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我的主子是英国之王/我曾为英国国王效劳

7.3 / 7,950人    113分鐘

導演: 吉利‧曼索
編劇: 吉利‧曼索
演員: 伊凡博爾涅夫 尤莉亞嫣琪 伊凡‧薩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點點

2009-05-15 19:12:23

捷克從不缺少大師


究竟是源於怎麼樣一種精神,才能造就捷克民族的人們有如此樂觀而不屈不撓的性格?而這樣一種標誌性的特色也正是捷克的文字、電影等藝術形式所承載的精髓。
伊利•曼佐拍攝的《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在07年的時候再度蜚聲國際,這部同樣改編自捷克文豪赫拉巴爾同名小說的電影作品獲得了07年柏林電影節費比西獎,再此之前同樣出自伊利•曼佐之手改編赫拉巴爾小說的《嚴密監視的列車》、《失翼雲雀》也曾在柏林電影節等世界級電影節上獲得殊榮。伊利•曼佐與赫拉巴爾似乎已經成就了一種默契,赫爾巴爾的文字魅力藉助伊利•曼佐的影像便能夠大方光彩,而他倆的合作也多達6部之多。
《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講述的小個子服務生在捷克各大酒店服務,終於成就為百萬富翁,而其一生又穿插著捷克被侵略、二戰後社會主義重建的歷史。赫拉巴爾以捷克所特有的文字風格——幽默而詼諧、嘲諷而滲透著辛酸的筆力——撰寫著這個小個子服務生傳奇式的一生。藉助影像的魔力,伊利•曼佐使赫拉巴爾的這個故事以視覺等全方位的感受呈現給觀眾,而文字中一副副生動的畫面躍然紙上,帶領著觀賞者們陪同小個子服務員一起經歷著魔幻世界。
伊利•曼佐並不是原樣複製原著小說,在小說中,赫拉巴爾以回憶式的第一人稱敘述形式行文,小說以時間為序分為五個篇章。而在電影的敘事中,伊利•曼佐把小說中最後一個篇章——小個子服務生出獄後勞動改造山林隱居——打碎提出,作為電影敘述的起點,並結合蒙太奇一一插入前四個篇章的縫隙之中,形成現在與往昔的對比,以此來表達赫拉巴爾在小說中所蘊藏的哲理,而這哲理出自於作者所忠愛的東方哲人老子。
赫拉巴爾非常喜歡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東方哲理,許多《道德經》中的文字曾出現在赫拉巴爾的小說之中,在《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中,作者以小個子服務生戲劇化的人生,起起伏伏中蘊涵了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哲學思想。並以伺候過顯赫貴族、非洲國王等經歷與結尾處放野山林與動物為伴來表達老子的有為與無為的命題。而在電影中,雖然對比同樣存在,但卻顯得非常單薄,寡劇山林重逢知遇之恩的推銷員,一起喝啤酒的結尾雖然有著逍遙遊的風流,於原著小說相比還是差了一些。
可能是出於電影敘事的需要,伊利•曼佐在電影中插入了許多貫穿始末的線索,其一是鏡子,其二是反覆出現並幫助小個子服務生的推銷員老頭,其三是拋灑硬幣零錢。鏡子在影片的作用並不同於法斯賓德的電影中那樣,為了表達人與人的疏離,而更多的是出自小個子服務生自我價值認識的需要,他藉助鏡子去回顧往昔,來尋求自我價值的肯定,而這些同小說小個子服務生注重自我裝束的筆墨是有相映成輝的。而電影中的推銷員老頭在小說中僅僅是百萬富翁理想的啟蒙人,之後並沒有再出現,但在電影中卻反覆出現在小個子之後的各個篇章中,甚至在結尾處與小個子一同喝著啤酒隱居山林。雖然說,推銷員老頭喚起了小個子的百萬富翁之夢並且也教會他丟掉零錢、用紙幣鋪滿地板等等事理,但有一點值得說明的是,在原著小說中,小個子始末想要獲得的僅僅是別人對於其身份的肯定,而並不是追逐金錢與富貴,也因此在小說前幾個篇章中拋灑零錢、裝束等等,在後幾個篇章中其實已不再重復出現,而改變成要求成為百萬富翁而入獄、佩帶勳章、開設「斷裂旅館」並在同行前炫耀等等其他的行徑。但是電影卻一再強調拋零錢,比起原著小說而言,非常的單一。
