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

决战以拉谷/以拉谷/进退维谷

7.2 / 75,262人    121分鐘

導演: 保羅海吉斯
編劇: 保羅海吉斯 馬克波爾
演員: 湯米李瓊斯 莎莉賽隆 Joseph Bertot 布蘭特布利斯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槍火

2009-06-06 11:00:02

誰被傷害?


很少主動給五星,大多時候的評分也不是全出於己意,很難不受權威的影響,畢竟是先學史再看片。我只能儘量真誠。而這,不能說之前沒被推薦過,而只是我很慶幸與他偶遇,權威,或者說推薦意見沒影響我。
第一次真正被戰爭題材的故事震撼,直逼心靈,再也不是我認為此處我應該被感動,而是,我確實被感動。《集結號》,說實話,雖然我還寫過關於他的論文,但確實,我得到的感動很少,幾乎沒感覺。而只是在忍耐長時間的複製戰爭那些戲,說真的,我確實不喜歡。就像《拯救大兵瑞恩》,我現在還只是看到了前面幾場戰鬥,每次都想打瞌睡,沒看完。對於複製戰場部份的戲,我大都在忍耐,怕會錯過什麼,卻什麼也沒得到,所謂「雞肋」,這是妨礙我感動的原因,我更多的感到的是忍受,場面火爆,情節推進緩緩慢。
被推薦看這片子是因為他說這部片子是那年他看到的兩部編劇編得最好的電影之一,另一部他說是《殺手沒有假期》。然而,此處,對這些形式上的技巧的探討顯得多麼蒼白,雖然,這對這電影的成功至關重要。我想說的是,這可能是第一部震撼、感動我的戰爭戲。
對人的平等的要求,或者直接退化到動物階段,對同類生命保存的尊重、維護,是那麼下意識。此處,提「君子遠皰廚」顯得多麼虛偽。只要是戰爭殺戮,就必須互相傷害,並且肯定會傷及無辜。人雖說是戰爭機器,但最起碼的前文說的對同類生命保存的維護還是下意識的。人類定的規則是,不虐待戰俘,戰時還是可以互相殺戮的。
撞死一個無辜的小孩,當事者心理承受多大壓力。故事想說的一部份是,他們還太年輕,經受不起。但年紀大了就一定能嗎。片中,經歷戰爭後,他們的傷害是終身的。而這些傷害決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的,會被這種力作用到、傷害到的,誰又能完全界定呢。戰爭不是一群人的,它受的傷也絕不僅僅是戰士的身體。
學文學史談到托爾斯泰的人道主義,評價說到這有進步意義,也會說到消極作用,說是對進步的階級暴力革命就不該以這樣的標準去評價。或者說,所有歷史,似乎都在強化此場、此階級戰爭的合法性、有效性、歷史意義。而真正跳出這個陽謀,上升到人道主義關懷的作家,真值得敬佩。況且,托爾斯泰還沒親身經歷戰爭,只是感覺到別人通過勞動得食而自己什麼都不干還能享受他們的勞動成果,這很不平等。只是這種不平等,已經讓我們的文豪深深不安。戰爭呢,是對人直接的身體傷害,怎麼能受得了,何況他們還年輕。
當大家在關注大衛得勝,大衛勇敢,堅強的時候,甚至父母也和大家同謀,這是子孫的無上榮譽。誰去關注大衛當時,面臨巨大威脅心中所蘊含的恐懼,和這恐懼可能有的後遺。
回過頭來看我們國家的兵。在地震央,他們面對的也是這樣血淋淋的現實,有誰去關注他們的後遺。當兵最辛苦,想想《士兵突擊》,枯燥的訓練,強烈的榮譽衝擊欲。當導演用大量篇幅來展示許三多從第一次殺人,即使是壞人,中清醒過來時,我當時感覺是多麼沒有必要,現在來看,那段又變成多麼的力道淺、不足。
我們天天吃肉,屠夫是應該的。就像我們可以天天正常生活一樣,那也是他們的職責?真的勇士,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可我們有多少這樣真的勇士,或者說即使是真勇士大衛,是不是,我們該去關心他獨自面對的巨大恐懼和後遺。我不知誰挑起戰爭,難道就像我們不知為什麼要吃肉一樣?真佩服素食主義者,也真希望掌握權力者是素食主義者,或者至少要尊重素食主義者。我不是誰,我也想不到解決人類長期雜症的方法,我只能說我想說的,並且尊重清楚地為「人」表達的藝術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