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

烈火战车/火战车/火的战车

7.1 / 65,966人    125分鐘

導演: 休‧赫遜
編劇: Colin Welland
演員: Ben Cross Ian Charleson Nigel Havers Nicholas Farrell 伊安荷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亞洲孤兒

2009-06-08 22:34:53

電影《火戰車》:緬懷1924年巴黎奧運會冠軍——傳教士利迪爾



    埃里克•利迪爾,中文名字李愛銳(1902—1945)。其父為詹姆士•丹露帕•利迪爾牧師,母親名為瑪莉•雷登,是一名護士,父母均為蘇格蘭人,是英國倫敦會差派中國的傳教士。

    1898年利迪爾牧師進入中國,在上海傳揚福音,次年和雷登小姐完婚。後因受當時義和團運動影響,利迪爾牧師和妻子離開上海北上。1902年1月16日,他們的第二個兒子埃里克•利迪爾出生在天津有名的馬大夫醫院。 1907年,利迪爾5歲時,隨父母休假回國。次年,利迪爾牧師即返回中國參入教會服侍,這位牧師因宣教生涯飽受家庭分離之苦,將自己的兩個兒子羅伯特和利迪爾留在英國。

    及齡後,利迪爾就讀於蘇格蘭史達靈郡倫敦中學,此校內學生幾乎皆有相同背景:宣教士的孩子,都在侍奉上帝極其虔誠的家庭成長,都因其父母忙於教會侍奉和福音差傳,無暇照料自己。利迪爾在學校時,他在運動方面即顯突出實力。並且,該校對體育運動也予以重視,阿爾門德校長曾在講章內寫道:「為什麼在運動員和基督徒之間就無法有神聖的關連,事實上,這種神聖的關連可對抗二者共同的敵人,可抵禦一些不良的品德,諸如:不節制、怠惰、遊手好閒、柔弱、放縱肉慾、尖刻的嘲諷主義,以及我們生活中所有的違逆自然及不道德的因素」。

    中學畢業後,利迪爾進入著名的愛丁堡大學,攻讀自然科學學位。並且,利迪爾也加入愛丁堡大學橄欖球隊,並成為隊內頭號隊員。後聽取英國知名教練湯姆•麥格查的建議,專攻田徑,利迪爾後來的表現證明這位教練的慧眼獨具。利迪爾在大學生活中,除了橄欖球、田徑及學業外,他也有在教會參入佈道的侍奉,為主做見證;在平時,他就一直按時參加每個星期的查經班;他也曾在學校的以斯靈敦醫藥福音機構工作。他的信仰堅定敬虔,在他的信仰中,謹守第七日為安息日,也因為他決心守主日,逐很快的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1924年夏,第八屆奧運會在巴黎舉行,有44個國家和地區參賽,利迪爾代表英國參加田徑比賽。巴黎奧運會上,由於他原來報名的100米比賽安排在7月6日禮拜日舉行,而禮拜日利迪爾要參加教會的主日崇拜,所以他決定放棄比賽。而利迪爾是英國贏取奧運百米金牌呼聲最高的人選,此時,英國王室成員出面勸說未果,國人也多有聲音指責他為叛國者。而利迪爾在賽程表一排出來就做了決定,「一切都顯得非常平靜」,當時和他一起參賽的運動員尼爾•坎帕貝爾說:「利迪爾最不喜歡喧嚷這種事了,他只說:『我不在星期日出賽』」。

    在事態發展陷入僵局之際,另一位英國運動員林賽爵士將自己的7月11日400米參賽資格轉讓給利迪爾。利迪爾在最短時間內刻苦鍛鍊,這個「會飛翔的蘇格蘭人」雖不習慣長距離比賽,但為了信仰——上帝的榮耀,他奮力拼搏。而在此賽事中,利迪爾不僅奪得400米賽冠軍,並以47秒6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此時,他僅有22歲,他的此項紀錄也保持了35年,直到1959年才被打破。後英國人以此為劇本拍攝了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影片《火戰車》。

    在勇奪第八屆奧運會400米金牌後,利迪爾在英國如日中天。這時他也拿到了愛丁堡大學的化學學位,成為英國不少企業爭相聘用的對象。然而,已經成為國際著名運動員和體育明星的利迪爾,告別了英國以及他在英國可能得到的各種榮譽,婉拒了所有邀請,懷著對中國的眷戀,於1925年夏,回到了出生地天津,在英國倫敦會創辦的教會學校新學中學(現天津17中)做了一名中學教師,以期服務於中國、服侍於上帝。他說這是神給他的夢想之地,他愛這個國家。此時,他也僅有23歲,而他在田徑運動上正處於巔峰狀態。

    利迪爾在新學中學執教期間,對中國學生充滿關愛,對教學認真負責。他擔任學校的理科及體育教師,每次講課後,利迪爾從不率先離開教室,而是禮貌地讓學生們先走。走下講台後,如果還有學生在教室裡,他便坐到學生中間,與他們交談。利迪爾負責而仔細,即便僅有一個學生聽不懂他講的課,他都會毫不猶豫地重講一遍。一次,一個學生因上學時自行車壞了,遲到了幾分鐘,利迪爾問明情況後,將幾分鐘前講過的內容又為那名學生重講一遍。

    1928年,利迪爾接到邀請,參加在大連舉行的一場國際運動會。在這次角逐中,利迪爾獲得200米和400米跑的金牌。賽後,利迪爾為不影響學校課程,急欲返津,到達碼頭時,輪船剛剛起錨,離岸已有很遠的距離。於是,他急速跑到離船最近的岸邊,先全力將行李拋上船,隨後,倒退幾步,再全力起跑,飛身跳上輪船的尾部,全船乘客瞠目結舌。此時,利迪爾還穿著運動服。此被傳為佳話,而利迪爾對中國教育事業和上帝事工的盡忠之心也可見一斑。

