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新夜半歌聲--The Phantom Lover

夜半歌声/新夜半歌声/ThePhantomLover

6.6 / 895人    100分鐘

導演: 于仁泰
編劇: 于仁泰
演員: 張國榮 吳倩蓮 黃磊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某葉人

2009-04-14 17:17:25

難得一見的浪漫主義


今夜半歌聲----感念哥哥
今晚心血來潮地打開閒置已久的電視,在ICS上看到「華人電影志」欄目的張國榮專題,便再也移不開眼和手了
喜愛的話語已無需多言,他因他的過早離開,如煙花燙印在「哥迷」的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更深,不見褪色
 
4月1日晚拉了一干人等,去看他的「夜半歌聲」(膠片放映),在影院就哭得差點糊了妝,雖然心底很清楚是演的,又矯情又做作
憑心而論,在如宇宙般浩瀚而暗潮洶湧的影海中,「夜半歌聲」如果不是因為張國榮,多半已是載沉載浮,即將滅頂
但因他,因他的歌聲,此片就貼上了保命符,百鬼不侵
 
當然這片子也並非除此之外一無可取,它時不時還顯現一些頗具趣意的特徵
 
老膠片了,畫面的粗糲、閃動反而更貼近影片的年代與其故事,千古不衰的佳人與戲子的Love affair,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
過於矯情而刻意的表情不過傳達了這就是那個年代(上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資訊
張國榮當真是有這樣讓人驚嘆的本事,對角色的詮釋手到擒來
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理想主義演員(還兼劇院設計者、編劇……),倔強的個性,春風得意的演藝人氣,與富家小姐有些不切實際的愛情幻想
或許因為演員與角色本身的一些共同性,在表演上更容易發揮,我至今記得他在舞台上投入的浪漫表演,那略帶誇張的動作表演,趕走權貴的意氣風發,與富家小姐在一起時的深情、偶爾的暗惱(惱於身份的桎梏)、以及對未來危險的缺乏警覺(換言之是猶帶天真的無知浪漫)
 
我多次用到「浪漫」這個形容詞,是因為感覺到此片的一個有趣特徵:
張國榮在其中飾演的舞台演員——宋丹平很具有西方文化的特質,他曾受西洋文化教育,採用西洋的設計風格,上演西洋劇目(改編的莎翁劇——羅與茱),與吳倩蓮扮演的富家小姐雲嫣上演一出反封建的活生生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而我所提到的有趣,是這部片子讓我聯想到「歌劇魅影」(我看的是2004的電影版本),前者自然不可能是借鑑未出世的後者,我指的是無論情節設計,或拍攝的畫面、節奏掌握都是一部很西洋的浪漫主義作品,這是我第一次從國產(包括港台)影片中看到這麼徹底的味道。
似乎說得有些不清不楚,因為只看了一遍,許多當時覺得可以為佐證的畫面已經遁身了,只留下些模糊的感想,但膠片版的已很難看到了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