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貓的魚
2009-04-22 06:54:34
花與霧
花非花
霧非霧
夜半來
天明去
來如朝露無多時
去似春夢無覓處
岸西的作品總是流露著淡淡的古典情懷,《男人四十》裡「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前赤壁賦》,《三岔口》取自典故「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親密》的花非花霧非霧。
還是喜歡《花非花》這個名字,雖然《親密》和英文名Claustrophobia兩相呼應,《花非花》似乎更能契合影片那種平淡入水,又溫潤如玉的整體格調。
作為金牌編劇岸西的首部導演作品,《親密》可謂劍走偏鋒,棋險一著。整部影片以全倒敘的結構細細解析了一個似有還無的辦公室暗戀故事,精心雕琢前後呼應的細節和一眾演員精湛的演技成就了一部經典的藝術電影。
要將《親密》歸入一個範疇,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說它是一部愛情文藝片,它似乎沒有太多的你儂我儂纏綿反側;說是一部愛情懸疑片,平淡如水的劇情又缺少懸念和張力。實質上,《親密》更像是一部紀錄片,如實地反映了某個都市中的一個普通故事,沒有絲毫扭曲和誇大。但這並不代表影片沉悶和無趣,恰恰相反,精妙的細節處理和感情拿捏足以讓人再三嘴嚼和回味。
全片的第一場戲,就出手不凡。狹小車廂內地五個人,恰好代表了都市中最常見的五種人物。恬靜沉默的阿佩,痴迷古典音樂,不喜嘈雜胡鬧的電視節目,生活正常健康,卻又心事重重;好脾氣上司湯少,正是身邊隨處可見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卻又壓力繁重的城市中堅;倚老賣老油嘴滑舌的球叔;沒心沒肺追趕潮流的珠珠;內向膽小的小松。不緊不慢的幾句對白就勾勒出一副生動而鮮活的都市掠影,一場戲長達20多分鐘卻絲毫沒有覺得冗長,足以顯見岸西的功力。
影片完全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窺探這段曖昧關係中的種種蛛絲馬跡,沒有帶上任何價值評價和感情色彩,給人留下了更多的遐想空間。在這段關係的座標圖上,選取了最精妙的八個點,來描摹出曖昧的大概走向。因為它如此不戲劇化,才顯得更加難能可貴。決裂,決裂之前的不安,曖昧中的一點點尷尬,反思和疑惑,等待的痛苦,自我想像中的甜蜜,曖昧升級的溫暖,萌芽的開端。正如一場美夢破滅之後一瞬間的走神,忽然清醒之後慢慢剖析一路是怎樣走過,抽絲剝繭,直至最初的那粒種子。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它在我們身上,我們身邊隨時實地發生。車廂里,電梯內,辦公室格子間,人與人的空間距離一日日漸漸拉近,只要一點點的導火索,親密關係就隨之產生。可是如果湯少不是一個體貼溫柔的上司,阿佩也不會對他產生感情吧。若是真如導演岸西所說,這樣逼出來的親密是一種很恐怖的關係,那麼什麼才是我們通往愛情的真正途徑?一見鍾情?那很大程度上只是身體和相貌原始的本能吸引。
岸西的高超編劇功力在此片種顯現無疑,在全片倒敘的基礎上,對白真做到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
阿佩在餐廳遇到湯少一家三口,談到足底按摩,她說:「做人已經夠痛苦了,還要花錢來買痛嗎?」湯少淡淡回應:「以毒攻毒,以痛治痛。」
阿佩對著熟睡的湯少說:「好想告訴你,卻又不知道怎麼面對你。有一晚,我夢到你,有你,有我。」
阿佩說:「沒有愛情,星期六日很難熬的。」
湯少說:「人生最後的保障竟然是保險。」阿佩說:「說一套做一套,人之常情。」
如果說劇本的精細為影片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那麼演員的演出則完全撐起了整部影片。作為本片的眼睛,林嘉欣的演出已經完完全全技壓全場。阿佩這個角色換做任何一位女演員,也演不出這樣一種味道。阿佩略微有些憂鬱和內向的性格被林嘉欣演繹得入木三分,只要她一個眼神,就可以感覺得到她內心的波瀾和矛盾。其實劇本給她的空間太少,因為角色太過普通。岸西不止一次在採訪中說過,她對影片沒有抱歉,可是她對角色有抱歉。林嘉欣的角色太過普通,所以即使她的氣場再強烈,演出再深沉和內斂,也很容易被影評人忽略。可是如果你靜下心來細細體味這個角色的設置,你就可以感受得到林嘉欣完全收放自如的控制力和表現力。
說實話,《親密》的確是近年香港電影中極為難得的先鋒嘗試,影片使用了大量古典音樂,使得全片瀰漫著歐洲藝術電影的濃濃味道。雖然實在是不可能滿足不了浮躁大眾的口味,但也成為了近年港片中的一朵奇葩。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