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左邊最後那棟房子--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 [2009]

魔屋/杀人不分左右/左边最后那幢房子

6.5 / 100,504人    110分鐘 | 114分鐘 (unrated version)

導演: 丹尼伊理塔迪斯
演員: 莎拉派絲頓 莫妮卡波特 東尼古威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ORO VAN DARKO

2009-04-23 08:34:11

期待的高潮過早泄掉了


   沒看過WES CRAVEN大名鼎鼎的原版,看這部09年版也是衝著翻拍自WES CRAVEN成名作的名號。看早期WES CRAVEN的電影可以發現,他很喜歡將普通人拉入一個極端恐懼驚悚血腥的世界,讓觀眾目睹著他們被蹂躪折磨屠殺,然後在電影后半部份讓某個不起眼的角色突然爆發奮起反抗,然後壞人成了被獵殺被折磨的對象,加上血腥暴力的鏡頭將觀眾的情緒推向至高點。如果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能明白這些電影根本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恐怖片」,而是以血腥暴力來讓觀眾在驚恐噁心之餘仍然大呼過癮感到爽。所以請不要再說「這也叫恐怖片?!」「一點也不恐怖」等話,因為你完全會錯電影的意圖,你只是恰好不好這口飯而已了。
    澄清過後,說回這部09年版的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如果事前不知道原作的導演是誰,我想在看後都能猜到。整部電影都能看到WES CRAVEN的伎倆,儘管它是翻拍的。
    在並不算精彩的開場後,電影冷靜的描述一家人去度假,其中17歲喜歡游泳的女兒想要外出,母親擔心等等瑣碎事件。在《隔山有眼》中,我們同樣首先看到的是去度假的一大家人小吵小鬧。這一段目的在於拉近電影跟觀眾的距離,讓觀眾感受到主角們不過是跟他們一樣的普通人。而這一段同樣讓我想起了麥可·哈內克的《FUNNY GAMES》。
    後來罪犯由17歲女兒遇見的陌生男孩JUSTIN引出來,於是「折磨」橋段開始上演。這部份極其壓抑,主角們慘遭凌辱迫害,一方面顯示了壞人的邪惡變態,主角的弱小悲慘,另一方面讓觀眾醞釀著壓抑,等待噴發的情緒。09年版的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中,這部份應該說是及格的。三個罪犯絕對夠「惡」,強姦折磨謀殺都不落下。但缺點是不夠「強」,數次讓兩個小女生逃脫,比起《隔山有眼》中的變異人差遠了。劇情的張力也因此被減弱不少。
    三個罪犯後來因為暴風雨住進了17歲女兒她家。罪犯不知眼前善良熱情的夫婦就是他們剛剛殺掉的女孩的父母。而母親和父親當然不知他們已經引狼入室。不過後來他們的女兒「爬」了回來,男孩JUSTIN留下線索,他們終於得知那三個陌生人的真面目。於是自衛與為女兒報仇,雙重力量激起了人性深處最原始的獸性,俗套,但屢試不爽!這部份應該是電影的高潮段落。就像《隔山有眼》後半部份父親為了搶回女兒瘋狂屠殺變異人,《驚聲尖叫123》最後雪莉都要很酷的親手斃掉兇手,觀眾壓抑已久的難受情緒終於得以暢快的發洩。
    然而09年版的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卻在這關鍵時刻早泄了。第一個罪犯被兩夫婦聯手殺死掀起了影片的最高潮,影院中的觀眾大呼過癮,並期待著後面的BOSS要怎麼死。沒想到,女BOSS一槍被秒,男BOSS跟男主角周旋扭打了半天后結果是草草收場。觀眾期待的高潮並不是沒有來到,而是早已過去了。再比較《隔山有眼》後半部份一殺到底的快感,09年版的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差得太遠了。而導演就像心虛似的,在影片最後補上一段微波爐烤「頭顱」的戲,實在是畫蛇添足。

    雖然高潮過早的泄掉了,但泄掉的那一刻仍然很過癮!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那麼喜歡歐美這類血腥暴力「恐怖片」的原因之一,它們不會像日本恐怖片那樣嚇得我幾個星期睡不著覺,但卻能讓我在電影院中感受到坐過山車時張開手大叫似的發洩快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