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上草
2009-04-16 10:45:42
送你最後一程還是宰你最後一刀:從《入殮師》開始的瞎扯
這部電影片名的大陸翻譯有點直白了:《入殮師》,會讓很多人望文生畏,產生本能的抗拒。相比之下,港台翻譯為《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就顯得含蓄而有詩意。如果不是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恐怕很多人不會關注這部電影。雖然電影集合了大明星本木雅弘和久違的廣末涼子。
有關這種特殊職業題材的電影,前不久看過一部英國片《最後的絞刑師》,都是送人「上路」的職業,一個冷峻一個溫情,不過都給人一種怪怪的壓抑感。因為要拍這個特殊職業的人,就避不開死亡、屍體。很少有人可以坦然地觀摩和談論這一切。
聽說日本人拍這個電影,很多人會說,小日本變態嘛;也有人把這跟日本民族對死亡的神聖化、以及向死而生的民族性聯繫起來,其實是誇大了這種文化差距。死亡並不神秘,也不是都那麼神聖,大多數的死亡平凡而悲涼,伴隨著災禍、疾病、困頓和孤獨。在任何文化中公開談論和展示死亡,都是晦氣的事情。就是在日本,當個入殮師,也不是多麼風光的職業,身處其中者也會有心理障礙。事實上,這是電影中的入殮師和妻子的主要衝突所在。
生老病死,是人類共通的生存體驗。正如電影中的大悟開導妻子的話,任何人都會死,雖然晦氣,有心理障礙,但終究無法迴避的。喪葬儀式,是連接生與死的節點,被視為另一段旅程的開始。對待生死的態度,是一切宗教和哲學的重要課題。喪葬禮儀,也有了超乎肉體物化、生命輪迴的文化意義。這可能也是這部電影為西方電影節所選中的原因之一。
如果單從情節和電影技術上,它還沒有達到完美的水平。雖然主角配角都表現出色,久石讓的音樂也美而切題,但那些關鍵的催淚橋段多少都有些牽強,尤其最後父親手中緊握的鵝卵石,幾乎所有人都已經提前猜到了,而且明知道有點不可能。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日本文藝片擅長的細節和節奏掌控。入殮的程序幾乎都一樣,但每一段死亡都不同,包括圍坐在死者周圍的親友,以及入殮師的舉動表情。日本鄉下的雪山稻田、流水頑石、飛鳥游魚,在入殮師的眼中,都飽含著生命的隱喻。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沉重而偏僻的題材,拍出來卻並不冷峻也不變態,而是安詳、溫情脈脈的,甚至還有一些幽默。
類似的國內電影,印象中還沒有看過。有關喪葬的電影,印象中很久以前有一部《孝子賢孫伺候著》,陳佩斯趙麗蓉演的,一部荒誕喜劇,主旨是反對封建迷信,配合移風易俗的。還有近年的一部半地下電影《哭泣的女人》,講了一個專以哭喪為業的女人,卻是暗灰色的批判現實派。
其實,中國人歷來也是很講究送這「最後一程」的,完備的喪禮在春秋戰國就形成。嚴格來說,現今的日本葬俗,都可以從這個傳統中找到出處。死生事大,所以孔子說要「慎終追遠」,孟子更是強調「惟送死可以當大事」。「當大事」三個字,至今還被一些舉喪之家掛在門楣上。晚近的喪俗禮儀,可以從《紅樓夢》等小說中窺見個大概;俗一點的,傳統相聲《白事會》有現成的,大段的貫口就是北方葬禮的全景式描繪。
喪禮作為一種傳統,被視為一個民族文化和哲學的體現。這裡包含兩個層面,內化的是所謂「慎終追遠」,即對生命的體認和對逝者的追思感念。外化為一整套的儀式規程,可能隨地域和時間的不同,而風俗各有不同。現在,理應作為葬儀核心的內心需求日漸被沖淡,表面化的儀式卻日漸發揚光大。電影《入殮師》,也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了個醒。
中國人有厚葬的傳統,不管窮富,表面上的風光都是要的。很多為人子女的,父母活著時不知孝敬,甚至忤逆到拳腳相向、惡語相加,但最後的喪禮一定要團結一心大操大辦,擺明了就是給人看的。很多地方還有過喜喪的說法,喪禮不見感念和悲慼,反而搞成了聯歡會和娛樂活動。辦喪禮可以一擲千金,很少有人講價錢。於是就有人利用這種心理,大發其財。尤其是假借政府和公益之名,把殯葬搞成了「自然壟斷」的行業。
因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殯葬業年年躋身十大暴利行業。並且,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入殮師」及其同行們也成了大學生爭搶的熱門職位。
如果不帶偏見的話,我承認殯葬業是個「很有前途」的職業,雖然不如樂團的大提琴手顯得高雅脫俗,但卻不可或缺,甚至需要更高的人文關懷和職業素養。不過很顯然,那些求職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還是衝著有保障的高薪工作去的。那也不要緊,小林大悟同學也是這樣誤打誤撞進入這個行業的,並且,很顯然日本的入殮師也是高薪職業。有多高呢?電影裡有明確交代,月薪是他預期的10倍呢。但是,大悟同學所在的公司是完全自由競爭的「私企」,不是吃財政飯的事業單位,也沒有搖著政府公益的幌子大發死人財。像大悟這樣的從業者,才有可能找到職業感,承擔起送人最後一程的職責。還有那個制服筆挺一臉神聖感的火化工,電影最經典的一句台詞從他口中說出。相比之下,那些總在算計怎麼在一個骨灰盒上多賺一筆的,太不虔誠太缺乏素質,哪有點公益事業的樣子。還有更駭人聽聞的,在一些農村地區,強制火葬變成了強制收費,哪還管你什麼保護耕地、移風易俗。那些「死不悔改」偷偷土葬的,交了錢可能就沒事,不交錢就要挖墳掘墓、挫骨揚灰。想死得有點尊嚴有點面子,缺了錢哪都不行。
大多數中國人還是很忌諱談死論喪的,但是現實逼得人總是忍不住憤怒,要討伐發死人財的制度和人。看這部溫情的電影《入殮師》,還是不由自主會聯想到並不溫情的現實。應該呼籲一下,把《入殮師》電影引進,作為教育片,先罰民政和殯葬系統的領導們學習一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