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我是你的誰

2009-05-26 21:44:32

所謂大師的回歸……


   這是一部標誌性Guy Ritchie風格的電影,黑色幽默的主題,局中局黑幫紛爭的劇情,以及幾乎全篇性的人物對白,以致於影迷將它視為與瑪姐離婚的最佳禮物,甚至高呼Cult大師的回歸。歸根到底其實不過是影迷對Guy Ritchie風格傳承的追捧。
   
 很多人拿寧浩的兩部「瘋狂」與Guy Ritchie的電影相比較,顯然前者稚嫩的太多,甚至都不能和最早期的《snatch》在同一檔次線上,更可況Guy Ritchie在不斷的成長完善。雖然這部《搖滾黑幫》被影評人罵的狗血淋頭,但終歸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寧浩在現今也只能算個擁有才華的新晉導演而已。

    回過頭來看這部《搖滾黑幫》,從編劇到拍攝,從對白到電影的配樂,處處彰顯著Guy Ritchie的電影特色。可以說Guy Ritchie在8年婚姻的漫長煎熬下,無論是編劇功底,還是拍攝功底都沒有任何的退步,但換言之,Guy Ritchie在影評人眼裡這樣的停滯不前,幾乎已經證明其江郎才盡的表現。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標誌性」這樣的侷限,無論對於誰來說都非常容易陷入模式性套路的詬病,突破與保持的爭論自然就無法真正成為評價一個導演或一部電影的唯一真理性標準。一部電影,精彩的編劇至關重要,Guy Ritchie在這方面的才華可圈可點。短短90分鐘時間,他架構了一部龐大,並且錯綜複雜的劇情,局中局的情節,環環相扣,各個人物分支都做了精心的安排,但是觀眾卻並不會感到混亂或者不知所云。每一條線路Guy Ritchie都恰到好處的清晰表現出來,編織成為交雜相連的「騙子」大戲。這要求導演必須擁有非一般的掌控力。就這一點上Guy Ritchie就已經交出了出色的答卷。當然,Guy Ritchie的過人之處不僅僅是劇情上的精準把握,更重要的是人物大量對白的尺度拿捏。90分鐘劇情,將近90分鐘的台詞,並且和劇情契合恰到好處,幾乎沒有多餘的廢話,這本身就非常夠一般導演學習很長一段時間了。這幾年也只有Quentin的驚世駭俗之作《黑色追緝令》安排的台詞得到過業內外的一致讚譽。Guy Ritchie,從《snatch》到《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再到這部《RocknRolla》,雖說影片本身沒有實質性的突破改變,但就其現今玩黑色幽默的Cult導演,我們就不得不將Guy Ritchie奉為大師去欣賞膜拜。

    就是這樣一部大師指導的作品,在影評人的眼裡卻幾乎掉到了一文不值的地步。在客觀的角度上來說,Guy Ritchie換湯不換藥的劇情著實會讓一些人大感乏味,再加上越來越濃厚的好萊塢畫面,不禁讓很多影評人痛斥Guy Ritchie喪失了純正的英國招牌,進而投靠,甚至巴結好萊塢。在前兩部作品中,人物語言幾乎都是標準的倫敦腔,而在今天的影片中你不僅可以聽到美國腔,甚至還有俄羅斯腔,至於百分之百的倫敦腔只能在幾個街頭小混混和同性戀的嘴裡聽見了。其實,影評人大可不必這麼尖酸刻薄,對於8年婚姻之後的回歸,任誰都需要一個緩和階段,目前自當是找找感覺罷了,更何況這找找感覺還駕馭在不一般的基準上。

    對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Guy Ritchie前兩部作品,因為等到這部的時候,說實話我已經開始審美疲勞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也依然堅持認可Guy Ritchie身為Cult中黑色幽默的大師地位,起碼當今影壇這樣類型的導演為數不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