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二十四城記--24 City

二十四城记/24城记/二十四城故事

7.1 / 1,363人    112分鐘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翟永明
演員: 呂麗萍 陳沖 趙濤 陳建斌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暖言巷陌

2009-05-10 02:59:30

創世紀•春水望斷•夏花宿妝殘


               【第一天,上帝創造了晝夜】
[你所知道的兵工廠是什麼樣子?]
是親歷的熟悉廠房車間如今的空蕩與陌生?
還是賈導電影裡的工廠大門曾經如水湧出的人群如今物是人非的蒼涼?
你印象最淺的、最深的是什麼。我們努力想要記得的、忘卻的是什麼。

我是自小生活在這裡的。國營5449廠。
在中國不東不西的中部省份山西運城一個尷尬的小縣城。
廠子是不屬於那個縣城的,一個獨立的個體,封閉、自給自足。很多人問我是哪裡人的時候,我都會語塞。在賈導的電影之前,我沒有看到過任何有關兵工廠的大幅宣揚,(978除外),這是有如上山下鄉般的一場人生,給以一顆糖,一個鐵飯碗,一個虛幻美好的承諾,而當幻滅的時候,人們甚至都忘了最初的夢想,忘記為這一切在歷史爭取一個小小的印痕。
這裡做過仿真飛機、做過仿真坦克,而當中國進入一個已經濟為發展中心的時代時,這裡所有的驕傲都褪去了色彩。那些意氣風發從祖國各地調來的工程師,機械師們老了。他們年輕的孩子們都離開了這裡。
電影院已經很多年沒有開了。有的牆皮已經開始剝落。曾經的歌舞生平,曾經的熱鬧光鮮。被時光越漂越白。越來越淡。年輕人越來越少了,有的在外上學,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出國,有的回鄉。
這裡的老人們會在老年室下棋,會在球場邊散步。不管認識不認識,他們都會對著你微笑。陌生而溫暖的笑容。那些歲月的痕跡一點點皺起來。皺在老人們的臉上。又鍍滿陽光。
他們都說著好聽的國語,微微有著滄桑和各地的鄉音。他們是工人階級,他們幹了一輩子的是新中國的建設事業。

他們一生最好的年華留在了這裡。
他們拿青春換了一座城池,又眼看著它的淪陷。

清明節回家的路上,偶遇到了廠裡的一個老師傅,五十歲左右,現在在一個廣東建築公司當項目經理,在長途汽車的兩個小時,他用一種混濁的聲音講述5449廠,他的父親曾經是這裡的廠長。他說他不再知道自己故鄉何處,他的父母都葬在了這裡,他說曾經明亮的歲月,眼看著廠子走向頹敗的心酸。臨末,他悠悠地嘆了句,不會所有的兵工廠子一下子都破產的。遲早還是有戰爭的,遲早這些兵工廠還是要再建的。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我們說要建國防,於是有了兵工廠。
我們說要經濟建設為中心,於是有了下崗。

Are we the puppets of fate?
Are we the puppets of communism?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動,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所有歷史褪色後的工人階級】

[你所知道的工人階級是什麼樣子?]
高夫曼說,真實的東西就是他或她對情景的定義。你對工人階級如何定義呢?
是賈導電影裡的悲悲慼戚,曾經的呼風喚雨如今的江河日下?
還是屬於父輩們的名詞,靠體力為生的職業?
你是滿懷對他們的尊敬還是一臉不屑?
當今媒體對工人的報導還沒有對農民工的報導多。所謂傳播中的「議程設置」。 (「0/1」效果:大眾傳媒報導或不報導某個「議題」,會影響到公眾對少數議題的感知。)
而這也正是賈樟柯導演的聰明之處,他在填補一個又一個的空白點。(「0/1/2」效果:媒介對少數議題的突出強調,會引起公眾對這些議題的突出重視。)

我們以為我們逐步漸進了真相,實際上在媒體的操縱下,我們離真相越來越遠。

馬克思主義認為,工人階級是那些靠出賣勞動力(包括體力和腦力)、不擁有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勞動成果大部份被資產階級剝削,並為社會創造主要財富的階層,包括大部份的體力和腦力勞動者。
一個習慣被利用的階級。
我們真的當家作主了嗎?

