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入殓师/礼仪师之奏鸣曲(港)/礼仪师(台)

8 / 55,616人    130分鐘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 廣末涼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百毒

2009-04-24 00:39:57

借題發揮


——我不是影評——來看影評的請繞道——我不是影評——








我能安靜的看完一部電影了。這對我來說,真是不容易的事情啊。

人總是會變的。比如我現在不但能看完這電影(雖然還是分了兩天看),還能看的時候幾乎落淚。這不是因為片子比以前看的悲情片好,大概還是因為人在變化。

老實說,我素來厭惡儀式。比如在這片子裡,以往的我必定說,人都死了,花心力去打扮,包裹,再燒掉,無非滿足生者的心理需要。而死者是什麼也不知道的。所以,這儀式是生者藉著死者作為道具,又欺騙自己說是為了哀悼死者的虛偽之舉動。偽善。

片子的結尾,大悟在哭,他的妻子在笑;一邊是父親的屍體,一邊是尚在腹中的孩子;他諒解了父親,又與妻子達成了默契。一邊雖是死亡,但藉著為父親入殮,似乎兩人重回過去;一邊卻是新生,將自己給父親的石頭又給予妻子,感情生生不息。自己的生命也在這一場景中更加完滿。這一幕,的確令人感動。

但悲觀主義者看到的這片子的結尾是,一個父親,在餘生里背負著罪惡感和內疚,握著一塊冰冷的石頭,孤獨的死在異鄉;一個終生懷念著丈夫的女人,她的丈夫卻連她的死訊也不知道;一個兒子,本可以早些修補父子間的裂痕,最終還是沒有來得及,讓父親背負著遺憾和愧疚去世。

這其中的差別,全在於是否相信逝者是否仍以某方式活著。若真將死亡看作一道門,逝者仍在門另一邊。那麼一切都是好的。但假如人死如燈滅,則所有的費力的打扮與對話,生者與逝者所達成的諒解和默契,還有片中大量在入殮時重新尋回和修補的情感,就全部變成了自說自話的獨角戲,無不顯得荒謬而虛偽。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傳說中的分割線——————

但是,這樣一來,這個明顯就不是影評了。評價電影不是寫讀後感,一部電影也不止是情節。我之所以給這片子五星,是因為我喜歡這個電影的色彩、節奏、畫面、無比順眼的演員和穩當的台詞。總之,這部電影是和諧的。我覺得電影有時候像長篇小說,最難做到的是和諧。要使整部作品看起來是一部作品,這個是需要相當的體力和技藝的。李尋歡當年教育游龍生:

游龍生跺了跺腳,轉身衝出,衝到門口,又停下腳步,顫聲道:你──你若有種,就等我一年,一年後我誓復此仇。

李尋歡道:一年?一年只怕不夠。

他緩緩接著道:你天資本不錯,劍法也不弱,只可惜心氣太浮,是以出劍亂而不純,急而不厲,而且太躁進求功,是以一旦遇著比你強的對手,你自己先就亂了,其實你若沉得住氣,今日也未必不能傷我。游龍生眼睛一亮,還未說話,李尋歡卻又已接著道:但這沉得住氣四個字,說來不難,做來卻談何容易,所以你若想勝我,至少要先苦練七年練氣的功夫!

我這人有個毛病,就是喜歡借題發揮,以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