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入殓师/礼仪师之奏鸣曲(港)/礼仪师(台)

8 / 55,616人    130分鐘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 廣末涼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acharlotte

2009-04-26 23:43:06

把生存者喚起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昨天和老爸一起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討論了很多,感觸還挺深的。


看見很多豆友評論了這部戲,
先說說缺陷吧,,老實說,那個本木在草坪上拉打提琴的場景未免有點裝,感覺不太符合電影本身「鏡頭很順」的風格。 but anyway,也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導演為了突出主人公想念父親的情緒,或是表達一種安魂的意境。方向是對的,但表達方式很生硬。
類似的還有最後父親手中的石頭,給人突兀的感覺。


妻子的角色起到了引導的作用,使觀眾改變對這個職業的看法,以及甚至對死亡的感悟。問題就是出在發揮空間不足,致使把「妻子」這一原本就很平面的角色變得毫無出彩。


我承認這部片是靠題材的,至少在中國很少片子會公開這門工作的內容。這方面,同是東方國家,日本比中國要做的好。
畫面和音樂也配合得很唯美,不矯情,挺自然的。


話說回來,有的豆友認為這部片對生與死的討論太少,我不這樣認為。
其實是否讚揚入殮師的崇高精神,是否在討論生與死的問題,都是無關的。
它所反映的其實是通過對死者的送行,入殮者的優雅細緻的工作,表達一種人類久違的人性化的美的一面。



人們過去認為「死亡」或「死者」冰冷無情,甚至視此二字如洪水猛獸,而飾演入殮師的本木卻能把這份人們已經遺忘了的美好重新浮現出來。


不同的死者,不同的故事,即使他們生前受過再多的磨難,得到過再多人的否定,生後,我們也應該尊重和善待他們,同樣也是善待我們自己。

那個男扮女裝的死者的父親的一句話令我印象很深刻,
「他以前這種行為甚至令我們全家上下都雞犬不寧,但現在想想,即便他是男是女都好,都是我的子女。」

還有燒爐阿伯的「還會再見面的」也是一種善待死者,尊重生命的表現。然活熊熊烈火,把生平的一切都送走了。



入殮師一舉手,一投足,所有裝殮的過程都讓觀眾心靈得到淨化,古典美和人性美結合,用"死亡"把生存的人喚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