風情。而這種異域風情換句話說就是這個國家特有的文化,而東京,倫敦,紐約,北京,上海,香港等等的大城市展現的更多的是它們的後現代化的同一性,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不需要的是城市的同一。同樣,縱觀中國電影在各大影展上的成功,無論是張藝謀或是陳凱歌,他們的成功又如何脫離的了東方主義的異域風情。即使是王家衛,這個通常被人讚譽為更像西方電影製作人的東方導演,也藉助著中國風雄霸坎城。
 
關於表演
在此,我不得不讚嘆下本木雅弘。無疑,這是一部關於他的戲,無論那些小故事如何的感人,那些小人物如何的真實,本木雅弘是這部戲的唯一主角,雖然我也認為在一開始的時候,他的角色並沒有完全入戲。同時,廣末涼子,作為電影的女主角,正如日本女人在那個國家的地位,是有一定程度的可悲的。電影並沒有給她足夠的空間來塑造這個角色。除了傳統日本婦女的尊重與隱忍,以及西化後的那一點反抗,妻子這個角色實在是相當空洞。(PS:這裡我要說點的廢話,日本老婆,不從女權主義的角度來看,真是不錯^^)
 
關於配樂
大讚。特別是到了電影的中間。與其說是劇情在過渡電影,不如說是配樂在過渡電影。
 
關於海報
背景不曉得是不是富士山。不過很明顯的是,日本男人,在日本的土地上,拉著西洋樂器大提琴。我想這樣的海報,除了風景優美,構圖合理外,更多的是不是也暗示著電影的主題,西方文化和東方文明的衝突和交融,以及傳統文化的皈依呢?
 
無關電影
電影,作為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部份,它的成功有時也在於是否能夠激發人們的思考。而這,也許無關電影。《入殮師》激起的是我對傳統文化的思考。文化是遺產,當我們哈韓哈日,被可愛文化和韓流搞的滿腦子熱乎,不知所以然的時候,有多少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著迷並進行保護呢?我們有著最多的人口以及最麻木的主流入群。很明顯,當政府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及社會日新月異的西化的同時,傳統文化,好的不好的,都逐漸被視為糟粕一刀切掉。也許我們背負的是對日本這個國家的仇恨,但是不應該被蒙蔽的是,這個國家,在文化的保護上,確實做的比我們好很多,甚至可以說是他們保護了我們曾經的文化。也許很多年後,你很難說,誰的文化,看上去更中國。
                                  ---- 轉自我的校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