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永恆之門--Franklyn

富兰克林/永恒之门/蒙面怪客芬克林

6.2 / 15,884人    98分鐘

導演: 傑拉德馬克馬羅
編劇: 傑拉德馬克馬羅
演員: 伊娃葛林 雷恩菲利浦 山姆萊利 理察古耶爾 Jay Fulle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有時不在線

2009-04-30 18:07:39

面對痛苦不需要妄想代理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至於哈姆雷特的原形或者本體究竟如何,其實並不重要。看電影如是...

富蘭克林就敘事手法、劇情、寓意等方面雖稱不上別出機杼獨具匠心,但仍可算是我近期內所看過的電影中最值回觀看時間付出的一部。

電影講述結構是已經頗有濫觴嫌疑的多進程,由約翰·普萊斯特的其時城故事、艾米利婭的死亡秀、米洛失戀後的境遇以及彼特的尋子之旅四線組成。

其時城:約翰·普萊斯特為了尋找到害死自己委託人、十一歲女孩塞納的兇手「孤獨者」而出沒於黑夜之中……

死亡秀:艾米利婭是一名藝術系的女學生,她正在創作一部關於「死亡」的作品——自己的自殺過程……

失戀境遇:米洛失戀後感到十分痛苦。而就在這時,他在街頭再一次看到自己孩提時代的夥伴、女孩薩莉……

尋子之旅:彼特是教堂的看守人,他為了尋找失蹤的兒子大衛而四處奔走……

這四個故事其實是在講一種精神狀態:應對痛苦的三種表現……

一種,像大衛一樣,面對妹妹塞納死亡的沉重打擊,創造出一個完完全全的妄想世界其時城,使自己置身其中,賦予自己新的身份、姓名、使命,來逃避痛苦的折磨。這是對現實世界完全否認。

一種,像艾米利婭一樣,背負著父親離去陰影的她由於得不到母親的共識——即她思念著父親而她的母親卻不是——而痛苦。所以她進行著一場又一場的死亡秀,除了要激怒母親,激怒導師,來得到他們的認同和理解外,也表現出了她對現實世界的無能為力。這是對現實世界完全承認。

一種,像米洛一樣,因為女友的離去而不得不取消婚禮的他痛苦萬分,於是他又一次喚回了那個在小時候因為自己的孤獨而創造出來的妄想人物薩莉。這是對現實世界半否認半承認。

這三種應對痛苦表現的誕生並不是憑空生出,而是有其根據的。

大衛的父親彼特是教堂的看守人,或許兒子從小就有這種精神出格的跡象,但他並沒有對此做出正常的應對措施例如心理指導,而是將兒子的精神問題解釋為被上帝選定了——大概老彼特看聖女貞德看多了...這種不抑反揚的做法使得大衛在受到強烈刺激下,具有了米洛所說的超能力,將自己妄象的故事化為真實,建築出了一座烏雲籠罩的灰暗城市。

米洛跟大衛一樣,都有這種精神方面的萌芽,在小時候就發端了,或許是因為孤獨或是在同齡人中受到欺負,總之他創造出了只有自己看得到的夥伴——可愛的小女孩薩莉,這使他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麻醉與慰藉。他的母親對此是一種消極的反應,而米洛在長大後一段時間內也因為與別人有了交流,有了朋友,似乎將這種精神問題自然而然的解決了。但一旦再度受到打擊,他便重新找回了「薩莉」。

艾蜜莉婭的母親無法原諒自己的丈夫——雖然劇情里並沒有交待原因,她的這種態度深深刺傷了女兒的感情,但也因此沒有讓女兒得到虛假的生活感受,如果她為了遷就女兒而編織出女兒父親的美好形象,使女兒從而麻醉在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中,大概艾蜜莉婭也會跌入自己的妄想中不可自拔。但她卻製造了另一個極端,導致艾蜜莉婭在現實世界中「出生入死」。

大衛:由痛苦萌發的精神問題+父親的積極認同=完全否認現實。
米洛:由痛苦萌發的精神問題+母親的消極默許=半否認半承認現實。
艾蜜莉婭:由痛苦萌發的精神問題+母親的強硬不妥協=完全承認現實。

無論是誰,在現實世界中總會遇到煩惱、焦燥、傷心、痛苦,解決的方法有只有兩套:正面的和負面的。正面的即是開解自己,鼓勵自己,堅信痛苦總會過去。負面的則是痛不欲生,自怨自咎或者移罪它人,沉溺在痛苦中飽受折磨。

富蘭克林這部電影便是展現了負面情況的三種延伸:是像大衛那樣埋頭妄想中完全麻醉,還是像米洛那樣時不時藉助妄想得到暫時的慰藉,又或是像艾蜜莉婭那樣遊走於死與生之間對現實痛苦進行反抗?其實這些都不是我們需要的,我們應該做出的最佳表現,是不再視痛苦為快樂的對立面,而做為快樂的一部份永存,並因為有了痛苦更加體會到快樂的來之不易而去珍惜它。

另:個人認為在醫院拖地老頭的身份,妄想代理人。
再另:也可以這麼認為,他是觀眾的妄想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