連賈導也免不了站在一個悲憫的高度來感懷工人階級。
趙濤口述的看到媽媽在工廠里幹活哭的一塌糊塗的戲。
其實那樣的工作,在於我們在兵工廠里長大的孩子眼裡,是很正常很光榮的事情。隱隱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爸爸媽媽,雖然都是廠里子弟學校的老師,但在廠里活多的時候,也會去廠里干W板 ,一種金屬合成非常重的板。所有的老師和廠里工人們通宵干。晚上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家睡。非常害怕可還是覺得爸爸媽媽非常偉大。雖然他們幹完活人累得能睡兩天,雖然那時候,他們每個月的工資不到500,但他們都非常非常幸福,對於廠子,對於社會主義,對於經濟建設,有著非常非常堅定的信仰。

我們對三線建設了解多少呢?我們對工人階級了解多少呢?我們對新中國了解多少呢?我們對黨批評了多少又了解多少呢?
我們的心有多浮躁,我們多麼拼命地向前奔,向已經濟建設為中心奔,我們總覺得前面又更好的等著這個社會。我們追求小資,追求菁英,追求高人一等。真的有人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嗎?真的有人還在堅定普世價值嗎?

                【倒映在時代上的電影】

我所認為電影與電視不同,一些電影應該往冷媒的方向發展。讓我們動用更多的感官和聯想活動來理解。真正好的電影,它們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而不是過目即忘的消遣。

從片名說起,二十四,420,同樣的數字不同的組合。再加上念起來平平仄仄的詩「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華」,讓我很難和賈導被指責的商業動機聯繫起來。
二十四,廿(niàn)四城,念四城。我喜歡這個片名。
    看到一些批評這部影片的評論。我想到了李普曼提出的「刻板成見」(人們對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它統稱伴隨著對該事物的價值評價和好惡的感情)。我喜歡這部影片的敘事方式,喜歡這樣的「偽紀錄片」,喜歡呂麗萍拎著輸液瓶穿過雜亂的家屬區的家常感;喜歡陳沖悠悠然說:「他們以前都說我長得像陳沖,都叫我『小花』」;喜歡看到陳建斌演的那一段,「子弟學校」、「燈光球場」、「幸子頭」……人生的虛虛實實。
他們使我不至於歇斯底里。他們在電影衝破我最後一道心理防線的時候,做了小小的鋪墊。

關於趙濤,賈導的御用女主角,其實我是喜歡她這樣的女子的。她曾經是太原師範學院的舞蹈老師,沒有後台,沒有什麼資本,她沒有學院派大腕的背景,她只是本然。
如果執意要說她出演是80後的女孩是敗筆的話,只是年齡上有微微不符,可重要的還是表現。城市漸漸溶入暮色,她望向窗外的眼光讓我覺得非常非常的悲傷。

我也想給爸爸媽媽在大城市買座房子了。

在學長的部落格上看到這樣的話語:「暴富的煤老闆+N多的酸酸的大學生+幾千年的歷史=那麼多詩意的樓盤」。說的是西安。臨汾也一樣。重慶呢?中國更多的地方呢?

聽聽那些樓盤的名字,我覺得那些名字是最有中國氣息的招牌。它讓我們想起大唐盛世,它讓我們憶起所有的榮耀,它是詩是夢是誘惑。因為太美好,又像是罪惡。像青樓的女子,美好又危險。

「穿過我青春的所有說謊的日子/我在陽光下招搖我的枝葉和花朵/現在我可以枯萎成為真理」
電影每黑一次屏,我就哭一次。陪我一起看的爸爸忍不住不屑,「哭什麼哭,這不和咱們廠一樣嗎?你可以不看的,到廠里走一趟,隨便問幾個人,就是這個樣子。」爸爸是數學老師,永遠在用一種理性的角度審視,我做不到。

我感動於賈導元敘事的手法,他自覺地暴露電影的虛構過程,產生間離效果;感動於那些空鏡頭,把滄桑巨變化成一種隱忍和淺淡;感動那些黑屏上的詩,藝術與生活的一體就是美,是悲憫我們的民族困境。

我覺得,《二十四城》可以和《公民凱恩》媲美,雖備受爭議,但無疑會被證明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夏花宿妝殘,有些東西消逝的時候別有一番美麗。
兵工廠如此,一個時代如此,一種悲悽的不可複製的魂牽夢繞。
賈樟柯的電影也是如此,只有安下心,看到最後,等到一切落幕之後,你才會知道它帶給了你怎樣的鏡花水月,怎樣的真實。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