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入殓师/礼仪师之奏鸣曲(港)/礼仪师(台)

8 / 55,616人    130分鐘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 廣末涼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初學者

2009-04-19 19:29:29

前半段正好,後半段稍顯煽情--《入殮師》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上中學看到伊壁鳩魯這句話,覺得對極了,心理自討為什麼希臘人會這麼透徹。這句話很適於《入殮師》的男主角,一個在東京失去了工作的半吊子大提琴手,回到家鄉做入殮師,這麼專門的職位中國似乎沒有完全對應的。中國與此相關服務人等都有蘿蔔快了不洗的心態,只等收錢了事。對於死者的尊重僅是家裡人的責任,與服務機構無關。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做事的敬業精神,送死者上路的過程如同茶道一樣充滿藝術感,死者在家人面前以最光彩,安詳的方式告別。整個過程兼備宗教的儀式感,和生活藝術。日本人有這種特有的模式,其源頭大概來自大乘佛學的生活化,要把體面,尊重,美感滲透到生活中哪怕是不那麼愉快的工作中。「死是一扇門」,電影裡一個角色的樸實表述,也是來自宗教靈魂不死的普遍看法。
    在一些類似的經歷中,我觀察到,中國人對於來世的看法是非常矛盾的,孔子被問到關於死的看法時,只說了一句「未知生,焉知死?」。一方面,類似燒紙這類風俗似乎認定死者在陰間有知,另一方面,在實際的儀式上,中國的相關風俗對待入殮與下葬等過程的細節,似乎並不假定死者的靈魂不死,而多把儀式著眼於對後代的影響,比如,在墳墓里撒硬幣是為了讓後代有財富。這麼說吧,中國多數有關殯葬的風俗,著眼於讓子孫後代富貴,而不是關注死者的靈魂是否安詳。這些風俗暗示我,中國人其實從心底里是不信來世的,燒紙風俗其實是安慰自己。
    回到《入殮師》,電影前半段詼諧與溫情搭配得很均衡,有點莊子的詼諧味道。後半段,煽情過多,幾乎失控,讓人想起《媽媽在愛我一次》之類淚點超低的電影,怪不得很多人看完電影雙眼如桃。個人覺得,以入殮過程來煽情本來就淚點很低,應該多些對死亡超然的啟發才好。比如,賈誼說「忽然為人兮」云云。電影的後半段幾乎成了人情的哭戲,最後一段入殮師為自己離家多年的父親入殮,完成一個感情的輪迴。戲是好戲,就是煽情風格過於濃郁。估計那些奧斯卡評委也都忍不住落了淚,為它的最佳外語片投了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