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奇幻人生/口白人生(台)/离奇过小说(港)

7.5 / 237,036人    113分鐘

導演: 馬克佛斯特
演員: 威爾法洛 瑪姬葛倫霍 艾瑪湯普遜 昆琳拉提法 達斯汀霍夫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essie Yu

2009-05-26 07:36:26

就讓生命在此刻,戛然而止。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很早之前,我就醉心於深夜在鍵盤上舞動手指的快樂,那種感覺,好似面對這無盡的蒼穹,向想像中的人訴說一件件細微的心事。

 

現在,這種快樂似乎離我漸行漸遠,我被定義為長大了,成熟了,職業了,於是驚奇的發現,我變得聽從社會的勸告,永遠不會做似乎叫做過界的事情,正如主人公一樣,過著平靜的生活,不會思考接下來做什麼,數著自己刷牙的次數,數著自己到公交車站的布數,數著自己工作的數字,數著屬於生活中的所有數字。

 

主人公雖然被作家的筆控制了,又可以說,雖然作家的筆觸是跟隨者主人公的人生移動,很難界定,到底是誰改變了誰?

 

主人公無疑是幸運的:如果沒有作家的異想天開,他永遠不會去思考:如果明知道自己快要死亡了,還會怎麼去生活,也就永遠無法遇見摯愛baker;

 

作家也是幸運的:如果沒有主人公的出現,她仍然會陷入一種對死亡的執著中,意味著,在非現實的生活中不懈逃避中,她似乎也明白了:當一個人明知道自己會死,但是為了理想中的美好或理想中masterpiece的完美結局,仍然會選擇去死,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讓他活著嗎?

 

我們不要管其他人的奇幻人生了,自己又怎麼樣,不去想假設的題目,不去想未知的美好,也不厭倦眼下一板一眼的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太抽象的主題,然而,如果記述自己的生活,竟然也驚奇的發現,能找到些許的美好。

 

你看畢竟也曾經坦然面對、也曾悔恨的流淚、也曾轟轟烈烈,也曾期期艾艾,或者,你的這本人生筆記不如他人的炫目,但卻也充滿了真實的輕巧;也許你的人生筆記不如他人的厚重,但也許擁有自由的暢快……

 

所以,似乎一部stranger than fiction 什麼都沒講過,記錄的不過是一段生活,在引導一個人的一生中的小意義,卻被拍成了電影,如果這也是一種「奇幻人生」,似乎,我們的日子,都不曾單調過……



我又想到,如果我是作家我會怎麼做,讓主人公欣然赴死,還是還給觀眾一個慈善的結尾?



人家說,悲劇的意義,在於它賦予人類思想的深度。我深有同感,當我在冷燈下,注視一幕幕令人唏噓感嘆的故事時,如果,沒有一個可憐的結果,而是皆大歡喜的膚淺,總會讓我覺得,似乎這個故事,我不該讀完。



忽的,眼睛裡浮現了去年在電影院裡看畫皮時的感覺,記得有人問我,緣何流淚,我終於懂了,那些淚水,是在訴說,因為成就人們的慈悲,而放棄應有的落寞,是一種沒有緣由的悲哀;如果,從此善良的王夫人,再也不會睜開眼睛,被小妖用生命救起來的王生從此孑然一身,孤獨愀然;如果威猛的龐勇為了心愛的女人,死在妖精手中,而斬妖除魔的姑娘從此走上了一條獨自斬妖的悲涼路,也許,這個故事就不會,然人覺得回憶無味。



是的,接受喜劇的快感,讓人不願意思考深度的問題,如果能夠永遠在一起,深夜中也就沒了思念與怨恨的衝動,如果能夠一直相愛下去,就沒有孤寂時悲涼靈動的淚光,似乎,那也就沒了孤傲於世的氣質,變得忘記黑暗的恐懼,而回歸平淡的所謂軀殼,那麼,也許主人公會選擇,寧願去死,寧願生生世世矛盾糾纏,寧願永遠讓時間停留在這一時,這一刻,讓生命,沒有準備,戛然而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