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在暹邏--The Love of Siam

爱在暹罗/暹罗之恋/爱在暹罗广场

0 / 0人    Thailand:150分鐘 | Thailand:154分鐘 | Thailand:178分鐘 (Director's cut) | USA:157分鐘 (US dvd version: 157

導演: 阿拉克
編劇: 楚吉克沙維拉根
演員: 維特維斯特‧海倫亞沃恩酷 馬力歐莫瑞爾 庫曼‧文雅莎 辛賈潘妮特 宋西特‧隆努帕空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仙兒

2009-06-08 22:33:42

世間安得雙全法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故事。很多青春殘酷物語,我總是懶得看。泰國電影終於有未來了。別再拍什麼鬼片兒了,這才是合適他們的風格,也是亞洲電影相對美歐來說無人能及的優勢:乾淨,質樸,深厚的文化或宗教底蘊,安靜的氣質,溫順的眉眼,被重視的倫理,被遵守的傳統,含蓄的情愫,無法描述的詩意。什麼時候中國電影也能走回來呢?中國的武俠片本來是個例外,應該天下無敵的。可惜被某些大導演濫用了,觀念一旦形成,就很難再被改變。「俠」在外國人心目中已經被扭曲得不像樣子了,而且正在更加不像話的被扭曲著,他們還在津津樂道幹什麼「衝擊奧斯卡」、「提名坎城」,一個牌子就那麼重要嘛,重要到不惜踐踏自家文化的形象和地位,噁心。以為幾個閃光燈,一條紅地毯,幾本雜誌封面,那便是成功了嗎?當全世界都那樣看中國人,那樣笑俠客的時候,你們也不過是別人手裡的玩具罷了。
      喜歡裡面的乾淨純粹,溫和坦然,以及一去不返的花樣年華。可大凡這樣的故事多半不會有什麼圓滿結局。並非青春本就殘酷,只是所有的人都必須在痛苦與離別中才能成長。現實沒有錯,它只是按照自己的軌道盡職盡責地做一個好的監考。難道你想原地踏步嗎?你肯,怕時間也不肯呢。別埋怨,我們都要寬容小孩子的斤斤計較和不寬容,儘管他們的年紀聽起來比我們大好多。感情和感情是平等的,為什麼為了親情家庭或者一些其他承擔就一定要愛情妥協?沒有哪一種愛有權利殺死另一種愛,它們之間是平等的。那兩個人之所以最後分開,不是因為命運的安排,不是因為現實會毫無例外地殺死一切天真單純卻高貴的感情,只是因為他們兩個,都還沒有力量。他們在這個龐大堅固的社會上如此無助和飄搖,卻還有那麼重的責任等待他們承擔。這樣的人即使有再濃烈的愛,也必然抵不過現實的重量和旁人的眼光。而青春的魅力和標誌,正在於其純粹乾淨。安靜羞澀的感情,沒有身份沒有經歷,這必然導致沒有力量。除非家庭的龐大背景,否則任憑純粹與美好順其自然,最後定要被鋒利的眼光和所謂現實狠狠傷害,然後是兩個人心中無法抹去的傷痕,印在心上,相隨一生。笑,這大約就是,悲劇的起源了罷。
