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不見不散--Bu jian bu san

不见不散/BeThereorBeSquare

7.2 / 1,341人    France:103分鐘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馮小剛 顧曉陽
演員: 葛優 徐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逆轉錄猴子

2009-05-09 22:58:42

從「不見不散」到「非誠勿擾」


原載《青年文化評論》 Vol. 3, no.3 (2009)

  如果有人問我最懷念馮小剛的哪部作品,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他,是1999年的《不見不散》。十年後,《非誠勿擾》的上映又喚起了我對《不見不散》的想念:

「自我介紹一下,我歲數已經不小了,留學生身份出去的,在國外生活過十幾年,沒正經上過學,蹉跎中練就一身生存技能,現在學無所成海外歸來,實話實說,應該定性為一隻沒有公司、沒有股票、沒有學位三無偽海歸。」

  從《非誠勿擾》中的這段徵婚啟事開始,從葛優頭上那頂破鴨舌帽開始,我相信,對非誠勿擾的觀看就已經不可避免的建立在了對於《不見不散》的互文關係中。於是,我們迅速進入了一個關於「前傳」與「續集」的觀影經驗中。當年那個「給喜馬拉雅山開一條50公里寬大口子」的劉元,在十年後穿越回來,投胎為鄔桑口中「有很多不切實際想法」的秦奮。只是改了個名字,人沒變。導演在影片中不斷地插入素材,有意識地連接起秦奮和劉元:當年在美國靠推銷墓地維生,回來後反而被人推銷;當年的人販子旅行社也還在,只是又添加了一個悲情的人物——小白。

  在這裡,馮小剛不僅僅是在黔驢技窮地複製自己,而是頗帶刻意地完成了一次對《不見不散》的致敬和揮別。剝離掉陳國富《徵婚啟事》帶來的段子,是當年的理想主義者劉元被傳送回了作為中國這十年狂飆突進地標的北京,送回了當下國人的現實語境和焦慮當中。或者更進一步的說,傳送回了一種叫做「小人物命運」的表述當中。

  「我覺得你就是沒有大的志向」,如果說,當年劉元與李清的分分和和,隱喻了兩種理想主義模式間的曖昧與糾葛,是李清的「來美國三年,一年變一個樣」和劉元的「享受生活的每一天」之間的矛盾,那麼在十年前,這二者似乎還有可協商的餘地:

「可是莫尼卡吧覺得這些都是我的優點。我們倆也聊過,比如你說我沒譜,可是在她眼裡,我這是不循規蹈矩,你說我不成熟,可是她恰恰認為這點是最可愛的,不世故,童心未泯,這西方人和東方人的價值觀點就是不一樣。」

  劉元一次次用這樣的方式溫柔地抵抗著李清,最終打動了她,兩種價值在愛情的名義下完成了一次和解,我們在1999年似乎也更容易相信:「錢不重要,情才重要」。

  然而,十年後,溫情不再,勝負已分。回國徵婚的秦奮先需要一筆從天而降的200萬英鎊來想像性地解決「不差錢」這一困境。跌破發行價的他已經沒有了什麼抵抗的餘地,和中產階級空姐梁笑笑之間需要解決的也不再是價值問題,故事進入了一個受純粹愛情肥皂劇接管的世界。

  如果說,十年前,還處於中國商業電影純真年代的《不見不散》和馮小剛還能營造一點溫情脈脈的感化和對另一種生活的憧憬,那今日按照規範的市場邏輯鍛造出來的《非誠勿擾》,則只能如馮小剛自己所言,完全是「一記溫柔的麻藥」了。所以,影片最後全線飄紅的股市,似乎更明確的傳遞了今日國人所需的「溫情 」。

  似乎可說的是,馮小剛還是「賊心不死」地找了個能夠溫柔桶上一刀的部位,把「錢不重要,就是缺朋友」扎進了一代人隱秘的情感結構中。

  在《非誠勿擾》的片尾,展開的是如《不見不散》片尾一樣的玫瑰紅。然而當年孫楠那還算灑脫的,頗帶幾分教化的「不必煩惱,是你的想跑也跑不了,不必苦惱,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如今已轉換為尚雯婕如夢囈一般的「喝了交杯,幻覺好美,甜蜜方糖,跳進苦咖啡」。

    從《不見不散》到《非誠勿擾》,劉元回家了,不差錢兒了,不折騰了,變成成熟的成年人了。他把過去留在了遙遠北海道的那個小教堂里,回到了這個充滿和諧的世界。

張英:,《南方週末》,2008年12月24日。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