    在1929年,天津民園田徑體育場舉辦萬國田徑賽,受主辦方之邀,利迪爾主持跑道的設計與施工,其修築水平,在當時亞洲堪稱一流。在此次賽事中,利迪爾擊敗了500米的世界記錄保持者德國運動員奧托•費爾薩,奪得了平生的最後一塊金牌。62年之後,也就是1991年的6月,由他的三個女兒把這塊金牌贈送給了父親曾經任教過的學校新學中學——今日的天津17中學,作為永久的紀念。

    利迪爾雖對教會的服侍和學校的工作勤奮有加,但其個人問題卻無暇顧及。直到32歲時,才和一位名叫佛羅倫絲•麥肯齊的加拿大小姐結為伉儷,後夫婦二人相續生下兩個女孩。數年後,埃里克•利迪爾受差會的派遣到河北肖張縣傳道。此前,利迪爾的哥哥羅伯特已經作為一名傳教士在肖張縣做福音工作。而此時,也正是中國抗戰時期,肖張縣飽受日軍侵略之苦。1941年5月,利迪爾把妻女送回加拿大,此時其妻又有身孕。9月,三女在加拿大出生。不想,此行利迪爾竟與妻女成訣別。也是在此時,利迪爾被日本人關押,被送往位於山東濰坊的日軍集中營——即濰縣樂道院。

    濰縣樂道院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北長老會在中國建立的規模最大的一個傳教基地。最早於1883年,由傳教士狄樂播(狄考文的四弟)和其妻丁珍珠夫婦創建,最初包括教堂、學堂、診所三部份。1942年3月,日本憲兵佔領樂道院,將其改建為關押華北各地西方僑民的集中營。其中包括不乏知名人士:華北神學院院長赫士博士,曾任蔣介石顧問的雷振遠、齊魯大學教務長德位思、燕京大學校務長司徒雷登、後來擔任美國駐華大使的輔仁大學附中教師恆安石,其中就有利迪爾。

    集中營生活極端艱苦,但是利迪爾還是幫助數十位青年人學習化學,因無教材,利迪爾就憑自己的記憶編寫化學教材。大衛•米曹博士曾在集中營裡生活過,也當過利迪爾的學生,他至今保存著利迪爾編寫的化學教材。利迪爾永遠是一個深受大家歡迎的人,即便是在集中營裡。孩子們覺得他是一位慈祥的父親,親切地稱他「埃里克叔叔」。年紀大的,則將他視為一位可靠的朋友、絕對可以信賴的人。

    1945年2月初,利迪爾有一週的時間沒有給他的學生們上課,事後大家才知道他病了。2月20日,也就是利迪爾臨終的前一天,他還和同學們在棒球場上交談,誰也看不出他身上隱藏著巨大的病痛。第二天的上午,利迪爾腦裡的腫瘤便奪去了他盛年的生命。獄友們在利迪爾的墳墓前豎起一支簡單的十字架,由於找不到油漆,他們就用黑鞋油在十字架上寫下利迪爾的名字,此時,利迪爾正值43歲。

    多年後,1995年,適逢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一位日本教授發現了一件已經沉睡半個世紀、但保存完好的埃里克•利迪爾在山東濰坊日本集中營的死亡證明。這份死亡證明書共有3頁,記載了利迪爾死亡時的年齡為43週歲零一個月,死亡日期是1945年2月21日傍晚9點20分,大夫簽字日期是2月22日。如今,這份死亡證書保存在設在香港的埃里克•利迪爾基金會。

    1988年,一批中外友好人士聚集山東濰坊,為在那裡建立的埃里克•利迪爾墓地紀念碑舉行揭幕儀式。紀念碑由產自他的家鄉蘇格蘭的馬爾島花崗石製成,鐫刻有中英文碑文,正面是:「他們應可振翅高飛,為展翼的雄鷹;他們應可競跑向前,永遠不言疲勞」。背後則記載了利迪爾輝煌而短暫的一生。1990年,為了紀念利迪爾,一位出生於蘇格蘭、後居住在香港的土木工程師丘嘉先生,倡導並建立了埃里克•利迪爾基金會。

    就筆者個人而言,對於利迪爾的所知,首先,是在2005年時聽我們班主任王牧師說起過。當時,王牧師亦曾向我們推薦影片《火戰車》,並且就利迪爾的生平給我們做了簡單介紹,給我們知道他是一位忠心愛主的神的僕人。另一次,是我們2007年集體訪問濰坊教會時,由濰坊教會的石牧師接待我們參觀樂道院,我們在樂道院裡看見紀念利迪爾的花崗石紀念碑,對這位神的僕人更直觀的了解,他對中國的熱愛和為中國生命的付出。

    今日,在北京奧運會之際,我們重新緬懷這位昔日的奧運冠軍利迪爾。他以一顆善良偉大的心靈,在自己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來到中國的窮鄉僻壤,飽受戰亂之苦、妻女離別之痛。他為中國而生,生而戀慕不離不棄這片土地;他為中國而死,死後卻連屍骨埋藏之地亦不可知。無神論的朋友們可以臆斷為利迪爾超然的生命魅力,而信仰耶穌基督的弟兄姐妹們,我們的這位主內的弟兄也足以讓我們自豪感恩彌足珍貴,願如《聖經》所記:「他息了自己的勞苦,做工的果效一直隨著他」。最後,以利迪爾自己的話作為結束:
 
      從出生到死亡,
      雖然每個人都像是站在同一條跑道上,
      但每個人所做的事又是不同的,
      因此,生命的意義也便有所不同。

                                               舉報
評論