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布拉格的春天--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港)/布拉格的春天(台)

7.3 / 37,728人    171分鐘

導演: 菲利普考夫曼
編劇: 米蘭昆德拉 尚克勞凱立瑞 菲利普考夫曼
演員: 丹尼爾戴路易斯 茱麗葉畢諾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一倍速Mui君

2009-05-10 23:23:55

願死亡,代替永恆


某些情緒,就這樣泛上來。

一天到晚念叨著布拉格之戀。布拉格之戀。。。

寧願拋開一切探討生命的話題。我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這部電影,請允許我,請允許我只看到兩個靈魂,兩個靈魂的愛情。
你們說我推薦的電影總那麼不良,你們嘲笑我還是個孩子。你們覺得我總是愛抽風,你們會向我說起自己喜歡的人,你們說我心裡藏不住秘密。因為我還是個孩子,承認。

我對白花花的肉體鏡頭沒有興趣,但我忘不掉泰瑞莎含著眼淚在另一個男人身下,似乎只是為了向托馬斯提出一種他根本不會知道的抗議。就像誰誰誰說的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你們倒是會充滿精力的問,哎她不是挺爽的嘛幹嘛要哭啊。
存在電腦里很久,只是聽bird說書里3頁一黃,我想也許我還要過幾年才能看懂。然而不小心被爸媽看到,他們說,但願我的人生觀不會被它影響。我沒有被電影影響,是的我依然浪漫主義死性不改。然而影響我的人生觀的是你們。大男子主義,自以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女人對你們只是一種玩物,你們,與我一樣只是孩子的你們,怎麼看呢。

托馬斯有過無數女人,卻是一個不能忍受女人完事後睡在他身邊的男人,對他而言,當泰瑞莎在他的身邊睡得香甜,愛情就這樣突然到來。你們不相信,我相信。
就像我當年莫名其妙地做著機器人與人類愛情的課題,莫名其妙地能夠扯淡到愛情多麼多麼偉大美好,扯淡到機器人怎麼能夠代替愛情。是的,幼稚!傳說中情侶要避免看Sleepless in 西雅圖這樣描寫出由magic而來的莫名其妙的帶點背叛含義的愛情。因為它理想化簡單化幻想化……歸結為——幼稚!而我還是相信。

唐璜式的戀愛,抑或柏拉圖式的戀愛,突然就變得沒有區別。只是企圖佔有。佔有肉體抑或是靈魂又有何區別?!女人就是在意,男人就是不在意。看輕抑或是看重牽涉到的人生觀,泰瑞莎只能哭著質問,托馬斯只能無奈地回答。為什麼它能與愛情不相矛盾?女人問。但是它就是不相矛盾。男人只有這麼答。

而動亂的社會為何就不能容下這段小小的愛情?每天在不安、拒絕、狂躁中度過。與愛情並列的理想、觀念不停地經受打擊。唯有婚禮上那隻小豬和那隻「認為別的狗都很呆」的狗,單純快樂清新。
泰瑞莎離去,這個動亂的狂躁的社會不在乎,但托馬斯在乎。護照被沒收相比失去泰瑞莎,輕得不能再輕。

遠離喧囂果然能帶來美好。我想喜歡這部片子的人都會喜歡近結尾,泰瑞莎走向托馬斯的時候,微笑,甜蜜,浪漫。小提琴的伴奏。托馬斯在微笑。彷彿他們之間瑣碎的生活,涉入政治帶來的麻煩,一而再再而三的矛盾全部煙消雲散。她穿過跳舞的人群,旋轉著,走向他。輕緩的節奏,踮起的腳尖,溫柔的開門,他們第一次相遇時的數字,6號。 最美好的時候來臨,終於能夠有這一刻,只有他們倆,只是體會那次相遇伴隨著magic來帶的最美的時刻。
她笑著看著他,他笑著看著她,他說,他在想,他是多麼快樂。而每個螢幕前的人都知道,他們正駛向死亡。
也許我們也能平靜快樂地看著他們駛向那片綠色。因為,之前的種種早已說明,托馬斯、泰瑞莎,如果他們不改變,就無法永恆。
他們的生命在綠色中終結,但也在幸福中。快樂,互相擁有,微笑,返程的卡車。

那就用死亡代替永恆吧,那就讓我們相信死亡即是永恆吧。
你們,依然叫囂「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的你們不相信;我們,有時候「跟泰瑞莎一樣『狹隘自私』」的我們相信。
------------------------------------------------------

然而我們都只是孩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