      對此,年少意氣那種本能的簡單的反抗和不在乎只會招來更大的壓迫,因為大人們最怕你不在乎。越來越多的道理和責任壓下來,甚至告訴你放棄為了心愛的人著想(純屬胡說卻總有人中計,迂腐!自以為是的迂腐!你有沒有在意過你愛的人的想法?你問問金絲雀是喜歡金鳥籠純淨水高級鳥食還是比翼雙飛哪怕棲息枝頭風露立中宵?原本毫無瑕疵的信任和堅持就這樣搖搖欲墜於你自以為是的善良手裡了...可是單純似乎總是這樣的)。這樣軟硬兼施的心理戰之後,妥協的念頭從外部轉到內心。外面的一切都可以不在乎,最怕的是自己繳械投降。內心垮了就毫無防禦和抵抗能力,任人擺佈和摧殘,這是大人們的陰謀。一個投降了,另一個若不跟著投降便會受更大的傷,何況通常第二個人會宿命地認為這是他已經做出的決定我只能遵守作為愛的報答,根本想不到利用兩個單純的人的善良去徹底破壞以維護既定秩序是大人們歷來的拿手戲。未必就沒有兩全,但是他們根本不予考慮。這個不行就去找那個,苦口婆心聲淚俱下言語刻薄,種種伎倆不一而足,反正只要有一個聽話了,另一個就完全不必擔心了。很簡單的囚徒困境,一起堅持是上上之選。可是當事人就是不明白,都覺得自己為對方好,犧牲也值得,卻不知道這一痛就是一輩子,走到哪兒跟到哪兒。你再不能去愛人了,那個人就可以嗎?一毀就是兩個人,無論成功還是平庸都永遠無法釋懷。看到什麼經歷什麼都會勾起的心痛,又何苦?為什麼不能勇敢一點,耐心一點,看遠一點呢。小小的偏見和眼光可以用最簡單的暴力或者無視來抵抗,可是面對現實這個天下最大的麻煩,需要的是智慧和耐心。需要時間來讓自己變強,一面是力量,一面是心靈。當我決定以我的方式對抗現實的沉默壓迫,保護我想保護的人的時候,我從心裡選了三樣東西:忍耐,獨立和信任。嗯,甚至理解也不用很多,信任就好。所以,相信奇蹟,它就會存在。這句話出自真心。因為兩個人對彼此的絕對信任是無堅不摧的。
      電影是講述我們曾經發生或者將要發生的故事,很多時候我們喜歡看是因為其中有我們曾經的不可言說的感情和角色,哪怕只是一剎那。許多人喜歡由此產生的情感共鳴。共鳴的人越多片子越賣座,這個小成本電影裡面有太多種感情和牽扯,角度也清新,難得的是的開放式結局和溫暖的主旋律帶來的生氣。應該會得到許多身份各種階層人群的喜歡罷。與其說共鳴,我似乎更喜歡在裡面找自己曾經面臨的境遇: 一個選擇,或者一種突如其來必須面對的境遇。怎麼辦?自己親身經歷的時候,往往身處其中,無暇思考太多,可是在電影裡,那個小人就是你,歡喜憂傷,兜兜轉轉,你自己跳出來,邊流眼淚邊清醒地想,到底應該怎麼做。有時候導演會迫不及待地給出他的答案,大多數時候只是提出了一個問題,並且把各個方面交代得很詳細,讓你在資訊量完全對等的情況下獨自思考。這是我喜歡電影的一個重大原因。很多答案都在電影結束字幕徐徐上升的時候產生。這個片子裡的問題我很久以前已經有了答案,不然我的人生大約是另一種樣子,這次的故事算是驗算:)主人公最後終於哭出來的時候,是不是但凡有心的人都會一起流淚?誰沒有過委屈或者有苦說不出的時候?
      答案在哪裡呢?
      如果自己很強大,無論做什麼,大概都沒有人可以肆意傷害了罷,說不定還會有人膜拜效仿呢,很可笑不是嗎?但就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是隨波逐流入云亦云的,他們的追隨可以當作不見,他們的傷害卻不容忽視。從傷害到崇拜,這種改變是自然的演變,人性使然。既然成長之中的傷害和痛苦無法避免,不如就把心愛的東西藏起來,不給人看,假裝長大了,只在夢中繼續。只要留住原本的自己,它只會越來越美越來越亮,不會有絲毫褪色。經過時間的打磨,世上最美的東西,要留給唯一的一個人。
      一個人一生中只有一個最美的十年,一個人一生中亦只有一份完完整整,乾淨純粹的愛,義無反顧,死生契闊。如果要選,你要哪一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