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
2009-04-18 00:16:19
換個角度去看《二十四城記》
看完電影之後,腦海里依舊縈繞的是那句古詩: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華。片子沒有想像中的好看,或許是之前被吊足了胃口的緣故吧。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中國的導演在講故事時很矯情,放不開視角,尤其是自去年以來的幾部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電影。在這部電影裡,我同樣感覺到了賈樟柯的矯情,將一個有著宏大敘事背景的故事拍成了商業化和懷舊情緒糾結不清的電影,實在是可惜了這樣好的故事。
「以小見大」是歷來中國人講故事的範式,所謂「管中一窺,可見一斑」的教條指導了很多導演去講述一個個有著「深遠意義」的事件,在此我並不想就電影應不應該表達某種意義發表任何的看法,只想從另一個敘述角度去解構《二十四城記》。
故事是一個軍工企業60年的變遷為背景的,似乎以此來表達某種「現實意義」,或是折射成都的變遷,抑或是反映中國的滄桑變化,恕我愚鈍,很難想明白。導演刻意追求用紀錄片的訪談形式來還原歷史,這倒讓我想起了近幾年由鳳凰衛視的《口述歷史》節目所掀起的一股「口述歷史」熱,讓當事人回首那段歷史成了某些紀錄片唯一的方式。似乎是在這方面受了某種啟發,導演將故事分成了若幹部分,分別交給了幾個人去敘述,試圖以此來涵蓋企業50多年的大事小情,然而,不知道是導演的刻意安排還是實在找不到真實人物,幾位「大腕」的表演實在太會「表演」了,這倒不是說他們的表演有什麼問題,而是說在這樣的訪談的形式下,他們讓導演追求的「記錄」的效果蕩然無存。當陳沖電影裡說到,廠裡的人都覺得她長得像陳沖時,我想全國人民都笑了,片子到這裡,人們很難能在用一種還原歷史的心態去看了。
別以為去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就可以構成一部紀錄片,其實紀錄片是最能彰顯導演功力的片子。導演固執的用幾位大腕去硬生生講述和自己不相關的故事,卻又在中間夾雜了幾位真實人物的敘述,這似乎是在玩所謂的「虛實結合」。卻只讓人感到了某種混亂。其實,如果換一種「虛實結合」的角度,或許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的更動人:如果這些大腕明星們去把他們的故事背景演出來,而不是這樣乾巴巴的坐著將自己並不熟悉的故事。他們表演的故事背景可以襯托真正人物的敘述,讓每個人不僅有語言的記憶,更有了圖像的記憶,使得每個人的記憶變得更加立體而有角度,也使觀眾看起來更有層次感,不知導演在設計劇情時,想沒想到這樣的敘述方式。
有多少個導演就有多少個講故事的方式,沒有理由因為賈導沒有按照某些人的想法去講述這個故事而去指責他,只是,我覺得,這個故事本該更感人的。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