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梅花--Victory [1975]

梅花/Victory

6.5 / 38人    n/A


演員: 胡茵夢 聲音: 忻江盛 攝影: 林贊庭 音樂: 劉家昌 導演: 劉家昌
編劇: 鄧育昆 製片: 梅長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東方暮

2009-04-27 03:08:06

總有些片段比較感人


說來慚愧,知道電影《梅花》還是通過相聲瓦舍的作品。當時黃士偉飾演的教官彈唱這首《梅花》,隨後還有兩個女演員高喊著「楊惠敏,加油」。這實際上是把兩部戰爭片連在了一起。一個是《梅花》,一個是《八百壯士》。
對我來說,把這兩部電影聯繫得最緊密的,莫過於柯俊雄。雖說其人的人品不可與人言,不過穿上軍裝的扮相還是一副硬朗的軍人派頭。尤其記得《旗正飄飄》中他扮演的謝晉元在租界升旗的發言:「升上旗杆的雖然是一根繩子,但在我們的心目中,永遠是旗正飄飄。」當時他右手拍打胸口,發出「砰砰」的聲響,讓人肅然起敬。
《梅花》、《八百壯士》、《旗正飄飄》、《英烈千秋》,我所看過由柯俊雄主演的戰爭電影,基本上拍攝於同一個時期,也算是台灣當局的意識形態作品。聽聽其中的幾個口號,就非常明顯的可以感受到了。由於是政府的支持,所以幾部片子都能招到一批名演員,柯俊雄、谷名倫、胡茵夢、張艾嘉、林青霞等等;估計也是因為政府支持,在影片中可以不計成本一些,動用軍方資源,使戰爭場面更為激烈和吸引人。
當然,政府支持也有其它的表現。《梅花》這首主題歌在台灣和港澳以及海外的影響據說很大,經過鄧麗君的演唱更是轟動(鄧麗君是否此歌的原唱我不知道,但在電影中確實不是她唱的),也成為她的代表作之一。不過大陸這邊倒是很少有人聽過,以致於有些台胞在大陸遊客面前高唱此歌以表示共同感情時,大陸遊客都是面面相覷。按理來說,這首歌哪方面都沒有劉家昌的另一些歌(比如《中華民國頌》)來得露骨,可為什麼在大陸不流行呢?也許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國花」的緣故吧;或者,是詞作者出了問題(劉家昌與蔣緯國)也未可知。
既然是意識形態片,老實說,劇情方面就不怎麼樣了。第一次看《八百壯士》的時候覺得還可以(是不是因為有前作鋪墊呢?);後來看《英烈千秋》和《旗正飄飄》,覺得做作;至於《梅花》,劇情上太多疑問,那個時候在台灣可以那麼直接地反日嗎,那麼簡單地在課堂上講「我們是中國人」,那麼容易地在公共場合高唱《梅花》?也許我沒經過台灣的日據時期,但我實在無法想像這個時期會寬容到這個地步。
《梅花》的情節有幾條線,每條線總覺得處理得不是很充分,有時草草地就結束了。相比之下,《八百壯士》的線索很簡單,反而能夠表現得有血有肉一些,雖然還是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問題。
當然同大陸相比,這些意識形態片自然好看得多了。畢竟在民國六十年代,這裡基本上只有樣板戲,或者僅供批判的「文革」前的國產電影。
以上批評的多了,下面說點好話吧。雖然總的來看並不令人滿意,但《梅花》等片還是有令人感動的地方。就像《八百壯士》中戰士們護衛國旗的那場戲,或者《旗正飄飄》中金燕翎彈唱《江水滔滔》。
個人覺得,《梅花》情節上安排的最好的也是最感人的,倒不是文英的跳海,而是最後小惠的離開和林繼先那一句「媽」。我想老套的辦法一定是要寫成大團圓的結局的:文英死了,聚勇也犧牲了,這樣聚光、小惠和繼先剛好組成新的家庭,在光復後的台灣過幸福的生活。我不清楚編劇的安排是否有其它的用意,或者當時像林聚光這樣的人確實有類似的生活經歷。以小人之腹揣度,其中會不會有外省人、本地人的意思呢?總之,並非大團圓的結局反而讓人覺得更加合乎生活似的,儘管這部電影的名字叫Victory(勝利)。
《梅花》對日本人的處理也是不俗套的。池田的形象就很人性化,以致於他最後切腹的場景,可能也會感動某些觀眾吧。這讓人想到《英烈千秋》的最後,張自忠自殺時,日本軍人「向中國戰神敬禮」的場景。從某種意義上說,你不得不欽佩他們作為軍人的精神。
不過最動人的還是那首主題歌,《梅花》:
梅花梅花滿天下,越冷它越開花。
梅花堅毅,象徵我們,巍巍的大中華。
看哪遍地開滿梅花,有土地就有它。
天寒地冷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國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