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只愛陌生人--The Crazy Stranger

只爱陌生人/CrazyForeigner

7.7 / 6,880人    102分鐘

導演: 東尼葛里夫
編劇: 東尼葛里夫 Kits Hilaire Maigne Jaques
演員: 何曼杜立斯 Rona Hartner Izidor Serba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tchbox

2009-06-08 21:01:25

諾拉 露卡


Tony Gatlif:

1993 一路平安 Latcho Drom
1997 只愛陌生人 Gadjo Dilo
2002 搖擺吉普賽 Swing
2004 被放逐者 Exils
2006 尋愛之旅 Transylvania


法國青年Stéphane來到羅馬尼亞的吉普賽村落,尋找父親生前摯愛的女聲諾拉露卡。一次次的上路,歌聲,舞步,器樂,訴說。華麗眩目或是蒼涼悲愴,都僅僅拼湊起屬於這個流浪民族的點滴。吉普賽人沒有心中那唯一的諾拉露卡,每一個聲音都是一生的奇錄。

[Gadjo Dilo](只愛陌生人)的荒誕敘事,讓我想到了庫斯圖里卡同樣訴說吉普賽故事的[流浪者之歌]。Stéphane與Isidor的雞同鴨講,村民們對這個異族人極為誇張的態度轉變,讓影片充滿了喜悅的張力。吉普賽女人們當然並不優雅,她們張口金牙閃爍,最美麗的Sabina也是如此。還有屢次出現的略帶低俗的挑逗,幾乎成為影片的標誌性台詞,其涵義能夠用以表達戲虐和調侃、熱烈的示愛、甚至是不屑和憤怒。
相比[Gadjo Dilo]的熾烈和「粗糙」,從孩子視角出發的[Swing](搖擺吉普賽)就要輕盈和細膩,也溫和許多。學吉他、和吉普賽孩子玩耍、觀看演出,構成了法國男孩Max假期生活的全部時光。不似Stéphane錄下吉普賽老婦的哀唱時的凝神和一邊Sabina的眼淚,另一段辛酸訴說面前的Max,只是一臉孩子的懵懂。
兩部影片選擇的外來者旁觀的視角,應該是源於導演Tony Gatlif一半吉普賽血統的身份。也看了此前他拍攝的關於吉普賽人的紀錄片[Latcho Drom](一路平安),其中最為打動我的一個畫面,是一位老人,用一把斷了弦的小提琴,為面前的孩子奏樂。

也記得Isidor把小提琴在頭上架起,讓Stéphane很是驚喜。樹林中他以哀求的口吻向年輕的Sabina求歡,這一幕看得讓人不免鄙夷。得知兒子的死訊之後,老人雙膝跪地的哀號,卻又讓人為之深慟。
年輕的Stéphane和Sabina彼此吸引,陷入熱戀。Max和吉普賽女孩Swing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童年時光。而兩部影片在歡愉過後的情節轉折,墊下了沉重的悲劇色調。[Gadjo Dilo]中,尋仇的羅馬尼亞人燒死了剛剛出獄的Adriani,吉普賽人紛紛逃離,家園被毀。[Swing]中,吉他老師Miraldo猝死,兩個孩子在水中舉行了一場告別儀式。

Tony Gatlif後來的兩部影片,[Exils](被放逐者)和[Transylvania](尋愛之旅),不再以吉普賽族群作為對象,主題卻依然關於旅途和尋找。[Exils]中的一對法國情侶,踏上前往阿爾及利亞的尋根之旅,最終卻未找到真正的歸屬。[Transylvania]是關於一位來到異域尋找愛人的吉普賽女子,最後一個鏡頭裡的微笑,與以Sabina的微笑作為結束的[Latcho Drom]很是相似。

Miraldo死後,房車被大火燒盡。Max離開之前留給Swing的剪貼本,在女孩擦乾眼淚之後,被冷冷地拋棄在了街口。對於吉普賽人來說,已經失去的,徹底告別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也因此,目睹了死亡和離散的Stéphane,選擇銷毀旅途中的一切記錄。
諾拉露卡,只是一場遙遠的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