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奇幻人生/口白人生(台)/离奇过小说(港)

7.5 / 237,036人    113分鐘

導演: 馬克佛斯特
演員: 威爾法洛 瑪姬葛倫霍 艾瑪湯普遜 昆琳拉提法 達斯汀霍夫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喂喂威

2009-05-30 23:30:52

傾聽那耐人尋味的生活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其實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編劇用一種近乎荒誕的方式詮釋人生的必然與未必的問題。當然,正如片中所說的,如果是悲劇,這個故事才是真正的偉大。我以前不喜歡看悲劇,但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更明白悲劇的偉大就在於它的詠嘆與警醒。死即重生。
看片之前,我不知道,哈囉德的扮演者Will Ferrell是一個老牌喜劇演員,事後翻查回味,真發覺Will Ferrell那略帶喜感的木訥臉孔,玩味與黑色幽默真如周星馳的《喜劇之王》。他的眼神,聽到畫外音時充滿不知所措,與醫生聊天時迷惘無助,得知自己要死時掙扎抓狂,找到愛情時堅定與喜悅,絕對的真情流露矛盾豐富。可以想像,曾幾何時,這些眼神都在我們的臉孔上出現過,生活其實就是個悲喜劇。
不過就演技來說,Emma 湯普生絕對一流,把握角色的心態與動作細節恰到好處。而她扮演的神經質作家很好地詮釋了角色內心的選擇與掙扎:站在高處感受墜樓的風速,那手指與嘴角微少的抽動;在醫院裡感受死亡的恐懼與無助,那研究探尋的語氣和古怪的措詞;在碼頭想像雨天汽車墜橋的濕滑與冰冷,那身體顫動和蜷曲的姿態;那煙、那身衣服、那頭亂髮、那個虛空的眼神……這是我見過的最古怪同時又最有血有肉的作家。這部戲,讓我記住了一個人的名字,Emma 湯普生。
而飾演哈囉德女朋友的Maggie Gyllenhaal 則不溫不火,很鄰家女孩的感覺。可以理解的是,導演在塑造這個女孩形象方面有點舉棋不定,面對稅收審計員時的叛逆反動,得到愛情時的溫順纏綿,目的似乎藉此映射生活中那些不安於本份但本性馴良的群體。這是一個性格多面的角色,但又因為是配角,無法過多墨跡。與此相同的是,Dustin Hoffman 飾演的文學教授,有體面的一面,教授,也有渴望尋求刺激的一面,救生員。演技精湛的他,篤定沉穩,略現內心鬥爭。
而五個角色中,用力最弱的就數Queen Latifah飾演的出版社的作家輔導。所有的篇幅都依附在作家身上,最置身事外,同時也是最懵懂的人。或者這個角色的出現,最大的作用就是代表著觀眾的思法,發問,感受,悟道。
看戲的時候,我有一個很奇怪的想法,想從香港演員中找到幾個去替代這些角色。但是,我找不到。也許香港演員的表演更舞台化一點,多了奼紫嫣紅,缺少平實樸素,他們屬於聚光燈下的舞者,離平凡的生活還有那麼一點距離。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哈囉德.克里克的男人,還有他的手錶。哈囉德的生活中充滿了數不清的數字和算術,自己卻少言寡語,他的手錶就更少了。12年來,每個工作日,哈囉德都要刷他32顆牙齒,每顆76啟遍,來回38遍,上下38遍。12年來,每個工作日,哈囉德都會在領帶上打單溫莎結,而不是雙結,因此能省去43秒時間。他的手錶覺得單溫莎結讓他的脖子看上去更肥,但是什麼也不說。12年來,每個工作日,哈囉德幾乎都以每街區57秒的速率走過6個街區,剛好趕上8點17分克羅內克的公車,清風拂面,令他的手錶感到舒服。12年來,每個工作日,作為國稅局的高級審計員,哈囉德都要審閱7.134份稅務文件,只用45.7分鐘吃午餐,4.3分鐘喝咖啡,手錶精確地記下這些時間。除此之外,哈囉德生活很孤單,獨自步行回家,獨自吃飯,每晚11點13分準時獨自上床睡覺,把他的手錶放在身旁的床頭幾上……」
伴隨著跳躍的數字和各式條條框框,故事開始了。有那麼一刻,我覺得這就是我的生活,所有一切按部就班,一成不變,在城市街道穿行,在電腦前努力工作,一切看起來就像一部機器,力求準確無誤地執行任務。
崩潰了?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大多如此。
在週三的早晨,哈囉德終於聽到了這把準確描繪他生活的聲音,他沒法按照原來的計算工作生活,從前按部就班的生活開始支離破碎,直到那把聲音真切地告訴他「你會死於非命」。一切終於分崩離析。然後編劇很巧妙地把一個作家的小說體驗和一段由厭變愛的感情、一個出版社的作家輔導和一個文學教授與哈囉德「不幸」結合起來,一路探尋生活的本義。最後,哈囉德找到那個譜寫自己生活的作家,意外地筆下求生。
這是導演的劇本,那,我們自己的呢?
我們當中的80%,都像週三以前的哈囉德,奔波勞碌,忙乎不知所為何事,企圖用各種精準的數字去算計生活,卻從來很少去感受自己的人生,直到死亡來臨那一刻才大徹大悟。突然之間,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贖》裡面的一個詞,「制度化」,我們習慣生活在各種社會規條當中,謹小慎微,就像城市機器裡面一顆顆磨得蹭亮的零件,小心翼翼地運作,各安本份。但又有多少人思考過我們的生活到底是為了誰,「制度化」機器的產出又是什麼?在這一點上,「不幸」的哈囉德是幸運的,起碼他聽到屬於自己的指引,找到了生活的真諦。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隻「哈囉德手錶」,它躲於你體內,當你靜下心來,你會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事事到點,你又會聽到、不安地鈴鬧;你急,它催;你緩,它悠。總之,無時無刻,它總會默默地觀察和記錄你一切的動作細節,一切的喜怒哀樂。
靜下來,聽到了嗎?那是你自己的聲音,你自己的直覺。
無論施受行想,只要你願意,你總會聽到一把像電影裡面的畫外音,最簡潔明了地和你訴說著最真實的感覺。「制度化」的生活往往令我們忽略了這把聲音的存在,違心地「制度化」辦事,或許那是最符合世俗的辦事方式,或許依循規條的結果是會得到別人的頜首稱讚,但你問過自己:「我快樂嗎?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我不快樂,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我無能為力。」
這是大多數人的答案,但事實真的如此?沒有人能給你公式化的答案。但是,如果你將這聲音當作啟示與指引的話,可能人生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經歷與結果。正如本片名字源自的馬克吐溫的一句話:「真相比小說還要不可思議,因為文學作品不得不亦步亦趨於可能性,而現實則隨心所欲的書寫故事。」我們亦可以開放的態度看待我們的人生,由自己去編寫各種戲碼與結局。

Truth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because fiction is obliged to stick to possibilities;truth isn't.
——Mark Twai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