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武陵酒
2009-04-26 07:08:36
不來也不去
看到小林一絲不苟的幫死者穿衣擦身和化妝的時候,突然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倒不是感覺到死亡帶來多麼巨大的傷痛,而是震懾於那種肅穆,必需要懷著敬畏之情,一絲不苟的,溫柔的,緩慢的,完成入殮的每一步,不因為別的,只是那是死亡,是跨出這道門,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過程,必須敬畏。
然後突然想起三月十九號那天去產房看生產的事,當時也是這般的感覺,房間裡只有通過揚聲器傳出來的胎兒的胎音,還有那位母親大口的喘氣聲,時不時有醫生和產婦的交流,再也沒有別的聲音,甚至不敢喘氣,擔心,緊張,敬畏,只敢有這些
我站在一旁,看著醫生忙,聽她指導產婦如何用力,然後看到BB的頭出來,然後是整個身子,聽到那個母親大口喘氣然而一聲大叫都沒有,聽到她不停地對醫生說謝謝,然後看醫生仔細的檢查胎盤是不是完整,看她給孩子擦淨身體,包好襁褓,稱體重,看出生時間...我不敢靠太近,怕會打擾這個神聖的過程...後來孩子抱了出去,醫生給那位母親縫合,用了足足半個小時的時間,周圍依舊是肅穆的安靜。
生與死是多麼相似。那個醫生和入殮師又是多麼相似,他們恭恭敬敬,一絲不苟,如履薄冰,他們像是天使,幫助打開生和死的大門,而身臨這些場景的人們,心裡滿滿的都是敬畏。
我從來沒經歷過死亡,我慶幸那天見習的時候有機會進去產房。有些東西真的是眼見為實。如果不親眼見到,我不會知道可以那麼震撼,醫生,產婦,還有門外焦急等候的丈夫,讓我有機會感受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我站在她們旁邊,能做的只是祈禱,然後告訴那位父親好消息。生的過程讓我敬畏。
親眼見到生或死應該是再好不過的人生課程。產房裡那位母親整個過程中沒有叫過一次,母愛有多偉大,可見一斑。《入殮師》里也是,小林,美香,洗澡堂女人的兒子,等等,不都是從死亡中學到了重要的一課。有些可能來的太晚,可是「對不起」三個字說出來總比永遠不知道要說來的好吧。誤會消除、幡然醒悟、抱頭痛哭、微笑著說再見和謝謝...這是死亡的力量。
生與死就像是兩扇大門,空手而來,空手而去。能夠學得到什麼,是再好不過。最讚賞的是那個社長:
「不想死的話,就要吃。
吃的話,好吃的才行。
好吃的讓人為難。」
這種態度,要經歷多少滄桑。
ps: 局部解剖學的實驗課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們組那具屍體不過是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吧,他是誰,他是怎麼死的,我想知道,可永遠不可能了。
他是一個孩子,而他的大體被我們用鋒利而冰涼的刀子進行著切割。我努力使他看上去完整,想給他最後一點來自這個世界的溫暖。
而等到他火化的時候,能不能被人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