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請問總統先生--Frost/ Nixon

对话尼克松/福斯特对话尼克松/惊世真言

7.7 / 112,451人    122分鐘

導演: 朗霍華
編劇: 彼得摩根
演員: 法蘭克藍吉拉 麥可辛 山姆洛克威爾 凱文貝肯 馬修麥費狄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r.Z

2009-05-14 19:37:43

每個巨人都有倒下的一刻


   07年 美國前總統福特國葬。 時任總統小布希在悼詞中稱讚福特「撫平了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分裂」,這個分裂就是福特前總統尼克森留下的水門案。儘管福特總統在美國曆任總統的比較上,都沒有驕人的事件或者戰績留下。

   這個「偶然」的總統也只在任了兩年,後來在競選中輸給了民主黨人卡特。福特太平凡了,做事也總是「憑良心」在做,相對於其他在白宮住得膽顫心驚的總統來說,他應該是唯一一個能安然入睡的領導者。以致於週末畫報對福特之死的報導用了《永別了,不失眠的總統》這樣的標題來紀念福特死去。福特立敵甚少,曾說「那排只有一個私敵,也是樹敵太多」。福特對於競爭對手民主黨人卡特最嚴重的批評也就是對身邊的助理們說「實在不喜歡那位來自喬治亞洲的花生農場主」。總統競選對手卡特在競選過後與福特做了20年的至交。在葬禮上,卡特這樣評論福特:福特是他所認識的最令人尊敬的社會公僕之一。
    當然,福特的貢獻不僅在於上任之後赦免了尼克森在水門事件中一切的犯罪行動,這平息了「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分裂」;而且福特啟用了老布希作為駐北京聯絡處主任,拉姆斯菲爾德為國防部長,錢尼為白宮幕僚長。這些人後來都投身美國最高的政壇多年,對國際形勢有重大影響。

   和福特相比,尼克森作為一個老牌政客,實在是太會耍手段了,最後得到一個「Tricky Dick」(詭計迪克)的外號。據尼克森身邊的人說,尼克森總是難以入眠。經常半夜起來在房中踱步。尼克森把手段用到了競選總統上,對競爭對手竊聽偷拍,顯然觸犯了美利堅自詡「公平民主自由」的準則。時候的尼克森顯然沒有後悔和悔改之意,這是一個政客最令人不齒之處:犯下過錯絕不承認,反而極力去掩蓋事實。
  
   1973年10月當水門事件正熱火之時,尼克森為了要罷免要求他交出證據的特別檢察官,迫使拒絕解任特別檢察官的司法部長辭職,司法次長繼任司法部長後,又因為拒絕罷免這位特別檢察官而辭職,最後司法部的三號人物才答應罷免特別檢察官,尼克森更動員FBI封鎖特別檢察官及司法長官、次長的辦公室,宣佈廢除特別聯邦檢察局,把此案的調查權移回司法部。面對尼克森濫用行政權力來維護自己,招來國民嚴重指責。

   1975年12月尼克森之女訪華,面見毛澤東,轉交尼克森書信給毛澤東。據資料記載,毛澤東仍然堅持稱尼克森為總統,儘管當時尼克森已經下台一年多。毛澤東顯然不能體會水門事件對美國憲政、美國民眾觀念的影響。評價水門事件也只用了「不就是兩卷錄音帶嗎?有什麼了不起?」這樣的話。
    
  其實,對美國憲政民主的實際運作不能理解的並不只是毛澤東。茱莉雅在回憶錄中提到,當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在會見他們夫婦時也說:「我們從來不把水門事件看得那麼嚴重。」當初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就說:「為幾卷錄音帶大吵大鬧,值得嗎?」埃及總統薩達特說得更坦誠: 「大驚小怪,統治者難道不允許進行統治?」
  
  尼克森的女婿和毛澤東爭辯的所謂「西方政治」,大概是指西方國家權力相互制衡的機制。在這種制衡機制的作用下,任何權力都不可能是至高無上的,都要受到其他權力的制約,即使總統也不能例外。比如,在這種憲法的契約條件下,人民委派一些人擔任行政首長來代為管理和處理公共事務。如果一個總統濫用權力,就是違反了契約的規定,由此導致的信任危機顯然非同小可。
 
   在冷戰中戰勝俄國的美國前總統雷根曾是好萊塢明星,於2004年病逝,布希父子先後致辭。雷根時代帶著名言終結:「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

   「鐵娘子」瑪格麗特·希爾達·柴契爾晚年一片淒涼,喪夫又患病。其子馬克於2004年3月29日被赤道幾內亞發出了全球通緝令捉拿,幾內亞總檢察長何塞·奧洛·奧博諾氣惱地說:「我們有證據,4年前他在我國煽動了一場未遂的政變。可我問過國際刑警組織,沒有人知道他現在在哪裡。」柴契爾不得不拖著病體遠行,為其籌措了16.7萬美元的保釋金。現在柴契爾已經全無昔日叱吒風云「鐵娘子」的風采。與柴契爾夫人有30年交情的老朋友琳達·麥克道佳爾在《星期日泰晤士報》上寫到,她被柴契爾夫人的變化「震驚」了:「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羨慕她的那股自信,但是現在,我從她身上看到的是恐懼和不安。她自己也感覺到了這些變化,她感到恐懼,因為她想要阻止這些變化卻又無能為力。」

   這些歷史上的巨人們都已經倒下,就算他們在歷史上聲名赫赫,權傾蓋野,獨霸一方,還是逃不過命運。每個巨人都會有到下的一刻,所以不必恐慌與震驚。

某些文字轉引自: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5268170/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