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朱門血痕--Bloodline [1979]

朱门血痕/血线/血统

4.6 / 1,820人    USA:116分鐘 | West Germany:117分鐘 | UK:117分鐘 (original release) (cut)


演員: 潔西卡蘭芝 奧黛麗赫本 奧瑪雪瑞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水梔子

2009-04-28 21:52:00

奧德麗赫本與《血線》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前段時間週末時電視台在放奧德麗赫本的系列電影,最後一部是她在79年拍的Bloodline(血線)。平時是難以看到她後期的作品的,DVD店根本不會銷售。因為她後期的影片票房都不太好,評價也不高。
  
  這部在赫本50歲時拍攝的影片是根據西德尼謝爾頓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講述一個大企業家被暗殺後,他的學考古出身的女兒繼承了他的事業。但是這個女兒在上任之後,遇到一系列的生命危險,在經歷各種險象環生後,她揭開了真相,在所有親近的人中間發現了那個想置她於死地的人。
  
  為了讓女主角的形象和彼時的赫本更契合,謝爾頓很負責地修改了劇本,將女主角的年齡從23歲改成38歲。饒是如此,看片子時還是覺得赫本就是一個50歲的女人。她在30歲時演不到20的姑娘還可以很好地敷衍過去,可是50歲似乎真是一個坎,是屬於老年女人的年齡範圍,雖然她舉手投足之間依然有著輕盈的姿勢,可是她的瘦削的有著皺紋的臉完全透露了她的真實年紀。這樣看著她,反而讓人有些悲嘆。
  
  這部片子本來的噱頭十足,一來投資方的目的本來是為了逃稅,手筆很大,赫本的片酬很高,而且又請來紀梵希替她設計片中所有服裝;二來陣容豪華,幾乎彙集歐美很多大牌明星,其中包括羅密施萊德。但是整部影片拍攝得太花里胡哨,為吸引觀眾眼球,又搞搞了些性的玩意兒點綴其中,表面呈現出來的風格完全是前八十年代的那種浮躁誇張和俗艷。而劇情本身,卻又十分老套僵化,有些地方甚至明顯抄襲赫本在十幾年前拍攝的《迷中謎》之類的輕喜劇型驚險片---而遠沒有《迷中謎》的俏皮機智。
  
  據說,赫本在影片拍攝到一半時,對劇情十分不滿,曾向經紀人弗林抗議。弗林告訴她現在就流行這些玩意兒,不然這部片子不可能賣座。但即使如此,這部片子還是不賣座。影片上映後,惡評如潮。有評論說赫本居然接受一個連最不挑剔的演員都會有正常意識拒絕的角色。這對赫本的打擊相當大。那時她和她的第二任丈夫多蒂的婚姻正在艱難時期,她需要重新工作以獲得自信,忘掉煩惱。可是,她拍攝的不多幾部影片都反響平平,無論票房還是藝術價值都屬庸常。赫本在進入中年後期,曾經不斷說過她很欣賞諸如英格瑪伯格曼的《秋天奏鳴曲》一類的影片,並表示有機會自己很願意參與拍攝這樣的片子。但是她此後接受的角色卻一直在重複她六十年代的形象,不是《迷中謎》的翻版,就是複製《怎樣偷竊一百萬》,或者《等到天黑》中的她。她和她的崇拜者們一直停留在那個時代。可是世界在不留情地向前走,他們那群孤獨的「老克臘」們被時間遠遠地拋在了後面。
  
  其實也不是沒有過機會。赫本的一位朋友安娜坎達迪在78年左右發現了丹麥女作家卡倫布力聖的故事,她非常感興趣,竭力勸說赫本出演女主角。赫本也欣然同意,但問題出在她的經濟人身上。弗林早年是個精明強悍的經理人,但到老年後,他不與時俱進。他看到劇本,非常生氣,說怎麼能讓赫本去演一部無聊的非洲冒險片。赫本十分尊重她的經紀人,他說算了,就算了,她沒再爭取。但安娜一直不想放棄,一直企圖勸說弗林改變主意。最後一次她找到他時,他興高采烈正要飛往瑞士,說:「忘掉那非洲片吧,赫本要拍一部大片了!紀梵希將給她設計服裝。」這部大片,就是前面所說的慘不忍睹的《血線》。
  
  而安娜的影片,最終在1985年拍攝完成,引起轟動。它就是著名的《走出非洲》。主演不是奧德麗赫本,而是梅麗爾斯特里普。
  
  奧德麗赫本在中年後拍過的影片裡,只有《羅賓與瑪麗安》算上乘之作。赫本在其中的演技也趨於爐火純青。如果她可以一直堅持這樣的選片風格,中年以後,事業梅開二度,也未必不可能,但遺憾的是她只試過這一次。其後便陷在以老年人的面孔扮演年輕時髦的都市冒險女子的角色夢魘中。本來她的風度和形象,永遠都是她年齡群裡的佼佼者,她完全有能力駕馭一個適齡角色,並賦予它光輝,可惜她沒有嘗試。進入老年後,在意識到自己的事業陷入了一個死胡同時,她從前樹立起來的自信也消失了。當有人稱她為明星時,她說「麗姿泰勒(伊莉莎白泰勒)才是明星,我當年只不過是為了生存才來到這個行業,我什麼都不是。」雖然有自謙的成份,但其中也露出唯她才能品嚐到的隱隱的苦澀。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