小說中許多精彩的篇章在電影中一一重現,招待將軍、非洲親王、德國純粹人種基地等等。但可惜的是,寧靜旅店時護送開光「金童」、招待總理兩個場景在電影中被刪去。而已黎旅館時招待非洲親王時候需要的三百多套金質餐具也並沒有提及。而這些在小說中其實非常重要,「金童」事件是小個子離開寧靜旅店的原因,而金餐具也差點造成了他離開巴黎旅館。小說中的這些情節用意在於表現小個子雖然力圖與上層階級的人趨同,但又無法被其肯定,即使他炫富改變自己的裝束等等的方式幻想與其他人平等,但又始終無法成為他們的一員。這些也與後半部份結婚時德國人不與其碰杯、監獄裡不被認同等情節呼應,而主人公之所以會被塑造成一個小個子,很大部份原因也是因為這一身份認同價值認同的原因,而這些在電影中並沒有被如何刻畫。
小說中後半部份篇章非常的精彩,可卻是電影弱化處理的地方,小個子用其一生積蓄開設了「斷層旅館」時的輝煌場景在影片中連同百萬富翁改造所內的情節一筆帶過,這或許是出於政治侷限的原因,實在是非常的遺憾。小個子與德國妻子的愛情故事的段落,其實是反映小個子對於捷克民族主義精神矛盾衝突的部份,他為了被捷克上層階級人所認同而不惜與德國女人結婚,可能這樣說有些牽強,但是德國佔領捷克時候,夫妻兩回巴黎旅館炫富的情節其實也部份的暗示了小個子的婚姻目的的不純。而之後多次出現的「捷克人遭屠殺時而我正在接受德國醫生生殖器檢查,為了獲得證明與德國人結婚」也正是小個子內心矛盾衝突的體現。但是這些部份在影片中並沒有得到強調,只是過場式的浮光掠影的匆匆帶過,甚至那個只會敲釘子的弱智兒子,在影片中也更本沒有出生。
儘管影片與原著小說有著以上這些差別,但是單純從影片上來說,《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也是一部非常出彩的傑作。最中最亮麗的部份可能是影片中的蒙太奇運用,剪輯運用的顯而易見的是在前述的現在與回憶的輝映交插段落,往往過去的一個情景之後會流暢的剪輯到現在時,形成對比。在生殖器檢查部份時,為了表現小個子腦海中的景像,同樣也用了一組蒙太奇鏡頭,在畫面上實現空間時間的平行交叉。並且,在木屋中,小個子豎起三面鏡子,每一面鏡子出現之前一個篇章中的影像,完成了小個子精神世界自省的過程,此處的蒙太奇也屬影片中驚鴻一筆。
此外,影片的特色還在於表現形式的多樣,最初火車站的賣香腸的場景彷彿是對盧米埃爾《坐車離開耶魯薩冷》的致敬,以默片的形式的形式以及追逐火車的鏡頭又非常像在調侃《火車大劫案》。後半部份敘述德國侵略捷克這段歷史時,導演藉助黑白膠片資料等素材,非常具有新浪潮影片的特色。而且影片的鏡頭非常流暢,滑順而帶著美感,這使得整個影片的節奏非常緊湊,濃縮了14萬字原著小說中的重要場景與段落,絲毫不嫌拖沓與冗重,反而更像羽毛般的輕柔,這是符合原著小說文字的特色的。
赫拉巴爾並不是去抨擊或者沉重的記錄一段屈辱或壓迫的歷史,小說文字非常輕鬆詼諧,帶著調侃與玩笑,而筆力滲透紙背之後又帶著辛酸與淒涼,這樣的行文特色不但在這本《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中體現,並且貫穿在《過於煩囂的孤獨》等多部著作之中。而伊利•曼佐確實也有這樣的功力與技巧,在重現赫拉巴爾以夢為馬的想像力之餘更近一步的去誇大文字的氣氛,誇大輕鬆詼諧以及之後的辛酸淒涼。無論是在《我曾伺候國英國國王》或是《失翼雲雀》、《海底的珍珠》還是《嚴密監視的列車》中,都能體會到這一點。導演的方法其實也非常簡單,他一方面以輕快而亮色的基調去儘量的重現赫拉巴爾小說中輕鬆而詼諧的篇章,去展現赫拉巴爾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而緊接著卻以靜默、濃重的鏡頭製造歡娛後的留白,形成先後的對立,給於觀眾凝思的空間。

後記:同樣的精神在捷克大多數的藝術領域都能看見,而最顯然易見的便是電影,很難想像,一個歷史如捷克這樣的民族,曾遭受侵略與屈辱,又被嚴酷的政治肅殺了數十年之久,而這些藝術家們卻能呈現出如此純真而輕快的作品,其中的功力真不是卡爾維諾所說的輕盈所能囊括,而更多的是捷克民族所與生具有的精神所造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